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初识PHOTOSHOP第一课:认识PHOTOSHOP教学目标:了解PHOTOSHOP的优点、特点、界面。
PHOTOSHOP 的学习方法、图像的常用知识教学内容:掌握界面的布局、常用工具的使用,参数的选择教学重点:图像的常用知识教学过程:一、界面整个界面分为四个部分:菜单栏、工具栏、控制面板、状态栏。
菜单栏:文件、编辑、图象、层、选择、滤镜、视图、窗口、帮助。
工具栏:选择范围、移动、喷枪、画笔、铅笔、直线、文本、图章、橡皮擦、渐变、油漆桶、模糊、锐化、涂抹、加深、减淡、海绵等四二、十多种工具。
状态栏:文档大小、图象虚拟内存大小、效率、时间、当前使用工具。
三、控制面板:导航、信息、选项、颜色、样式、笔刷、层、通道、历史、动作。
四、笔刷笔刷面板主设定用于各种绘图工具的形状与大小,与其相关的有很多工具,在上一节我讲了面板的主要构成,现在我讲一些笔刷设定方面的知识。
五、状态栏状态栏位于窗口的最下方,显示图象处理的状态。
1、图象显示比率,可用直接输入数值改变显示比率的大小2、文档大小,左边反应当前图象的全部内容的大小,右边反应该图象不含图层与通道等数据的大小显示。
按住鼠标不动显示图象的尺寸与打印的纸张尺寸的关系两对角线覆盖的区域代表了图象的尺寸,灰色的矩形区域代表打印纸张的大小六、历史面板对于历史面板,也许你认为很简单,但是这里有很多细节问题,相信能使你更加快捷的操作,同时也有一些重要的问题你必须要知道,听我说:快照即将定义好的图象内容暂存于内存中,作为恢复图象的样本。
执行面板中Snapshot可以建立新的快照,保存你想要的关键操作步骤。
七、PhotoShop选择工具使用技巧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处理一幅图片,自己小心翼翼的在某个边缘描绘,生怕失去了必须操作的部分,而又害怕选择了不想操作的部分,真的是费劲周折,可总有自己不小心失误的时候,怎么办?没有办法,重新选择了!现在,你可能已经认识到选择工具的重要性了。
为了让大家能掌握这个重要的工具,我将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
为了适应图像制作的需要,PhotoShop为我们提供了三种选择工具:规则选择工具、不规则选择工具和魔术棒选择工具。
下面,我们将分别讲述它们的使用。
1、规则选择工具规则选择工具包括矩形选择工具、椭圆形选择工具、单行和单列选择工具,其快捷键为M,使用Shift+M可以在矩形选择工具和椭圆形选择工具中切换。
在该工具列的最后还有一个裁剪工具,它本身不属于选择工具,但是它可以将选择区以外的部分剔除,在这里仅仅简略说明。
其实规则选择工具使用非常简单,就是按照你的需要选择工具,然后在图像中勾勒就可以了。
我们仍然以实例来说明它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使用“File/New…”命令,建立一个大小合适的新文件;2.在工具栏中选择矩形选择工具;3.现在就可以在图像部分任意拖动大小合适的矩形选择区域了。
当然,下面所进行的所有操作只对当前层的当前选择区域有作用。
按住Shift键可以拖动一个正方形,按住Alt键,可以拖动一个以当前鼠标落点为中心的矩形选择区域,也可以将Shift和Alt组合使用;4.双击工具栏中的矩形选择工具,在选择工具的控制面板(如图1)中,设置羽化边缘Feather为10,然后在图像中拖动一个矩形选择区出来,是否看到这个矩形选择区有四个圆滑的角呢?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然后使用Alt+Del快捷键快速填充当前选择区域,你会发现所填充的选择区域边缘具有羽化效果(如图2);5.按住Shift键,然后再在图像中拖动出一个新的矩形选择区域,你会看到新的矩形和以前的矩形构成了一个新的选择区域。
按住Alt 键,然后在刚才的矩形区域内拖动一个矩形,新生成的选择区是从原选择区中减去刚才拖动的矩形选择区;6.在图1的矩形工具面板中,Style有三个选项:Normal、Constrained Aspect Ratio、Fixed Size,分别为勾勒出随意大小、强制外形比例、强制大小的选择区。
具体操作可以通过设置图1控制面板中的Width和High来尝试;这就是规则选择工具的使用,上面我们只详细讲述了矩形选择工具的使用,对于圆形选择工具上面的技巧及方法照样适用。
另外,在选择工具中还有单行和单列选择工具,这就更简单了,使用它可以绘制出单行和单列的线条。
二、不规则选择工具不规则选择工具包括套索工具、多边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三种,主要用于对图像中不规则部分的选取。
它们的快捷键为L,使用Shift+L可以实现三种工具的切换。
套索工具,类似于徒手绘画工具。
只需要按住鼠标然后在图形内拖动,鼠标的轨迹就是选择的边界,如果起点和终点不在一个点上,那么PhotoShop通过直线使之连接。
该工具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缺点是难以控制,所以主要用在精度不高的区域选择上。
多边形工具,类似于徒手绘制多边形。
操作的时候只需要在工作区域中单击,增加一个拐点,需要结束时双击鼠标,或者当鼠标回到起点变成小圆圈时单击鼠标。
该工具优点是选择比较精确,缺点是操作复杂,所以主要用在选择边界为直线、边界复杂的多边形的图案。
磁性套索,类似于一个感应选择工具。
它根据要选择的图像边界像素点的颜色来决定选择工作方式。
在图像和背景色差别较大的地方,可以直接沿边界拖拽鼠标,套索工具根据颜色差别自动勾勒出选择框。
我们还是来看一个实例吧,这样也许更明了一些。
首先打开一个如图3的图像,或者新建一个图形,利用毛笔工具绘制一个笔触的图形。
