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经络锻炼法三个穴位的按摩一、合谷穴⑴合谷穴取位方法①位置: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手掌侧面,临近虎口的食指掌骨的中间位置,并垂直于手掌。
②取穴方法:以左手为例。
张开左手,右手拇指的横纹对准左手虎口,右手拇指自然弯曲按下,拇指顶部所指的位置即为左手的合谷穴。
⑵、合谷穴按摩要领①怎样按摩:以左手为例。
找到左手合谷穴的正确位置后,以右手大拇指指尖为圆心,向外转动右手,握住左手手臂,右手拇指弯曲成90度,垂直按在合谷穴上,用力向下按压,然后松开,这样有节奏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为使按压效果更好,按下后并左右揉一揉,就可以确定最敏感的准确位置。
②怎样按摩算到位:在按摩合谷穴时,怎样就知道有没有效果?一般是按压时要用较大的力量,按下后穴位下面出现酸、麻、胀的现象,甚至有如气流上下窜到食指端和肘部以上的感觉,即针灸所说的“得气”现象为最好。
对于那些经络敏感的人,可减少力度。
具体按摩时要根据各人的经络敏感程度和患病情况,要恰到好处的用力,每个人通过几次的按摩体会就可以掌握。
③按摩提醒:体质较差,体虚的病人按摩时不要过分用力,不宜给以较强的刺激;孕妇不可按摩合谷穴;按摩时要剪秃指甲,以免指甲利划伤皮肤。
⑶按摩合谷穴的作用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按摩合谷穴对于大肠经循行之处的组织器官的不适与疾病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于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和保护牙齿健康有明显的作用。
对于发生在头部、颜面部、上肢等部位的疾病、如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等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合谷穴的按摩不但可以治疗上述多种疾病也可以预防这些疾病,尤其是对人类的三大杀手----脑中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二、内关穴⑴、内关穴取穴方法①、位置:内关穴属于厥阴心包经,位于腕横纹横线上二寸,即从手腕横纹横线向后量三横指,,食指与两筋之间相交处。
②、取穴方法:以右手臂为例。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距离手腕关节横纹二寸的正中间。
手握拳的时候,可以看见前臂内侧中间有两条筋。
所谓正中间,是指这两条筋中间位置。
二寸,即食指+中指+无名指的宽度。
所以,定位时用左手的无名指外侧对准右手腕横纹,则食指所按得两条筋中间的位置就是内关。
⑵、内关穴按摩要领①、怎样按摩:以左手臂为例。
找到左手臂内关穴的正确位置后,将右手大拇指按到内关穴上,其余四指紧握住左手臂,右手的大拇指弯曲成90度按在内关穴上,用力向下按压,然后松开,这样有频率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一次,既每分钟30次左右,为使按压效果更好,按下后并左右揉一揉,按摩时左手微握拳头并稍向上抬起。
②、怎样按摩算到位:在按摩内关穴时,怎样就知道有没有效果?一般是在按压时要用较大的力量,按下后穴位下面出现酸、麻、胀的现象,甚至有如气流上下窜到中指端的肘部以上的感觉,即针灸所说的“得气”现象为最好。
对于那些经络敏感的人,可减少力度。
具体按摩时要根据各人的经络敏感程度和患病情况,要恰到好处的用力。
每个人通过几次的按摩体会就可以掌握。
③、按摩提醒:体质较差,体虚的病人按摩时不要过分用力,不宜给以较强的刺激,按摩时要见秃指甲,以免指甲尖利划伤皮肤。
⑶、按摩内关穴的作用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
由于心包经起于胸部,向下穿过横膈膜与三焦联络,另一支脉从胸内部走向肋间体表,自胸部上肩沿上臂内侧向下,走在手臂的中央,通过手掌直达中指的指端,所以手臂内侧的疾病,如手心热、肘臂疼痛、拘挛、腋下中、乳腺疾病等,按摩内关穴都能得到治疗。
此经脉直接与胸腔肺腑和心脏相通,按摩内关穴对治疗肺脏的疾病有特效。
在古代就有《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的说法。
三、足三里穴⑴、足三里穴取穴方法①、位置:足三里:又称长寿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膝盖髌骨外侧凹陷的的犊鼻穴下三寸,在胫骨边一横指处。
