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空调考试题库1.氟里昂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变化是气化吸热过程。
2.氟里昂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变化是液化放热过程。
3.如果压缩机串气,则所测制冷系统压力值为高压不高、低压不低。
4.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空调器压缩机线圈绕阻值时,量程应选择欧姆档R×1 。
5.Liebert.PEX 机组,对于我省皖南地区+江淮地区选择风冷室外冷凝器环境温度配置表应以45℃为宜。
6.在制冷系统中,经过膨胀阀后,制冷剂的状态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
7.如果机房专用空调产生低压告警时,高压比较高,低压比较低,可以判断为以下哪一种故障管路堵塞。
8.当空调温/湿度设定为22℃/50%rh,湿度比例带为5 %rh,回风温/湿度现为22℃/53%rh,则当前空调应该处于送风状态。
9.当精密空调温/湿度设定为22°C/50%rh,湿度比例带为5%rh,此时空调回风温/湿度为22°C/59%rh,则空调应该处于除湿运行状态。
10.冬季在拆除Liebert DME12MH1机房专用空调的加湿罐时,应首先考虑做哪一项工作将加湿罐中的(热)水排出。
11.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后的状态为高温高压气体。
12.一台地区新装的精密空调(电极加湿)在加湿设置以及电压完全正常的条件下不能达到正常加湿效果,原因是水质偏软。
13.环保制冷剂R407C/R410A(小瓶)静重量(Net Weight)为 10kg 。
14.艾默生精密空调需要安装反向弯时,必须保证反向弯顶端弯管高于冷凝器最高一排铜管。
15.冷凝器安装时,要求前后左右各有 600 mm的维护空间且冷凝器出风口 4000 mm无阻挡物。
16.因远红外加湿器中有高温水流动,必须使用耐热度高于90℃的塑料管。
17.如果在专用空调的视液镜中可以观察到很多气泡,可以判断空调制冷剂缺少。
18.专用空调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如下:压缩机出口---室外机--- 储液罐---干燥过滤器---液镜---液路电磁阀--- 热力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吸气口。
19.在除湿加热的状态下,单系统机房精密空调的电工耗最大。
20.当机房精密空调空气过滤网过脏时,会导致产生低压告警。
21.主机房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形式: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面)、侧送侧回。
22.给水管道应做压力试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 MPa。
空调加湿给水管应只做通水试验,应开启阀门、检查各连接处及管道,不得渗漏。
23.视液镜中的纸芯颜色为无色,表明了系统氟利昂制冷剂含有水份。
24.空调系统无备份设备时,单台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 15%~20%的余量。
25.空调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采取下列节能措施:大型机房宜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26.B类机房的主机房温度(开机时)23ºC±1ºC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40%~70% 。
27.冷媒直铜管规格5 / 8(英制单位)换算为16mm (公制单位)管径,管壁标准厚度为1.0mm;3 / 4(英制单位)换算为19mm (公制单位)管径,管壁标准厚度为1.2mm;7 /8(英制单位)换算为22mm (公制单位)管径。
1- 1/ 8(英制单位)换算为28mm(公制单位)管径。
28.冷媒铜管重量经验计算公式:重量(kg/m)=(外径-壁厚)×壁厚×0.02796。
29.空调工程用的进排水管,从材质上可分为铝塑复合管、PPR 聚丙烯管和PEX 交联聚乙烯管。
30.空调设备电源应采用铜芯线缆,并且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RVVZ 型阻燃电缆,电缆截面应满足空调设备的最大负荷运行。
当电缆长度<30m 时,一般情况下:电缆截面可按电流密度 5A/mm2 选取。
如电缆长度超过 30m,则要相应增大电缆截面规格。
31.风管、钢管、支架、底座等金属材料,应用油漆涂料作防腐、防锈处理,采用的防锈漆有:红丹油性防锈漆――适用于空调冷轧薄钢板风管、碳钢制冷管道。
锌黄酚醛底漆――适用于镀锌钢板(镀层破损、加工断面)、铝合金。
红丹酚醛防锈漆或 F53-2 灰酚醛防锈漆――适用于支架、底座。
32.艾默生精密空调设备正面净宽不应小于1.5m,因为此乃送风及回风位。
设备的背面与墙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6m。
设备的侧面与墙之间的次要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8m;如为主要走道时,其净宽不应小于1m。
33.挂墙安装的冷凝器,应用悬臂托架或有斜撑支架安装,并且在冷凝器正面留不应小于0.4m和背面留不应小于0.3m,两侧面留有维护平台。
34.冷凝器水平气流安装时,不应直接坐地安装,距离地面不得低于0.5m 的高度。
35.冷凝器垂直气流安装时,应充分保证 600mm 的净空空间。
36.室线缆均须穿入阻燃 PVC 塑管,室外线缆须穿入金属线管,并且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别穿管走线。
37.EMERSON DME空调室、外机间的连接管路超过10m 则需向系统中添加制冷剂以使系统正常运行。
38.空调设备冷媒铜管接头必须采用银钎焊接,还要考虑管道和弯头压降、压缩机回油、避免系统部件漏油、大限度降低噪音和振动。
39.室外的保温管可采用布基带缠绕包裹或用金属线槽。
管道布置整齐美观,横平坚直。
40.管道用防振隔离支撑架将制冷管道与建筑物隔开,固定牢靠。
隔离支撑架安装距离:管道水平走向时,应相距1.5~2.0m,有弯道时,适当减少支撑架间距;管道垂直走向时,应相距2.5~3.0m。
41.支撑架必须作防护处理,刷涂铁红防锈底漆2 遍。
42.室外管道穿墙孔的处理:墙孔应向室外倾斜;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墙孔;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钢制套管或PVC 塑料管作为保护管;为了减小振动,墙孔管道必须穿套橡塑材料的保温管;安装完毕,必须用密封胶泥密封穿墙孔洞。
43.冷媒管道敷设时,从液体管的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从热气管的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
