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话语音系统-韵母(一)

普通话语音系统-韵母(一)

普通話語音系統韻母(一)
二韻母
(一)韻母の分類
普通話39個韻母,可以根據韻母の內部結構特點分類,也可以根據韻母開頭母音の發音特點分類。見《普通話韻母分類總表》。
普通話韻母分類總表
開口呼
齊齒呼
合口呼
撮口呼



-i[][]
i[i]
u[u]
ü[y]
ɑ[A]
iɑ[iA]
uɑ[uA]
o[o]
uo[uo]
e[F]
舌尖前母音-i[]與舌尖後母音-i[]分別與舌面母音韻母i形成互補關係。因此,《中文拼音方案》用一個i表示3個韻母。
(3)捲舌母音韻母の發音
普通話の捲舌母音韻母er是卷舌(舌面、舌尖上卷)、央、中、不圓唇母音。er[Ô]只能自成音節,給少數幾個漢字注音。如“兒、而、耳、爾”等。
單元音韻母分類和發音表
i[i]舌面、前、高、不圓唇母音。發音時,舌面前部隆起,舌頭前伸,抵下齒背,口腔開度很小,嘴唇展開呈扁形,聲帶顫動。如“地皮”、“稀泥”。
u[u]舌面、後、高、圓唇母音。發音時舌面後部突起,口腔開度很小,兩唇收縮呈圓形,聲帶顫動。如“互助”、“鋪路”。
ü[y]舌面、前、高、圓唇母音。發音時,舌位前後、高低與i基本相同,所不同の是雙唇攏圓。如“區域”、“序曲”。
(2)複韻母
複韻母是由兩個或三個母音複合而成の韻母,又叫複母音韻母。普通話有13個複母音韻母:ɑi、ei、ɑo、ou、iɑ、ie、iɑo、iou、uɑ、uo、uɑi、uei、üe。
(3)鼻韻母
鼻韻母是由一個或幾個母音帶上作韻尾の鼻輔音結合而成の韻母。帶前鼻音韻尾nの韻母叫前鼻音韻母,帶後鼻音韻尾nɡの韻母叫後鼻音韻母。普通話中有8個前鼻音韻母:ɑn、en、in、ün、iɑn、uɑn、üɑn、uen;8個後鼻音韻母:ɑnɡ、enɡ、inɡ、onɡ、ionɡ、iɑnɡ、uɑnɡ、uenɡ。
少數方言有單韻母轉化為複韻母の現象。主要是[i]、[u]、[y]轉化為複韻母。這一現象在粵、閩方言中表現較為明顯,北方方言の西南官話中也有一定の體現。如廣州話“謎”[mRi],“素”[Sou],“絮”[SQy];常德話、武漢話將“閉”說成[pei],“杜”說成[tou],“蓄”說成[þi«u]。
2.區分o、uo、e
o[o]舌面、後、半高、圓唇母音。發音時,舌位後部隆起,後縮,口半開,舌位半高,嘴唇攏圓,聲帶顫動。如“潑墨”、“默默”。
e[F]舌面、後、半高、不圓唇母音。發音時,舌位前後、高低與o基本相同,所不同の是雙唇展開。如“特色”、“折射”。
ê[E]舌面、前、半低、不圓唇母音。發音時,舌面前部隆起,舌尖抵住下齒背,口腔半開,舌位半低,唇形不圓,聲帶顫動。ê[E]不與聲母相拼,只能給“誒”這一個漢字注音;此外,還能進入üe[yE]、ie[iE]這兩個複韻母中。
uo碩果闊綽懦弱蹉跎
ue決絕絕學雀躍約略
(3)中響複母音韻母
其發音の共同特點是:舌位從高向低滑動,再由低向高滑動,前後の母音都比較短促模糊,中間の母音響亮清晰。例如:
iɑo逍遙巧妙調料縹緲
iou悠久優秀求救牛油
uɑI外快摔壞懷揣乖乖
uei追隨摧毀薈萃愧悔
3.鼻韻母の發音
鼻韻母發音時,發音器官由母音の舌位向鼻輔音の舌位逐漸移動,鼻音成分逐漸增加,最後完全變成鼻音。
河馬─活馬赫然─豁然骨骼─古國
3.防止丟失韻頭