②、取穴方法:以左腿为例。
首先找到小腿上的髌骨,在髌骨的下缘,有一个洼陷,这个洼陷就是胃经的一个穴位犊鼻穴,将左手的四个指头,放在犊鼻穴的下边,另外把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左腿胫骨下缘外侧,大拇指和小指交叉的那个点,就是足三里穴。
最简单的定位方法是:坐好(膝部弯曲),右手掌心按住右膝盖前面的骨头,五指自然张开,按在小腿的顶部,中指对准小腿的最靠前的中间部分,这时无名指顶端所按得位置就是足三里。
⑵、足三里穴按摩要领①、怎样按摩:由于足三里位于腿部肌肉丰厚之处,我们推荐一种推拿按摩相结合的方法。
如果按摩左侧足三里,就可以用右手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位上,其他四个指握住小腿,拇指垂直下按,力度要大,并增加“揉”的动作,频率为每2秒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②、怎样按摩算到位:由于足三里位于腿部肌肉丰厚之处,手劲小的有时候难以达到得气的效果,按下后穴位下面出现酸、麻、胀的现象,有“得气”现象为最好。
还可以用握紧的拳头的叩击,也可用经络辅助工具或请别人帮助按摩。
③、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主要作用于腹部。
凡是消化系统的疾病,都属脾胃运化失调形成的,按摩足三里穴可有显著的效果。
足阳明胃经从头一直循环到脚,按摩足三里穴对全身及各脏腑的疾病如头痛、牙痛、发热、自汗、鼻炎、鼻出血、口眼歪斜、口舌生疮、颈痛、喉痺、胸满、哮喘、心悸、高血压、腹胀、黄疸、精神疾患、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及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等胃经循行之处的各部位的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一个腹式呼吸人靠呼吸存活,只有呼吸得人才有生机。
据说,一个人不吃饭,可以活十天左右,不知实际情况如何,但有一点可肯定的是:一个人不呼吸,只能存活6---15分钟。
超过6分钟以后的每一秒钟,都会使其完全康复的可能性以极大的速度下降。
呼吸运动是人体永不停止的运动,通常,一般人的呼吸方式是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时利用胸部进行的一种呼吸方式,这种方式呼吸度浅,换气量小,通气不足,容易使体内积累二氧化碳,导致身体缺氧,影响健康,也容易引发疾病。
健康的呼吸方式应该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方法。
这种方式吸气时气体气体要进入腹部,让腹部充分隆起,加大氧气在体内的存流量,还要增加气体的存留时间,呼气时应收紧腹部,缓慢呼出,使得体内的废物充分排除。
这种方式的要点是,尽可能加大气流量,尽可能减慢呼吸频率,学会这种呼吸方式,不仅会调整身体整体的循环系统,还有利于按摩内脏,刺激各生理腺体的良性分泌,刺激胃肠蠕动,增进消化功能。
⑴腹式呼吸的操作要领腹式深呼吸简单易学,站、立、坐、卧皆可。
随时可行,但以躺在床上为好。
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将意念尽可能集中在丹田。
腹式呼吸锻炼前的准备工作是戒酒、排便、放松腰带。
选择空气流通的地方。
腹式呼吸的要领:思想专一,全身放松,先吸后呼,吸足呼瘪。
具体方法:自然放松面部肌肉,合上眼静静休息,全身放松,嘴巴微张,上下牙齿不要接触。
舌头放在上頜的牙龈线上。
把腹部当做皮球,用鼻子吸气使腹部隆起,略停一两秒后,然后将气从口中呼出,直到腹壁下陷。
每天做1---2次,每次5分钟,每分钟约五、六次。
练习时,心里可慢慢地默数数字;吸气:1. 2. 3. 4;屏气:1. 2. 3. 4;呼气:1. 2. 3. 4. 5. 6. 7. 8。
腹式呼吸的关键是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
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因收缩与胀大道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更好。
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任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意念可随吸气慢慢道达丹田(小腹)。
