昌吉市宝平煤矿+1115m煤仓导硐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孙明志施工单位:掘进队编制日期:2015年10月10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编写依据 (5)第三节掘进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5)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6)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 (6)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6)第三节地质构造 (6)第四节水文地质 (6)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7)第一节巷道布置 (7)第二节支护设计 (7)第三节支护工艺 (8)第四章施工工艺 (11)第一节施工方法 (11)第二节爆破作业 (13)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15)第四节管线敷设 (15)第四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第一节劳动组织 (16)第二节正规循环组织图表 (16)第三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6)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第五章生产系统 (17)第一节通风系统 (17)第二节防尘系统 (18)第三节防灭火系统 (18)第四节供电系统 (19)第五节排水系统 (19)第六节运输系统 (19)第七节照明、通讯和信号系统 (19)第八节安全监控系统 (20)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20)第一节灾害预防 (20)第二节避灾路线 (20)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1)第一节施工准备 (21)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21)第三节顶板管理 (22)第四节爆破管理 (23)第五节机电管理 (26)第六节运输管理 (27)第七节防治水管理 (28)第八节专项措施 (29)第九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31)第九章附图表 (33)会签栏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技改工程+1115m煤仓导硐扩刷。
二、巷道位置煤仓上口位于+1100皮带轨道联络巷69m处的皮带卸载硐室内,下口位于+1100m皮带上山皮带机尾上部约14m处,下部通过卸载硐室与+1100m皮带上山相连。
煤仓开口布置在岩层中。
三、掘进目的及用途煤仓掘进目的是形成矿井工作面生产系统,满足采煤工作面以及掘进工作面生产的煤炭存储和运输需要。
导硐是为了提高掘进效率,便于煤仓出渣、通风等施工需要。
四、巷道设计长度巷道设计长度:煤仓垂直高度14m,其中煤仓主体10.261m,煤仓下口4.1m,卸载硐室3.5m。
本规程导硐10.261m。
五、预计开、竣工时间预计本工程自2015年10月15日开工,预计2015年11月1日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1、设计图名称为《+1115m煤仓施工图》。
批准时间为2015年9月。
2、宝平煤矿+1115m煤仓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地测科,2015年9月)3、由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编制的《昌吉市宝平煤矿生产地质报告》。
4、《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
5、宝平煤矿相关规章制度。
6、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
第三节掘进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1)、巷道施工坡度为90°,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运输及人员防坠管理,避免人员坠落。
同时采取保护措施做好通风、上下行人、物料提升等工序。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1115m煤仓位于宝平矿北翼,下部与+1100m皮带上山相连接相距10m(垂距),上部与+835m皮带上山相连接,煤仓四周为实体岩层,掘进区域地表标高+1308m-+1318m,工作面地表地形为属低山丘陵及沟谷,山坡基岩裸露,植被生长稀疏,无牧民区等建筑物。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掘进层位于14-15煤层底部岩层中。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煤层已全部火烧,多形成杂色角砾火烧岩、灰黑焦块或砖红色烧变岩。
根据新煤行管发【2014】233号文“关于昌吉市宝平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4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84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47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28m3/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5m3/min。
瓦斯等级为瓦斯矿井。
工作面地温正常。
9-10号煤层与14-15号煤层,其顶底板岩石在饱和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仅为1.95—14.70Mpa,软化系数为0.29,属1类顶板,是极软弱型岩石类型,具体测试鉴定成果详见《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一览表》,所以在未来开采以上煤层时,要特别注意加强顶板管理,尤其对极软弱岩石顶板更要高度重视,同时也要注意底板岩石底鼓现象的发生。
第三节地质构造所揭露的岩层为单斜构造,无断层、褶曲等对掘进影响不利的地质构造。
工作面内无古河流冲刷、岩浆岩侵入、陷落柱。
第四节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条件井田地形属中低山地形,基岩裸露,第四系覆盖较少,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