44.管道上下平行敷设,冷管道应在下面或侧面。
45.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等的阀头均应向上竖直安装。
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温包。
46.施工中,铜管不能当天焊接完毕,或者需穿越地板、墙孔时,必须把端头包扎好,或者用护帽拧上,以防沙尘及杂质落入管。
47.冷凝器高于或者平行于室机组时,在冷凝器的冷媒管道出、入接口附近,必须加装反向U 形弯,防止停机时制冷剂倒流。
当屋顶有女儿墙时,则无须安装反向U 形弯。
48.冷媒铜管对焊时,一般使用直接头,也可使用涨管器或冲头进行连接施焊(需作退火处理,即将铜管加热然后在涨管)。
49.现场抽真空时,往往因携带方便而使用小型真空泵,致使系统真空度难以达到规定值。
当真空度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用三次抽真空法。
50.液体观察镜(液镜、视窗)是用来观察制冷剂流动状态。
显示分为绿色、黄色、无色51.进水管要在机组旁边、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手动截止阀,手柄不得向下,以便维修保养时隔离加湿器。
52.排水管安装要有大于1:300(3mm/m)的倾斜度,以利于重力自然排水。
53.空调机组的排水管接口连接处,须使用卡箍紧固。
54.空调机组排水管可选用外径Ø20mm 热水型铝塑复合管或PP-R 聚丙烯塑料管。
当多台设备共用一根排水管时,主管道外径最小为40mm。
55.水/乙二醇制冷系统的管道,应采用未经过化学或物理涂覆处理的无缝钢管及铜管。
56.水平管道安装电磁阀时,线圈应朝上;垂直管道上的电磁阀,线圈的朝向应便于操作和维护。
57.进水管安装完成须作上水试验,排水管须做存水、排水实验。
58.STULZ精密空调的室外冷凝器的安装位置垂直管道的最高限制为25M 最低不能低于3m,如向上的高度超过前述高度应于热气管的低位加装油分离器及每相隔3-4m处安装存油弯低于3m原则上不允许,但如果必须超过3m时,在冷凝器液管出口处垂直方向上加单向阀。
59.冗余指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或全部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60.N+X 冗余系统满足基本需求外,增加了X 个单元、X 个模块或X 个路径。
任何X 个单元、模块或路径的故障或维护不会导致系统运行中断。
61.容错指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相同配置的系统,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套系统在工作。
按容错系统配置的场地设备,至少能经受住一次严重的突发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事件而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62.主机房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 ,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2m ,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l m 。
63.当机柜或机架上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机柜或机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背对背方式。
64. A 级和B 级主机房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 粒。
65.主机房净高应根据机柜高度及通风要求确定,且不宜小于2.6m 。
66.活动地板下的空间既作为电缆布线,又作为空调静压箱时,地板高度不宜小于400mm;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应采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材料;楼板或地面应采取保温、防潮措施,地面垫层宜配筋,维护结构宜采取防结露措施。
67. A 级和B 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不宜设置外窗。
当主机房设有外窗时,应采用双层固定窗,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
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池室设有外窗时,应避免直射。
68.主机房气流组织形式分为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面)、侧送测回三种方式。
69.空调回风口常用的材料有格栅风口、百叶风口、网板风口。
70.对机柜或机架高度大于1.8m、设备热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或热负荷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
7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风管及管道的保温、消声材料和黏结剂,应选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B1 级材料。
冷表面应作隔气、保温处理。
72.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
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处设置防火阀。
防火阀应具有手动和自动功能。
73.主机房应维持正压。
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的压差不宜小于5Pa,与室外静压差不宜小于10Pa。
74.主机房空调系统用循环机组宜设置初效过滤器或中效过滤器。
新风系统或全空气系统应设置初效和中效空气过滤器,也可设置亚高效空气过滤器。
末级过滤装置宜设置在正压端。
75.选用机房专用空调时,空调机应带有通信接口,通信协议应满足机房监控系统的要求,显示屏宜有汉字显示。
7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低压配电系统不应采取TN-C 系统。
77.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容量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及应急照明和关系到生命安全等需要的负荷容量。
78.敷设在隐蔽通风空间的低压配电线路应采用阻燃铜芯电缆,电缆应沿线槽、桥架或局部穿管敷设;当配电电缆线槽(桥架)与通信缆线线槽(桥架)并列或交叉敷设时,配电电缆线槽(桥架)应敷设在通信缆线线槽(桥架)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