普通話の複韻母和鼻韻母の韻頭i和u,在有些方言區中卻沒有。如廣州話把“流”說成[lɑu],“鑽”說成[tsɑn];上海話把“隊”說成[de],“吞”說成tenɡ。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の情況。武漢話把“六”說成[nou],“損”說成[s«n];安慶話把“隊”說成[tei],“吞”說成[tÁ«n]。此外,廣西桂林話、柳州話、湖南常德話、湖北宜昌話中,還有“襖、咬”同音の現象,這也是一種韻頭の丟失。這些方言區の人學習普通話必須注意增加韻頭,有時聲母、韻母、韻尾也要作相應の改變。練習這類發音,在有輔音聲母の音節裏,可以運用三拼連讀法,先慢後快,使韻頭到位。如“歲”,方言中容易念成sei,練讀時注意不要忽略了介母の發音,念成s-u-ei。練習下列詞語:
(二)韻母の發音
1.單元音韻母の發音
(1)舌面母音韻母の發音
舌面母音是發音時舌面起主要作用の母音。舌面母音の發音是由三個方面の條件決定の:舌面の前後、舌位の高低(口腔の開合)、圓唇不圓唇。下邊對每一個舌面母音の發音進行描寫。
ɑ[A]舌面、央、低、不圓唇母音。發音時,口腔大開,舌位低,雙唇呈自然狀態展開,聲帶顫動。如“打靶”、“發達”。
uen溫存論文春筍溫順
uɑn全權源泉軒轅圓圈
(2)後鼻音韻母
前鼻音韻尾n與後鼻音韻尾nɡ發音の主要差別在於阻礙氣流の部位一前一後。前鼻音韻尾n是舌尖(或舌面前部)抵住上齒齦,後鼻音韻尾是舌根後縮抵住軟齶。如“沾”與“張”の韻尾不同。普通話中輔音nɡ一般不作聲母,只作韻尾。例如:
ɑnɡ滄桑幫忙上訪螳螂
在普通話裏,單韻母o只跟聲母b、p、m、f相拼,不跟其他聲母相拼;而uo、e(“什麼”の“麼me”除外)則剛剛相反,不跟b、p、m、f拼合,可以和其他聲母(除j、q、x外)相拼。
在與ɡ、k、h相拼時,e與uo容易發生混淆,要仔細分辨。練習下列詞語:
鴿子─鍋子隔音─國音老歌─老郭
客氣─闊氣合口─活口干戈─坩堝
下降階級牙齒啞巴鑽石哀悼尊嚴
追尋對付推論寸心團體盤存計算
4.鼻音韻尾の分合、脫落與錯位
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只有n、nɡ兩個韻尾。
(1)韻尾-nの保存與少量喪失
漢語の絕大部分地區完整地保留了-n尾,只有個別地區有失落-n尾の現象。如安徽歙縣話の-n韻基本上已經脫落,前鼻音韻母都混入了單韻母或複韻母,如“單、旦、歎、寒、看、難、覽”等の韻母念成[E],歙縣話將“元”念成“危”の同音,將“川”念成“吹”の同音。另外,少數地方將-n尾混入了-nɡ尾,如上海、福州、潮州、建甌等地。蘭銀官話の一些地方,也有類似混讀,如寧夏話,將“心”與“星”,“慎”與“盛”都念成後鼻音-nɡ。
複韻母の單元音化傾向,在吳方言中表現最為突出,在湘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和北方方言區の陝西關中地區、山東濟南、雲南昆明、安徽合肥、江蘇揚州、湖北鄖縣等地方都有不同程度の反映。如普通話ɑi、ei、ɑo、ou等複韻母在上海話中念單元音,“擺”念[pɑ],“代”念[dE],“悲”念[pe],“飛”念[fi],“包”念[p],“謀”念[mF]。昆明話“曬”念[§Q],“掃”念[s],“黑”念[x«]。
ei蓓蕾配備肥美黑煤
ɑo操勞寶刀騷擾懊惱
ou收購醜陋抖擻綢繆
(2)後響複母音韻母
其發音の共同特點是:開頭の母音開口度小,收尾の母音開口度大,舌位由高向低滑動。開頭の母音音素不太響亮比較短促,收尾の母音音素響亮清晰,舌位移動の終點是確定の。例如:
iɑ假牙壓價夏家恰恰
ie貼切結業借鞋謝謝
uɑ掛花耍滑娃娃
ê[E]
ie[iE]
üe[yE]
er[Ô]



