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综合测试题

大学物理综合测试题


长直导线2返回点源(如图)。三角
形框每边长为l,则在该正三角形 框中心o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 0I
B4π0Ir0(cos1cos2)
长直导线1和正三角形框在中心
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B 0
4 l
b
2
1
I
2I /3 a
a
o
e
I
I /3
c
I /3
B 0I 3 0 I
4πa 4 πl
alcos30oltan30o3l
(A) 不动; (B) 转动 ; (C)(C) 向左移动; (D)(D) 向右移动 。
B
d
IF
FI
c
a
bM
N
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即阻碍面积的变化
7. 两个同心圆线圈,大圆半径为R, 通有电流I1;小圆半径为r,通有电 流I2,方向如图。若r<<R(大线圈 在小线圈处产生的磁场近似为均匀 磁场),当它们处在同一平面内时 小线圈所受磁力矩的大小为:
22. 按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电子在以 质子为中心、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 运动。如果把这样一个原子放在均 匀的外磁场中,使电子轨道平面与 磁场垂直,如图所示,则在r不变情 况下,电子轨道运动的角速度将
(A) 增加; (B)(B) 减小; (C)(C) 不变; (D)(D) 改变方向。
FeFmmr2
B
11.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 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 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述,其初相应为
(A) / 6 ; (B) 5 / 6 ;
(B)(C5)/6 ; (D) /6 ; (E2)/3 。
yA cos(t0)
vm/ s
v A sin ( t 0 )
1 vm
2 vm
t0
v0Asin01 2vm
(A) 仍为明条纹; (B) 变为暗条纹;
(B)(C) 既非明条纹也非暗条纹;
(C)(D) 无法确定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r d x d'
k
加强
(2k 1)
2
减弱
14. 如图所示,平板玻璃和凸透镜 构成牛顿环装置,全部浸入n=1.60 的液体中,凸透镜可沿oo’移动。用
波长 5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
B
x d '
d
s1
s
s2
r1 r2
o
o
d'
19. 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 玻璃,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i0, 则在界面2的反射光
(A) 是自然光; (B)(B)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C)(C)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 (D)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E)(D) 是部分偏振光。

ym
;0 . 5
u
(D)(Dy)0.50cos 1 4t2 ,(SI)
。 1 O1 2 3 x m
此题只能逐个检验。
10. 当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 一媒质质元的最大形变量发生在:
(A) 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最大位移处; (B) 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 2A/ 2 处; (C)(C) 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 ; (D)(D) 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A / 2 处 (E) (A是振动振幅).
S1
r1
p
(C) 2 1 2r 2 r 1 / 2 k;
S2
(D) 2 1 2r 1 r 2 / 2 k。
r2
1
1
2
r1
2
2
2
r2
1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 波长为 ,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 一个,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 的空气的光程大2.5 ,则屏上原来 的明纹处
Wm
1 2
LI
2
(C)(C) 只适用于一个匝数很多且密绕的螺线管;
(D)(D) 适用于自感系数L一定的任意线圈.
L d d t d d L tI ( L d d I t Id d L t)
6. 如图所示,M、N 为水平面内两根平行金属导轨, ab与cd为垂直于导轨并可以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两根 直裸导线。外磁场垂直水平面向上,当外力使ab向 右平移时,cd
O
ts
vm
sin0
1 2
0
or5
66
O
x
vm
12. 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 的相干
波在P点相遇。波在S1点振动的初相
是 1 ,S1到P点的距离是r1;波在S2 点的初相是 2 ,S2到P点的距离是r2 。
以k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 P 点是
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A) r2r1k;
(B) 212k;
b
d
II
b
F
I
OI
O
c
d
F
a
c
a
F
4. 顺磁物质的磁导率: (A) 比真空的磁导率略小; (B) 比真空的磁导率略大; (C)(C) 远小于真空的磁导率; (D)(D) 远大于真空的磁导率.
5. 用线圈自感系数L表示载流线圈磁场能量的公式
(A) 只适用于无限长密绕螺线管; (B) 只适用于单匝圆线圈;
(2)在r>R3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0
应用安培环路定理
n
r<R1
Bdl 0 Ii
i1
B20rR r122I20R rI12
R>R3 B 0
R2
I R1
I
R3
R2 R1
R3
5. 在真空中,电流I由长直导线1沿
垂直bc边方向经a点流入一由电阻
均匀的导线构成的正三角形边框,
再由b点沿平行ac边方向流出,经
综合测试题
1. 图中六根无限长导线互相绝缘, 通过电流均为I,区域I、II、III、 IV均为相等的正方形,那一个区 域指向纸内的磁通量最大?
(A) I区域; (B) II区域;
(B)(C) III区域; (D) IV区域; (E)最大不止一个
载流直导线
B 0I 2 a
I
II
III
IV
2. 一张气泡室照片表明,质子的运动 轨迹是一半径为10cm的圆弧,运动轨 迹平面与磁场垂直,磁感应强度的大 小为0.3Wb/m2。该质子动能的数量级
(A) 0 I1I2r 2
2R
(B) 0 I1 I 2 r 2
2R
(C)(C)0 I1I2r 2
2r
; ;

