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杂木寺水电站运行管理报告报告

杂木寺水电站运行管理报告报告

甘肃电投大容公司杂木寺水电站运行管理工作报告甘肃电投大容杂木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二年六月批准:审定:审核:主要编写人员:目录1、工程概况 (4)2、运行管理 (6)3、工程初期运行 (11)4、工程监测资料和分析 (38)5、意见和建议 (40)6、附件 (41)1)机构设置情况和主要工作人员情况 (41)2)规章制度目录 (42)杂木寺水电站运行管理工作报告一、工程概况杂木寺水电站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与凉州区境内的杂木河干流上,距兰州市公路里程约300km,坝址距武威市约49km,厂房距武威市约38km。

杂木寺水电站工程是杂木河毛藏寺-渠首河段规划的第三个梯级,电站以发电为主,多年平均发电量为7938万kWh,年利用小时3451h。

枢纽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发电厂及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电站共装三台机,总装机容量为23MW(2台×台,1台×5 MW/台)。

本电站为径流引水式电站,额定水头196m,引用流量为14.5m3/s,多年平均发电量7938万kW·h,年利用小时数3451h。

本工程规模为Ⅳ等小(1)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首部挡水、泄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采用50年一遇设计,相应的洪水流量501m3/s;校核洪水标准采用300年一遇,相应的洪水流量843m3/s。

电站厂房建筑物按30年一遇设计,相应的洪水流量438m3/s,100年一遇校核,相应的洪水流量为671 m3/s。

推荐采用上坝址、右岸引水、上厂址枢纽布置格局。

本电站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出线一回,电压等级为110kV,开关站为户外GIS。

杂木寺水电站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建筑物、泄洪排沙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及开关站等组成。

水库正常蓄水位及设计洪水位2218.00m,校核洪水位2219.10m,电站总装机容量23MW。

工程规模属Ⅳ等小(1)型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挡水建筑物主要由左岸土工膜堆石副坝组成,坝顶宽度5.0m,坝顶高程为2221.50m,坝顶长176m,最大坝高14.80m。

挡水建筑物基础采用土工膜水平铺盖进行防渗。

泄水建筑物包括两孔泄洪冲沙闸和一个溢流坝段。

泄洪冲沙闸布置在河床右岸,闸顶高程2221.50m,坝段长度25m。

由引水渠段、闸室段和消力池段组成,单个孔口净宽7.5m,边墩厚3m,中墩厚4.0m,底板高程2208m,基础面高程2204m,设平板工作门和平板检修门各一扇,孔口尺寸为7.5m×11m(宽×高)。

消力池长40m,底板高程2205.50m。

基础采用混凝土铺盖结合土工膜水平铺盖进行防渗。

发电引水系统布置在杂木河右岸,由进水口、压力引水隧洞、调压井及高压管道段组成。

电站进水口位于坝前右侧,岸边布置,进水口型式采用竖井式,由拦污栅段,渐变段及闸门槽组成。

引水隧洞沿杂木河右岸布置,进口段长23m,调压井前引水隧洞全长9085.18m。

根据围岩分类,采用钢筋混凝土全断面衬砌和喷混凝土两种型式。

衬砌段采用圆形断面;喷混凝土段断面采用马蹄形。

调压井型式为差动式调压井,由上室、升管和下连接管组成,总高度118m。

上室顶部高程2233m,底板高程2226.0m,高7m,内径11.0m,衬砌厚度0.7m;升管顶部高程2230m,底板高程2180m,高50m,内径4.0m,衬砌厚度0.5m;连接管高65m,内径2.5m,衬砌厚度0.4m。

最高涌浪2231.963m,最低涌浪2185.687m,2个差动孔口,尺寸为0.7m×0.7m。

调压井后接压力管道,由主管、岔管段和支管段组成。

主管包括上平段、竖直段及下平段;岔管型式采用月牙肋钢岔管,三条支管管道中心线高程同机组安装高程1993.80m;岔管和支管埋在厂后镇墩混凝土内,支管进入主厂房与蝶阀连接。

电站厂房布置在右岸,为岸边地面厂房,由主厂房和副厂房组成,副厂房在主厂房后紧靠主厂房布置。

主厂房平面尺寸为×13.8m(长×宽),总高度24.45m,其中发电机层以上高13.8m。

副厂房平面尺寸为×9.2m(长×宽),总高度9.3m,共分两层,上层地面高程与发电机层同高,层高5m。

110KV开关站布置在副厂房右端,与副厂房成一字摆开。

110KV开关站采用GIS户外开关站,平面尺寸18×10m(长×宽)。

永久交通从副厂房后面穿过厂区,向上游延伸至坝址位置,由左坝肩上至坝顶。

电站进水口通过泄洪闸坝段和溢流坝段交通桥以及土工膜面板堆石副坝坝顶与左岸交通相连。

二、运行管理杂木寺水电站是大容公司成立以来开发建成的第三座水电站,电站实行以“运行维护合一”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系统。

电站直接从事生产的部门是运行维护部部,但其工作受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的管理和指导,前者负责电站的发电运行、设备维护、水库调度与运行、水工观测等工作,后者负责电站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等工作。

公司对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

早在2009年7月,杂木寺生产人员确定后,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便从人员培训入手开始了生产准备的组织工作。

2009年7月,公司成立了杂木寺水电站机电安装及生产准备小组,专人负责生产准备及其管理工作,小组于次月制订了《杂木寺水电站生产准备方案》及《杂木寺水电站生产准备工作计划》,并报请公司批准后开始实施执行。

