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分析工技师理论考试复习题

化学分析工技师理论考试复习题

复习题一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相应字母填写到括号内,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过氧化钠熔融不可使用()A铁坩埚B镍坩埚C刚玉坩埚D银坩埚2.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无灰滤纸”,是指每张滤纸的灰分重量为( )。

A.1mgB.<0.2mgC.>0.2mgD.没有重量3.滴定分析法,对( )组分测定,比较更适宜。

A.常量B.微量C.痕量4.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0.1%,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 )。

A.10ml以下B.10~15mlC.20~30mlD.50ml以上5.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等当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A.等当点B.滴定分析C.滴定D.滴定终点6.沉淀分离法:氨水法在铁盐存在下( ),用氨水调节溶液的,可使高价金属沉淀而大部分一、二价金属离子分离。

A.PH=8-9 B.PH1>12 C.PH=5-6 D.PH=107.氧化还原滴定时,一般选( )作指示电极。

A.玻璃电极B.饱和甘汞电极C.Hg电极D.铂电极8.沉淀分离法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 ),依据生成物溶解度的差别,使其中某些则分生成沉淀,达到与其它组分分局的目的。

A.混合剂B.沉淀剂C.络合剂D.溶解剂9.光的吸收定律只适用于( )A.复合光B.单色光C.白光10.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源通常用6-12伏钨丝灯,波长范围在()A、320-1000nmB、200-400nmC、300-700nm11.气相色谱法的灵敏度高是指使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检测出10-11~10-13( )的物质。

A.常量B.微量C.痕量D.少量12.色谱法的实质是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中的分配数有差异来达到分离目的。

A、两相B、载气C、气相13.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谱线的。

A、强度B、波长C、带宽14.原子发射光谱产生于( )。

A.外层电子跃迁 B. 内层电子跃迁 C. 核反应15.下列物质中,哪种物质的馏程宽()。

A、粗苯B、轻苯C、焦油16.在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是( )。

A.0-0.2 B.0.1-0.3 C.0.2-0.7 D.0.3-1.017.氧化还原滴定时,一般选( )作指示电极。

A.玻璃电极B.饱和甘汞电极C.Hg电极D.铂电极18.由于计算器得(2.236×1.1124)/(1.036×0.2000)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 )A.12B.12.0C.12.00D.12.004E.12.004519.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0.1%,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 )。

A.10ml以下B.10~15mlC.20~30mlD.50ml以上20.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的共同点在于( )。

A.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B.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C.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21.沉淀灼烧温度一般高达800度以上,灼烧时常用下列何种器皿:( )A.银坩锅B.铁坩锅C.镍坩锅D.瓷坩锅E.玻璃砂芯滤器22.某25度的水溶液,其PH值为4.5,则此溶液中的OH- 浓度为:( )A.10-4.5mol/LB.104.5 mol/LC.10 -11。

5mol/LD.10 -2。

5mol/LE.10 -9。

5mol/L23.有一碱液可能为NaOH或NaHCO3或Na2CO3或它们的混合物,用标准HCl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V2ml且V1<V2,则此碱液为:( )A.Na2CO3B.NaHCO3C.NaOHD.NaOH+Na2CO3E.Na2CO3+NaHCO324.用30mlCCl4萃取等体积水溶液中的I2(分配比为8.5),下列何种萃取方法最为合理?( )A.30ml1次B.10ml3次C.5ml6次D.2ml15次E.1ml30次25.实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是由哪两种物质配成的?( )A.K2CrO4,H2SO4B.K2CrO4,浓HCLC.K2Cr2O7,浓HCLD.K2Cr2O7,浓H2SO4E.K2Cr2O7,浓HNO326.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愈小愈好B.等于零C.没有要求D.略大于允许误差E.在允许误差范围内27.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等当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等当点B.滴定分析C.滴定D.滴定终点E.滴定误差28.气液色谱中选择固定液的原则是()。

A、相似相溶B、极性相同C、分子量相近29.常用的指示电极有()。

A、标准氢电极B、甘汞电极C、玻璃电极D、锑电极30.下列物质中可直接配制标准滴定溶液的有()。

A.固体NaOH(G.R);B.浓盐酸(G.R);C.固体K2Cr2O7(基准);D.基准碳酸钙;31.某项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很好,准确度很差,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A.称量记录有差错;B.砝码未校正;C.试剂不纯;D.所用计量器具未校正;E.操作中样品有损失。