井田内无常年流动的地表水流,气候干燥,蒸发强于降水。
矿床埋藏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受井田南界外的头屯河及河床孔隙潜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床充水主要源于第Ⅲ含水层孔隙裂隙承压水。
利用大井法进行矿坑涌水量的预算结果为464.66m3/d(+950m水平),而比拟法预算的(+950m水平)矿坑正常涌水量为134.23 m3/d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有一定差距,考虑到客观上地下水的赋存情况,我们倾向与采用大井法的预算结果,即矿井首采区涌水量为464.66m3/d(+950m水平),同时也说明本地区矿坑涌水量不大,地下水相对较为贫瘠。
由此可知第Ⅲ含水层透水性较好,富水性一般,井田属顶板间接进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二类煤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二、含水性分析本掘进巷道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存在的潜在水患威胁为:1、火烧区富水带;通过地质报告可知,该区域为细砂岩烘烤区,基本排除有火烧区富水带影响;安全保护煤柱留设30M,按照“逢掘必探”的原则,对该区进行预防性探放水,确保巷道施工安全。
工作面内由地质报告可知不存在断层构造,经现场观测分析断层导水不作为本次探放水考虑因素。
三、涌水量预计方法及预计涌水量参照地质报告及矿井实际水文情况,巷道最大涌水量为15-20m3/h;正常涌水量为0-3m3/h。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煤仓导硐开口布置在+1100皮带上山处,穿过10m岩层。
煤仓上口位于+835m 皮带上山卸载硐室内,下口位于+1100m皮带上山皮带机尾上部约14m处,下部通过煤仓卸载硐室与皮带上山相连。
上口标高+1115.191m(⊥),下口标高为1100.731m(⊥),全高14.1m。
煤仓上口中心坐标:X:4838070.921;Y:29512464.651 H:+1115.191m(⊥)。
附:煤仓平面图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特征煤仓自上向下结构分为仓体、仓底、卸载硐室3部分:1、煤仓导硐支护形式及参数:支护形式为:锚喷施工长度:10m巷道坡度:90°岩性、岩石硬度系数:粉砂岩、半煤岩(f=3~6)巷道规格:圆柱体=4.91m2。
掘断面尺寸:巷道直径2500mm, S毛2、卸载硐室支护形式为:浇筑混凝土(C20)施工长度:5m巷道坡度:90°岩性、岩石硬度系数:粉砂岩、半煤岩(f=3~6)巷道规格:矩形=3m2。
掘断面尺寸(扩刷):宽度3600mm,高度=2500mm S毛浇筑厚度:100mm第三节支护工艺一、临时支护一)、前探梁在施工卸载硐室时使用前探梁。
施工要求:1、施工前认真检查前探梁的安装质量,钢管是否变形、吊杆是否破损、吊环的配套锚杆螺母是否滑丝。
2、所使用的前探梁长度不小于3m,严禁使用变形的前探梁。
3、使用前前探梁与两帮间距要平均,间距不大于1.6m。
前探梁用直径2寸钢管制作,其长度不小于3.0m,使用数量不小于2根。
4、采用吊挂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用金属锚杆和吊环固定,直径2寸钢管穿吊环中,吊环形式为一头焊有支护锚杆配套的螺母。
5、按照施工顺序操作,放炮后—安全检查—敲帮问顶—临时支护,将起吊前探梁的吊杆一头锚杆螺母,拧入锚杆尾部丝头后。
两人将前探梁钢管托起,另一人掌握前探梁方向,沿吊环的方位,将钢管穿入吊环中,根据巷道顶板情况,两人将前探梁向上推至最高点的孔缝间插木板使前探梁上方用金属网及2块规格为:长⨯宽⨯厚=1500⨯200⨯150mm小板梁和小木板接顶,钢管后部用木楔楔紧,使前端有效支护顶板。
要求木板一定背实、背紧。
6、临时支护采用前探梁支护,打锚杆眼、安装锚杆时必须在前探梁下进行。
7、保持前探梁成一条直线,梁间距要均匀,前探梁弯曲要及时更换。
8、架设前探梁前必须由外向里进行敲帮问顶,不得站在未经支护的地方进行敲帮问顶,找掉帮顶活矸、兆头等,当顶板破碎时跟班副队长必须在现场监护,在没处理掉危岩时不得进行支护工作。
9、打锚杆眼或安装锚杆时,不得拆除临时支护,并检查前探梁是否背实,是否有效。
10、顶板破碎时应缩短循环进度,短掘短支。
11、永久支护完后,前探梁拆除,即将原吊挂前探梁的螺母拧紧扭矩力不小于120N·M。
12、掘进头每次放炮前后,必须对临时支护以及迎头10米内的支护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
13、移前探梁前,两人站在有支护的地点用钩钎或木棍等将锚网托起,紧贴顶板,然后将前探梁串进空顶区,用钩钎或木棍等将大板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背顶,严禁空顶作业。
二)、敲帮问顶施工顺序:放炮后—安全检查—敲帮问顶一)、敲帮问顶制度:是井下采掘作业开始前,顶板和煤、岩壁无支护时,利用手镐或钢钎之类的工具,去敲击巷道周围已经暴露而未加支护的煤、岩层,使其发出声音,来探明周围岩体内部是否松动、断裂和离层的一种方法。
二)、找顶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找顶工具:找顶人员佩戴手套、手镐2~3把、长杆工具3米一根,开工前必须准备好敲帮问顶工具。
2)施工顺序:爆破后---长杆工具找活矸危岩---前探梁临时支护--挂网-—手镐找活矸危岩—打锚杆永久支护。
3)施工工艺;爆破后炮工检查完工作面确认无问题后,班长带领找顶有经验的工人2人,带着找顶工具,先用长杆工具将悬浮的活矸危岩挑尽,挂网支前探梁,在前探梁的掩护下,用手镐将迎头的活矸危岩二次处理,之后打锚杆永久支护。
4)、先通风后找顶,每班找顶、每炮找顶。
5)、找顶工作应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协助、一人观察顶板,观察顶板人员站在找顶人员侧面,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6)、找顶工作人员先从顶板完好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如果上山迎头则站在一侧进行找顶,先顶部后两帮依次进行。
顶板较高时,要充分利用操作平台,提高人的高度,防止矸石顺杆而下。
找顶地点不准同时进行其他作业,找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7)、找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用长把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矸石顺杆而下砸伤手。
8)、顶部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强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