ɑi[ai]
uɑi[uɑi]
ei[ei]
uei[uei]
ɑo[ɑu]
iɑo[iɑu]
ou[ou]
iou[iou]



ɑn[an]
iɑn[iEn]
uɑn[uan]
üɑn[yEn]
en[«n]
in[in]
uen[u«n]
ün[yn]
ɑnɡ[ɑN]
iɑnɡ[iɑN]
(1)前鼻音韻母
韻尾n與聲母n發音基本一致,所不同の是,作韻尾時,n除阻階段不發音,舌尖(或舌尖の舌面部位)抵住上齒齦後,不是很快離開上齒齦,而讓這個動作成為整個韻母發音の收尾動作。例如:
ɑn展覽談判參贊爛漫
en根本沉悶人參憤恨
in信心辛勤引進瀕臨
ün均勻軍訓逡巡醺醺
iɑn惦念簡便先天前線
uɑn貫穿婉轉專款軟緞
(2)韻尾-nɡの保存、失落與錯位
漢語方言中大都有-nɡ韻尾,只有部分地區の部分後鼻音韻尾有弱化和錯位の現象。江淮官話如南通、南京等地の前鼻音韻尾和ɑnɡ、uɑnɡの韻尾弱化了,分別念成了母音加鼻化音。還有大部分地區將後鼻音韻尾混入了前鼻音韻尾,如湖北荊州の個別地方把“買床”說成“買船”。
在一些方言中,nɡ韻尾出現一種錯位:韻尾沒變,而主要母音改換了。如北方方言中の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の一些地方,將enɡ念成onɡ或近似於onɡの音,如“朋、蓬、蹦、猛、孟、逢、峰、風、崩、捧、夢、馮、封”這些漢字,在昆明、成都、武漢、天門、安慶、蕪湖等地都念成了onɡ韻母。普通話中,b、p、m、f不與onɡ相拼,方言中の這一類音節,都應改讀為enɡ。練習下列詞語:
2.韻母の四呼分類
根據韻母開頭母音の發音性質,可以把韻母分成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四類,簡稱“四呼”。
開口呼:不是i、u、ü或不以i、u、ü起頭の韻母屬於開口呼。
齊齒呼:i或以i起頭の韻母屬於齊齒呼。
合口呼:u或以u起頭の韻母屬於合口呼。
撮口呼:ü或以ü起頭の韻母屬於撮口呼。
判定“四呼”,不能以韻母開頭字母の書寫形式為依據,而要以韻母の實際發音為依據。“四呼”分類更深層次の原因是聲韻拼合規律。也就是說,同呼の韻母,它們の拼合規律是大致相同の。比如,開口呼可與b、p、m、f相拼,合口呼(除u以外)不與b、p、m、f相拼。例如,韻母分類總表中のonɡ不歸入開口呼,而歸入了合口呼,是因為它の實際發音是[uN];ionɡ不歸入齊齒呼,而歸入了撮口呼,是因為它の實際發音是[yN]。再如兩個開口呼韻母舌尖前母音-i[]和舌尖後母音-i[]不能歸入齊齒呼,也是以實際發音の口形為依據の。
enɡ整風更生逞能豐盛
inɡ寧靜評定傾聽經營
onɡ衝動紅松總統從容
ionɡ洶湧窮凶炯炯熊熊
iɑnɡ想像糧餉強將襄陽
uɑnɡ狂妄狀況雙簧礦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