然后试图利用磁性套索工具选择他们(其实只需要利用魔术棒工具一下就可以搞定,可是为了练习,就忍着点吧!)。
选择磁性套索工具,在黑白相交的边缘单击鼠标开始选择,然后尽量沿着边缘拖动鼠标,在鼠标经过的地方留下一系列的控制点,如果某个控制点出错,可以使用Delete键将之删除,然后重新选择(如图4)。
如果中途想停止选择,可以使用空格键或者回车就可以了。
三、魔术棒选择工具魔术棒选择工具可以根据单击点的像素和给出的容差值来决定选择区域的大小,当然这个选择区域是连续的。
在魔术棒选择工具面板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误差范围,如图5中箭头所示,它的取值范围是从0~255,该参数的值决定了选择的精度,值越大选择的精度越小,反之亦然。
在以上三种选择工具中,除矩形选择工具、单行、单列选择工具无抗锯齿功能外,其他的都有两个相同的选项——羽化和抗锯齿功能。
羽化在PhotoShop操作中是一个常用的技术,关于它的操作比较复杂,我们在这里主要讲述一下抗锯齿功能。
说的简单一些,抗锯齿功能就是让图像的边缘更平滑,这在低分辨率的情况下尤其明显,自然操作的时候选择抗锯齿功能会得到好的制作效果,不过,与此同时,你付出的是大运算量的代价!当然,PhotoShop的选择功效并不像我们现在说的这么简单,只看看在菜单中还专门有一个Select菜单,你就可以知道PhotoShop对Select的重视程度,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详细谈谈“真正”的Select吧。
作业布置:第2课:学习基本绘图工具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渐变、文字、移动、油漆桶、喷枪等工具,了解制作画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使用渐变、文字、移动、油漆桶、喷枪等工具教学过程:一、制作一副简单画面动手作:制作下图所示有渐变背景和文字的画面操作步骤第1步:选定前景色第2步:选定背景色,同前景色第3 步:新建一幅空白图像文件—新建第4步:给图像背景添加渐变效果第5步:添加文字:选定工具箱中的文字工具“T”第6步:移动文字第7步:保存图像二、制作一个告示牌动手作:制作下图所示的“请爱护小草”告示牌第1步:设置颜色,把前景色设为银灰色,背景色设为深绿色第2步:新建一副空白图像,文件→新建第3步:选定一个矩形区域第4步:选择工具箱中的油漆桶工具第5步:填充颜色第6步:取消选定区域第7步:再选定一个矩形区域第8步:选择喷枪工具的笔尖第9步:画矩形框的边框阴影第10 步:画支柱、添加文字、保存图像小结:作业:练习制作“新年快乐”的画面第三课:简单的图像处理教学目标:1、掌握变换图像尺寸的基本操作2、进一步熟悉基本绘图工具的用法教学重点:掌握变换图像尺寸的基本操作教学过程:一、设计一幅雄鸡报晓图动手作:制作下图所示的雄鸡报晓图第1 步:新建一副空白图像文件→新建命令第2步:选定一个不规则区域第3步:添加羽化效果,执行“选择→羽化”第4步:给选定区域填充颜色第5步:添加画笔的笔尖第6步:画草地、画大雁第7步:选择椭圆选框工具、画太阳第8步:打开雄鸡图像,执行“文件→打开”第9步:把Cook.tif图像的白色背景变为透明背景第10步:把雄鸡图像添加到“雄鸡报晓”图像窗口中。
第11步:保存图像小结:作业:练习制作P26“小女孩”的图片。
第二单元: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第4课:图层的应用(一)教学目标:掌握自由变换、反选、图层不透明度的设置等基本操作教学内容: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并理解图层运用的方法。
教学重点:设计主题明信片、制作简单图形教学过程:利用所给素材,制作以下明信片关键步骤:1、背景的添加2、制作层叠的效果,即图层的应用。
3、使用自由变换使“球员”由大到小渐变。
4、通过设置各图层的“不透明度”产生渐隐效果的制作。
应掌握的基本技巧:自由变换的重点在于掌握拖动手柄框,然后可以通过组合CTRL、ALT 和SHIFT键来实现转换变换模式。
二、使用矩形框选工具、油漆桶工具和移动工具等制作国际红十字会的招贴标志。
如下图所示:知识点讲解:1、用前景色填充选区的操作可以用ALT+DELETE来完成。
而用背景色填充,可用CTRL+DELETE 来完成。
2、拾色器的使用方法归纳如下:在拾色器中颜色的选择上,通过使用色哉或者颜色滑块可以完成颜色的选取,也可通过输入数值来选取颜色。
作业布置:制作书本的练习一:奥运五环图。
第5课:图层的应用(二)教学目标: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掌握图层特效的添加和控制教学内容:篮球的制作教学重点:掌握图像整体效果的控制,掌握图像设计的基本思路教学过程:1 图层概念图层的概念起源于动画电影的制作。
动画的制作首先画一个背景层,然后在这上面制作的前景,根据离镜头的远近,分别画在不同的透明的胶片上,层叠在背景层上。
一方面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一方面当镜头移动时,不同层次胶片的移动,可造成景深的动感效果。
Photoshop 的图层与上述的层的概念是完全一致的。
它的背景层是不透明的,除它以外的图层都是透明的,在这些图层上可以绘画、可以拷贝粘贴。
在图层上所生成的象素,缺省情况下都是不透明的。
也就是说在图层上除象素外,其余部分都是透明的。
上层的图像会盖住下层的图像。
Photoshop 由于有了图层,加上它的其它图层技术,使它有了偷天换日,扭转乾坤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