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篮球中心周边道路及市政工程(II期:含龙胜路、龙胜路节点、松山湖大道上跨金富路节点)龙胜路桥梁围堰专项施工方案建设单位: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监理单位:东莞市鸿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广东中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桥梁围堰专项施工方案1、说明1.1工程概况龙胜路跨河桥:桥梁采用分线布置的方法跨河。
桥梁桩基与地铁护壁结构保持3米以上净距。
桥梁以新建河堤为设计起止点,左幅桥梁中心桩号Q1K0+240.468,与现况军氹河斜交,斜交角度为道路前进方向右偏 70°,右幅桥梁中心桩号Q2K0+252.55,与现况军氹河斜交,斜交角度为道路前进方向右偏 75°桥梁布跨为 3x16.5m,半幅桥横断布置为: 0.28m栏杆+4.5m步道+11.5m车行道+0.6m防撞护栏 =16.88m。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制预应力简支简支空心板,梁高 0.8m,主梁间距 1.25m,为预制方便,简支空心板顶面不做横坡,盖梁顶面按照道路横、纵坡处理,吊装时,空心板横桥向要求水平,支座水平放置,下垫石调整坡度。
下部结构中墩采用双柱盖梁下接桩基础,盖梁厚2m,柱径 1.3m,桩径 1.5m,桩间采用系梁连接,系梁尺寸为 1.2X1.3m,桥台采用桩接帽梁形式,帽梁厚 2m,桩径 1.5m。
2、编制依据2.1龙胜路跨河桥设计图纸及图纸说明。
2.2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依据2.2.1道路、桥梁工程:《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JT/391-20092.2.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DGJ08-903-20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2.2.3档案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2002]221号2.2.4强制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0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质 [2009]87号文件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3、施工组织方案3.1.施工方案由于龙胜路跨河桥 1#墩、2#墩均位于军氹河中,根据我方对现况河道的现场踏勘与调查结果,考虑防汛渡汛及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对河道的污染,改善桥梁的施工环境等因素,经研究方案比选决定,桥墩下部结构需进行围堰施工。
土方先回填西侧河岸边线至河道中间(回填范围如下图所示) ,东侧半幅河道过流水,保证河道过水断面面积满足河道排洪要求。
待西侧2#墩桩基、系梁施工完成后挖出该侧土方,再用土方回填东侧至河道中间,继续施工1#墩桩基、系梁。
土方回填均按 1:1放坡,为减少冲刷,外侧用土袋加固处理,回填面高程与河岸高程基本一致。
一旦发生险情(超过水位警戒线后)我部将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并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随时做好抢救人员和财产准备工作。
确保施工不污染河道,本次桥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将集中外运处理。
下部结构整个施工过程需占用河道时间约为 3个月,施工完毕后,用挖机清楚河道所有泥土杂物,把实计线内所有围堰物质全部清除,恢复河道原貌,完成后报河道主管部门共同验收。
3.2围堰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河道围堰施工时重点考虑防汛需要,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围堰设置。
在施工工期安排上,应尽量避开主汛期进行围堰、下部结构施工 ,围堰完成后,在围堰上下游及围堰上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
汛期中,我部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提前知晓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趋势,以便为汛期施工及防汛安全提前做好准备,并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做好巡视工作,确保围堰安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险情隐患,及时做好抢2台挖土救工作。
准备好防汛物资如:草袋、泥浆泵、土工布、雨具,现场常备机、铲车等机械设备。
3.3土方填筑施工示意图西侧施工平面图东侧施工平面图西侧施工断面图东侧施工断面图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4.1.1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教育,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杜绝重大和大事故的发生,确保现场安全生产达标,年负伤率为 0.5%或以下。
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工程安全生产及合同专业条款的规定,严格按标准施工。
随时接受行业管理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采取预防为主的思想,消除事故隐患。
保证无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杜绝火灾、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及其它重大事故。
4.1.2组织机构工程实施中,成立以项目经理部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质安部领导,专职安全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作业队相应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形成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配备足够安全员,保证在岗率100%, 持证率 100%。
公司分管部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标化管理员安全员施工员管线员机管员各施工班组安全组织机构图安全管理保证体系与运行 4.1.3安全保证体系(如下图)安全目标规章制度 安全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 法律纪律 安全方针 上岗教育 过程教育标准作业 职业道德 岗位责任 订立责任文明活动法 法 准 律 规 则管 行 制 理 为 度教 育安全管理人 机 物方法 环境项目经理 施工 队 管 理 层手 段活 动作业班竞赛活动 责任制兑 检查总结奖 惩工作 班组建议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项目安全管理,设备质量、人员素质达标,形成横向到 实现目标预防措施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4.1.4体系运行4.1.4.1安全员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问题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