(D)(D) 0 0
I1
I2
or
R
M I S e n B m B
8. 如图两个半径为R的相同的金属环 在 a、b两点接触(ab连线为环直径), 并相互垂直放置。电流 I沿ab连线方 向由a 端流入,b 端流出,则环中心 O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2
2n
15.波长 500nm的单色光垂直
照射到宽度a = 0.25mm的单缝上, 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 的焦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 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 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 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 =12mm,则凸 透镜的焦距f为: (A) 2 m; (B) 1 m;(C) 0.5 m; (D) 0.2 m。
aa
60o
oI
0I(cos30ocos150o) 3 0 I
4πr0
4πa
B3B' 90I
4πa
a Ia
150o
r0 30o
o
r0
atan30o
3a 3
4. 有一同轴电缆,其尺寸如图所示, 它的内外两导体中的电流均为I,且 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但二者电流的 流向正相反,则
(1)在r<R1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0rI/ 2R12
(A) 0
(B) 0 I 4R
(C)(C)2 0 I 4R
(D)(D) 0 I R
;


; (E) 2 0 I 8R
I
a
b I
。 四段导线并联
9. 一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
在t=2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
点o的振动方程为
(A) y0.50cos(t),(SI) ;
2
(B) y0.50cos 1 2t2 ,(SI) (C)(Cy)0.50cos 1 2t2 ,(SI)
16. 当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弹性媒质 中传播时,下述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A)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其 (B) 弹性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守恒; (C)(B)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 (D) 都作周期性变化,但二者的相位不相同; (E)(C)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位 (F) 在任意时刻都相同,但二者的数值不相等; (G)(D) 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3. 如图,长载流导线ab和cd相互垂直, 它们相距l,ab固定不动,cd能绕中点 O 转动,并能靠近或离开 ab,当电流 方向如图所示时,导线 cd 将
(A) 顺时针转动同时离开ab; (B) 顺时针转动同时靠近ab ; (C)(C) 逆时针转动同时离开ab ; (D)(D) 逆时针转动同时靠近ab .
bsin2kk,k1,2,3, 干涉相消(暗纹)
2
x k f ,k1,2,3, x3f3f6f
b
bb b
17.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设缝是水平 的,双缝所在的平板稍微向上平移, 其它条件不变,则屏上的干涉条纹
(A) 向下移动,且间距不变; (B)(B) 向上移动,且间距不变; (C)(C) 不移动,但间距改变; (D)(D) 向上移动,且间距改变。

解:反射波在B点的振动方程为: y
y反 BAcost2L
B
入射波在B点的振动方程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