(一)生产人员培训杂木寺现有生产人员20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来自大容公司已投产发电的其他5座电站,具有近多年运行经验的人员,分别从事过值长、主值、值班员及枢纽值班员岗位的工作,占现有人员的三分之二;二是自2010年1月开始招聘的新员工,占现有人员的三分之一。

新员工的培训过程先后经历了到投产电站实习、厂家学习与杂木寺现场培训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杂木寺水电站运行员工在进驻现场之前,主要岗位人员在大容公司其他已投产电站生产岗位已从事生产工作多年,均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在确认将调整至杂木寺从事生产工作后,即与2009年7月开始培训工作。

为保证培训效果,结合现场培训需要,公司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培训工作及其管理,直至2009年12月末。

在整整半年的实习培训中,我们按照培训计划,先行开展了部门集中讲课,经理论考试通过后,交叉进行值内技术将讲课、部门重点集中与抽查拷问两个层次并行的培训。

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使生产运行人员对杂木寺水电站整体生产要求和小流量、高水头机组运行要求有了系统的概念和针对性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目的。

第二阶段:2010年3月至4月,厂家学习。

2010年1月5日,生产人员进驻杂木寺工地现场,首先通过了《安规》考试,然后经一周时间的现场熟悉与基本系统图讲解学习后,选派部分人员赴相关厂家学习,其他人留住工地继续培训。

外出人员先后到达重庆、广州和北京,依次在主机、励磁、直流系统设备厂家进行培训学习,部分参与了我电站相应设备的调试,并由厂家主设人员进行了专门讲课,对相关的理论技术问题加以澄清。

这一部分学习人员成为之后现场培训讲课的基本力量。

第三阶段:2010年4月底杂木寺现场培训。

2010年4月中旬,所有生产人员正式开始了现场学习培训。

为了便于生产准备工作的开展与管理,将所有人员分为3个小组,并指定了小组负责人与现场负责人。

该阶段的学习培训又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围绕图纸资料进行的讲课学习,第二步是围绕设备进行的现场培训,至12月中旬结束。

杂木寺发电分公司和生产准备小组共同组织专人对全厂所有系统的设备图纸进行讲解,对照设计图纸和厂家图纸,结合厂家说明书,归纳总结运行特点、操作方法、巡回检查和定期工作项目及事故(故障)处理步骤等。

2010年01月至今,运行人员根据设备安装进度,坚持每日去现场核对设备,熟悉各系统设备的接线、配置,学习设备的实际结构。

厂家来人以后,分组参与调试,并联系现场讲课,集中解决自我学习时积累的问题,掌握了包括枢纽闸门启闭机在内的各类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故障处理等内容。

另外,为满足电站运行后水工建筑的日常观测需要,专门配备了水工观测人员,请专业工程师进行理论讲课,并派往大峡水电站进行了操作培训,实际参与各类项目的观测工作。

现在,水工观测人员已经掌握了日常水工观测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及计算方法。

(二)图纸资料收集整理运行人员达杂木寺现场以后,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指定专人参加设备到货后的开箱验收,专门负责图纸资料的收集整理,有遗漏的积极与厂家、设计方联系获取。

现在,已经完成了电气一次设备与辅机系统的设备编号,并自行编印了运行图册。

运行图册内含电气主接线图、厂用系统图、交直流系统图、调速系统图、高低压气系统图、技术供水系统图、全长排水系统图以及励磁、调速、保护、开关与闸门操作等重要的二次回路图。

这为以后运行人员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图纸依据。

(三)规程、制度及预案、标准操作票编制在现场培训学习过程当中,生产人员一直在从事电站运行规程、运行制度及事故预案的起草、讨论和校核工作。

特别是规程,坚持“以我为主、落实到人”,从收集资料、参照范本到核对设备、落实参数直至起草定稿,是全体人员共同劳动的结晶。

于2008年2月上旬提交公司,经专门审查通过后批准实施。

至2008年2月下旬,印发了装订成册的《杂木寺水电站运行规程(暂行)》、《杂木寺水电站运行制度及事故预案汇编(暂行)》和《杂木寺水电站标准操作票汇编(暂行)》,均做到生产人员人手一册。

电站运行规程内容包括:发电机及励磁系统运行规程、水轮机及其蝶阀、调速器运行规程、主变压器运行规程、110KV系统运行规程、配电装置运行规程、继电保护运行规程、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程、厂用电系统运行规程、全厂供水系统运行规程、全厂排水系统运行规程、压缩空气系统运行规程、通风系统运行规程、桥机及启闭设备运行规程、水工建筑物维护运行规程、水库调度及运行规程共计16个规程。

规程为暂行本,将在正式投产运行后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修订,但暂行本已能满足初期运行的需要和要求。

电站运行制度内容包括:运行值班制度、文明生产管理制度、运行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票管理制度、操作票管理制度、危险点预控卡制度、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切换及试验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办法、不安全事件管理办法、接地线管理规定、运行工器具管理规定、钥匙管理规定、熔断器管理规定、备品备件管理规定、中控室管理规定、计算机监控室管理规定、通讯室管理规定、GIS室管理规定、安全生产例会与运行分析制度、技术培训管理制度,共计22个制度。

电站事故预案内容包括:杂木寺水电站厂用电系统事故预案、杂木寺水电站机组黑启动方案、杂木寺水电站固定方式运行事故预案、杂木寺水电站投产运行初期事故预案,共计4大预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