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将气吐出。
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
做完几次腹式呼吸你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
腹式呼吸在最初练习时,可以采用坐姿的方式,这种姿势容易体会腹部气体收缩和隆起的感觉。
呼吸务必总是通过鼻子而不是嘴进行,通常胸式呼吸平均每次为5秒钟,吸入空气量约500毫升,而腹式呼吸每次约10---15秒,吸入的空气量可以为1000---1500毫升。
练习时,先慢慢的由鼻子吸气,使腹部充满空气。
然后再继续吸气,使肺的上部也充满空气,胸腔扩大,这个过程为5秒钟。
最后屏住呼吸5秒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将屏气时间增加为10秒,甚至更多。
肺部吸足氧气后,再慢慢吐气,持续为5秒,肋骨和胸腔渐渐回到原位。
停顿一、二秒钟后,再从头开始,反复十分钟。
这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形成习惯性的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最好的方式是仰卧式,全身平躺放松,两手手心向上平放于身体两侧。
采用这种方式练习,不仅能有效地调整呼吸,还能调整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和效率。
当腹式呼吸练习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在行走和慢跑运动种调整这种呼吸方式,主动加大呼吸量。
运动时可以相对地采取慢吸快呼的方式。
慢吸时随着吸气将胸廊慢慢地扩大,呼出要快于吸气。
⑵、腹式呼吸的作用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腹式呼吸主要是调动腹部九条经脉(双侧肾经、胃经、肝经、脾经及中间任脉)从实先天之气,促使肺泡通气量增加,对腹腔各个腑脏起到天然按摩作用。
刺激腹部经络气血活动。
长期锻炼,可以充实精力,抗衰老。
形态学研究表明,这些经脉都处于皮肤以下、肌肉以上。
当腹肌舒张(吸气)和收缩(呼气)时,这9条经脉都受到激发,加强了血气的运行。
肾经和任脉主管一身之阴气,是人体先天之本,和人的精力有密切关系;肝经影响人的情志,和人的精神状态有关,通过腹式呼吸能使过于旺盛的肝阳下降,肾阳上升,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控制有效;脾经和胃经人体后天之本,对消化代谢有重要影响,所以腹式呼吸对消化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特效;腹式呼吸还能使9条经络阴阳平衡,故对失眠也有特效。
腹式呼吸除了活跃小腹部9条经络、充实先天后天之气外,夜、也加强了局部循环,包括淋巴循环的加强,以及肺泡通气量的增加和直接对腹腔脏腑的自然按摩作用,从而促进这些脏器经络血气的活动,增强它们的功能。
所以腹式呼吸是在平静状态下另一种自然的经络锻炼法,对人体的好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a.扩大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腹式呼吸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肺组织,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使肺组织得到健康的锻炼。
腹式呼吸使横膈膜有规律地上下活动,深吸气时,肺泡内充满气体;肺的体积增大,压迫横隔下降,此时胸廊扩大,肺部得以舒展,增加了新鲜空气的吸入量;呼气时,缓缓收腹,横隔自然回升,帮助肺组织收缩,把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尽量多的排出。
腹式呼吸时胸廊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肺泡在换气中得到锻炼,从而延缓老化,减少肺部感染。
如坚持锻炼,即能增加肺活量和人体氧气供应,还能通过横隔的上下运动,使浅而快的呼吸转变为深而慢的呼吸。
可大大地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功能。
b.改善肺部脏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