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历年考研真题(2002--2013)2002年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怎样理解“没有犯罪就没有刑罚”和“没有刑罚就没有犯罪”?2.刑法理论就行为犯与结果犯存在哪些区分标准?3.罚金刑具有哪些利与弊?4.怎样理解和认定“携带凶器抢夺?”5.关于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刑法理论上存在哪些解释?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论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2.试述危害结果的特征、种类与意义。
3.试述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抢劫罪的区别2003.年刑法一、简答1、关于犯罪构成共同要件的排列顺序,刑法理论上存在那些观点?2、使用数罪并罚有几种情况3、自首与坦白有什么异同4、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债务纠纷,对认定绑架罪会产生什么影响5、非法拘禁致人死亡但对死亡结果没有故意时,能否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二、论述1、试论犯罪故意与犯罪客观要件的关系2、试论有关未遂犯成立条件的各种学说3、举例论述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之间的关键区别2004年刑法一、简答1、简述特殊正当防卫2、结果加重犯的概念与特征是什么3、简答刑罚目的及其内容4、转化型抢劫(事后抢劫)的成立条件是什么5、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刑法理论上存在什么观点?你持何种看法?二、论述1、论不作为犯罪2、举例说明(完全)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部分犯罪共同说的区别3、试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罪、侮辱罪的区别2005刑法试题一、简答题1、就单位领导研究决定后实施的窃电行为,对直接责任人员以盗窃罪追究刑事任,是否违反罪刑法定原则?2、如何认定和处理承继的共犯?3、如何理解和认定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4、如何处理杀害被绑架人未遂的案件?5、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立功表现,是仅限于犯罪人到案后的表现,还是包括犯罪人作案后的表现,抑或包括作案前的表现?二、论述题1、举例论述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及其处理原则。
2、试论“携带凶器抢夺”。
三、案例题A因自己的女朋友B与他人约会,便雇请甲和乙打断B的一条腿,并将B的照片交给甲、乙,同时当场给付甲、乙4000元,约定事成后再给付6000元。
A言明:不得对B造成其他伤害,否则事后不再给付6000元。
甲、乙随后找到C的住处,误以为C是B,便对C实施暴力,由于C 大声呼救,甲、乙为避免罪行败露,便将C杀害。
事后,甲、乙对A说:“我们已经将B的左腿打断,但被公安机关发现。
你除了按原来的约定给6000元外,还必须再多给5000元,否则,我们向公安机关告发你。
”A信以为真,满足了甲、乙的要求。
试根据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分析本案。
2006研考刑法试题一、简答题(4*10)1. 法的溯及力是否适用于司法解释?2. 甲被逮捕后,主动揭发了不满13岁的A抢劫B的事实,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成立立功?为什么?3. 乙受到无人饲养但是为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的攻击,将该动物杀死。
简述将该行为认定为正当防卫以及紧急避险的理由和弊端。
并简述你的观点。
4. 冒充警察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是否成立强奸罪?为什么?二.论述题(20):5. 刑法理论关于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观点?三.案例题:(3*30)6. 张某(25岁,女)与被害人李某系恋爱关系,虽未结婚,但是张某搬住在李某家。
一日,二人吵架,李某与其母陈某一同外出,张某往剩菜里放上农药准备自杀。
然后在里屋开始写遗书。
此时李某回来,进入厨房并吃下剩菜中毒。
张某一看,吃下剩余的毒药跑到其父的坟前哭泣。
李某的姐姐急忙将李某送入医院抢救,但无效死亡。
请以:张某已经预见李某会吃剩下的有毒剩菜和张某没有预见李某会吃剩下的剩菜分析本案的处理。
7. 小王儿子生日,小王大摆宴席。
觥筹交错,大醉。
同事小张吃完酒席离去时发现自己的摩托车不见了,小王四处寻找未果。
但是发现附近有几辆摩托车,于是二人拿来扳手撬开了其中一辆摩托车的车锁,小张骑车而去。