32.在滴定分析中,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系统误差()。

A.试样未充分混匀;B.滴定时溶液有溅出;C.所用纯水中有干扰离子;D.天平两臂不等长;E.增加平行实验次数。

33.在分析中做空白实验的目的是()。

A.提高精密度;B.提高准确度;C.消除系统误差;D.消除偶然误差;E.消除过失误差。

34.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A.t检验法;B.Q检验法;C.F检验法;D.方差分析3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测量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及干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空心阴极灯;B.火焰;C.原子化系统;D.分光系统;E.检测系统36.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分析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

A.保持不变;B.大于分解电压;C.小于分解电压;D.等于分解电压;E.等于反电动势。

37.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了防止回火,各种火焰点燃和熄灭时,燃气与助燃气的开关必需遵守的原则是()2A先开助燃气,后关助燃气B先开燃气,后关燃气C后开助燃气,先关助燃气D后开燃气,先关燃气38.选择不同的火焰类型主要是根据()A分析线波长B灯电流大小C狭缝宽度D待测元素性质39.配位滴定中加入缓冲溶液的原因是()A EDTA配位能力与酸度有关B金属指示剂有其使用的酸度范围C EDTA与金属离子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H+D K‘MY会随酸度的改变而改变40. 关于校准曲线描述正确的是()A校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响应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曲线。

B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C标准曲线,用标准溶液系列直接测量,没经试样预处理,对于测基体复杂试样误差大。

D工作曲线,所用标准溶液经与试样同样的消解、净化、测量等全过程。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共10—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41.分光光度法的误差主要来源是标准溶液的浓度。

( )42.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分离为纯组分的方法。

()4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火焰的作用是将样品组分原子化。

( )44.采用光电光谱法分析钢铁试样,应在试样中心处激发。

()45.氨水沉淀分离法中,常加入NH4CL等铵盐,其作用是为了控制溶液的PH( )46.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溶液中Zn2+,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4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的作用是使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而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单色器的作用在于分离谱线。

( )48.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分离为纯组分的方法。

()49.硅钼蓝比色法测硅时,形成硅钼杂多酸的酸度,应控制在PH1~2。

( )50.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溶液中Zn2+,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51.在EDTA络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越大,络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 )52.氟硅酸钾沉淀法测定硅铁合金中硅含量的方法属于酸碱滴定法。

( )53.在滴定分析过程中,指示剂加入越多,溶液终点颜色变化越明显。

( )54.在重量分析中,被测组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叫沉淀形式。

( )55.烧结分解法不可以在瓷坩埚中进行( )56.硝酸分解试样后溶液中的亚硝酸和氮的低价氧化物,常能破坏显色剂和指示剂,可加入尿素使其分解( )57.在高锰酸测锰时,加过硫酸铵氧化后,需煮沸,煮沸时间长KMnO4易分解;过短KMnO4氧化不完全。

( )58.0.001mol/L盐酸溶液的PH值为3。

()59.KF在全铁测定中起的作用是帮助分解。

( )60.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谱线的波长。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61.冶金分析中,分解试样有哪些基本要求?62.萃取分离的依据是什么?63.为什么在磷钼兰光度法测磷时, 加钼酸铵要远离瓶壁,于溶液中心迅速准确加入? 64.天平的计量性能主要有什么?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65.在测定SiO2时,称样0.5000克、得到不纯SiO20.2835克,将不纯的SiO2用HF--H2SO4处理,使SiO2以SiF4形成逸出,残渣经灼烧后,质量为0.0015克,计算试样中SiO2的百分含量,若不经HFH2SO4处理,杂质造成的分析误差有多大?66.称取混合碱试样0.6839g,以酚酞为指示剂,用C(HCl)=0.2000mol/L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至终点,用去酸溶液23.10ml。

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又耗去酸溶液26.81ml,求混合碱的组成及各组分含量。

(Na2CO3的分子量为106.0,NaHCO3的分子量为84.01)综合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67.重量分析对沉淀有什么要求?68.选择测定方法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选择题每套题题量40—60道题;判断题每套题题量10—20道题;简答题每套题题量4—6道题;计算题每套题题量2—4道题;综合题每套题题量1—2道题。

按总分100分配分。

小题号1.2.3.……..100.101.……要连续。

标准答案附后1,D2,B3,A4,C5,D6,A7,D8,B9,B10,A11,C13,A 14,A 15,B 16,C 17,D 18,C 19,C 20,B 21,D 22,E 23,E 24,B 25,D 26,E 27,D 28,A 29,CD 30,CD 31,BCD 32,CD 33,BC 34,B 35,C 36,B 37,AD 38,D 39,C 40,ABCD 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4,√55,×56,√57,√58,√59,√60,×61,①试样,应分解完全②试样,分解过程中,待测成份不应有挥发损失③分解过程不应引入被测组份和干扰物质62,溶剂萃取是一种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应用相当广泛的分离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