4.1.4.2开展班前三上岗(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班后下岗检活动。
4.1.4.3每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分析安全状况,进行安全讲评,进行安全奖罚。
4.1.4.4安全目标逐级分解,每月考核。
4.1.4.5组织劳动竞赛。
4.1.4.6分析危险源、进行危险评估和提出预控方法。
4.1.5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1.5.1安全生产制度制度完善的安全制度,主要有:培训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报告、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奖罚、特种作业管理、火工品管理、安全用电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标志使用、机械设备管理、安全保卫、“事故易发点”施工安全方案报批、职业病预防、女职工安全保护制度。
4.1.5.2安全培训教育(1)坚持“三级”和“三工”教育,有教育记录。
(2)特种人员需专门培训考核, 100%持证上岗。
(3)安全管理人员经安全培训考核, 100%持证上岗。
(4)施工人员岗前安全教育率 100%。
(5)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有节前、季节性、案例、专题安全教育、有记录。
(6)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前进行安全操作和技术培训。
(7)全体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前的入场教育;(8)定期安全意识教育;(9)新工人上岗教育;(10)各工种结合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4.1.5.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1)每月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由工地各极负责人与有关业务人员实施。
(2)每旬一次例行定期检查,由施工员实施。
(3)班组每天结合上岗安全交底进行安全上岗检查。
(4)按工程进展需要,由专业部门组织实施不定期的专业检查。
(5)安全员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部每周组织一次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限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措施,检查有记录。
(6)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奖罚当场兑现。
(7)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坠落、防机械车辆事故、防火等措施的落实。
6.1.5.4事故处理报告对工伤事故处理要求建立工伤事故档案,按规定编制处理报告,严格做到“三不放过”。
4.1.5.5消防措施(1)现场组建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防火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员、班组防火员、消防干部持证上岗(2)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贯彻执行消防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
(3)建立防火值班、巡逻制度。
建立值班、汇报、学习、训练制度。
实施安全责任考核、奖惩制度。
(4)消防设施严格按施工平面图布置,现场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
消防通道畅通,禁止通道堆物、堆料或挤占。
(5)施工现场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全面负责消防安全工作。
(6)进行经常兴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章行为,防止和消除火险隐患。
(7)使用电气设备符合技术要求规范和操作规程。
安装电气、焊接、切割作业等由合格的电工、焊工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8)施工材料存放,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易燃材料专库储存。
消防泵房用非燃材料建造。
施工现场消防器材和设备不得埋压、圈占或挪用。
(9)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统一由消防干部负责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临警好用,并做好书面记录。
(10)一般临时设施,每一百平方米配备二只九升干粉灭火机,临时木工间、油漆间等每二十五平方米配一只种类合适的灭火机,发电机房配砂桶。
(11)划分动火区域,现场的动火作业执行审批制度,并明确一、二、三及动火作业手续,落实好防火监护人员。
2米,使(12)气割作业场所清除易燃物品,乙炔气与氧气存放距离不不于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少于 5米。
(13)建立灭火施救方案,在自救的同时及时报警。
4.1.5.6安全用电管理(1)施工用电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规程。
认真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贯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并作为日常施工用电检查的标准。
为确保施工对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必须建立和执行一整套严格的高压停电送电和设备维护保养的操作制度;操作人员必须持有高压执照,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必须做好高压开关室及低压配电室的日常清扫工作;安全用具和消防器材(电气专用)应完整,做好变电所的五防工作现场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装得正确、拆得彻底、修得及时、用得安全” ;每周一次对漏电开关作漏电动作试验,动作失灵的要及时更换;工地现场各配电箱要编号。
按规定检查电箱的电气元件和箱体的完好程度,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接地良好,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整改,检查和巡视施工现场的线路有无乱拖拉现象,违章现象要及时整改。
不得指派无电工执照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工作;非专业电气工作人员,严禁乱动电动设备;专业电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有关规程和规定,坚持按电工执照中批准的工作范围工作,自觉抵制任何方面的违章专业命令,必要时向安全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