后小王的哥哥发现小王的摩托车不见了,于是报案,经查小王的摩托车被小王、小张盗走,请分析本案。
8. 李四伪造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其后拿到银行试图付款。
王五(国家工作人员,与李四素不相识)发现该支票系伪造,但是其与单位领导素有隔隙,意图陷害单位领导,向李四支付了票款。
案发,王五声称自己当时并不知道支票是假的。
2007综合卷一一,简答题(每题5分)3、刑法369条第一款规定:“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的“情节特别严重”是仅包含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还是也包含破坏非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二、论述题1、论偶然防卫12’2、甲明知A公司仓库没有财物,为试探乙的胆量,教唆乙说“我知道A公司仓库里有珍贵东西,你敢去头吗?”(大概意思)。
晚上乙真的就去A公司偷盗,碰巧A公司有三台笔记本(价值3000元),乙抱着电脑出去时被保安B发现,乙为抗拒抓捕朝B腹部猛踢一脚,这时乙的朋友丙路过,知道真相后为帮助乙逃避抓捕也朝B腹部猛踢一脚。
后经检查,B因为脾破裂死亡,但无法查出究竟谁所为。
分析甲、乙、丙的罪责。
2008年清华刑法学试题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可否直接适用刑法(第37条)减刑?监督过失理论(医生与护士)案例强制猥亵侮辱妇女,抢夺与抢劫。
(案例)在网上传出工具软件,他人用以犯罪的做如何处理?案例不可罚的中立行为与可罚的帮助行为(简答)2009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试题一、简答(每题20分,共80分)1、简述不作为犯与作为的“同价值性”2、违法性认识“不要说”的问题在哪里?3、A盗窃B的银行卡,A事后告诉C该卡为盗窃所得,并指使C持卡取款。
C果然依计而行,到储蓄所柜台通过银行职员取款1万元。
对A 、C应如何处理?4、行为人误认为他人合法执行的职务行为是违法的职务行为而加以妨害的是否阻碍妨害公务罪的故意?二、论述在对合犯中,有的刑法分则规定了只处罚其中的某一方,对另一方不处罚。
例如,对贩卖淫秽物品罪,刑法分则只处罚贩卖者,而不处罚购买者。
那么对于刑法分则不予处罚的对合性参与行为,能否结合刑法总则关于教唆或者帮助犯的规定进行处罚?请你论述你的理由。
(40分)三、案例分析(30分)A明知自己身无分文,但急于从甲地赶往35公里以外的乙乡镇,就对出租车司机B说:“你把我送到乙地,我给你160元钱。
”B同意。
驾着车载着A前往乙地。
晚10时,汽车进入乙镇区域。
A对B说:“我要到旁边的商亭去买两条烟给我的亲戚,你稍等我一下”。
经B同意后,A开车门下车,但是A下车后往与商亭相反的方向快步奔跑。
B发现情势不对,下车追A。
在B 拽住A时,A反身打B,但B不松手,与A搏斗。
A恼羞成怒,拿出随身携带的短刀,刺向B的心脏,B倒地死亡。
A发现B死亡后,就转身返回B的出租车上,将车上的现金3000元全部拿走。
你如何处理本案?理由是什么?2010研考刑法试题一、简答:(每题10分) 1.四要件说和日德三要件说的实质区别。
2.犯罪中止自动性在国外存在哪些学说。
3.无身份者能否成立身份犯罪的间接正犯。
4.交通肇事后报警留在现场等待处理是否成立自首。
二、案例分析(5、6题30分7、8题25分)5.李某参与恐怖组织。
掌握有记录该组织活动计划的纸条,在警察赶到时,李某将该纸条吃进肚子里。
警察在询问过程中,训问该纸条内容,李某保持沉默。
警察说,你要是不说,我就要打人啦。
李某,干革命的,打死也不说。
警察于是将李某一顿毒打,将李某打成轻伤。
李某说,大哥行行好啊,我只是拿纸条的,确实不知道纸条的内容。
你不再打啦好不好。
警察说好啊好啊。
那我们去趟医院呗。
李某说,好啊好啊。
在医院,警察命令医生将李某开腹,取出纸条。
在获得重要情报的情况下,阻止一起严重恐怖事件发生。
分析警察的行为。
6.刘1刘2刘3刘4刘5合谋抢劫。
刘1找到甲和乙对他们说我们抢劫去吧,甲和乙说好啊好啊。
然后甲和乙在刘1的指使下,抢了刘5的钱包,然后逃跑。
然后刘1刘2刘3刘4刘5 抓回甲和乙。
将此两人关在某仓库里,然后给甲和乙的家人打电话,说甲和乙犯抢劫罪,如果不给钱,甲和乙就要被送到司法机关法办,甲和乙的家属无奈给5刘各2万块钱。
5刘遂释放甲和乙。
分析此案7.甲和乙一起吃饭,甲对乙说,我好累啊,去你车里睡会好不?乙说好啊好啊。
乙把车钥匙(价值8000)给了甲。
甲拿了钥匙把车开跑,把车开到别处卖掉,得赃款若干。
分析此案8.某镇政府民政所有会计一名。
由于有规定民政所不能有自己的银行账户,于是该会计将本单位公款270万存入自己的存折。
并将其中1万元利息据为己有。
分析此案。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清华大学刑法学试卷一、简答题(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在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如何约束立法权?2.如何理解寻衅滋事罪中的“随意”殴打他人?3.如何理解结果加重犯中基本行为和加重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4.在聚众斗殴或相互斗殴中,原则上不能有成立正当防卫的余地,其理由是什么?二、论述题(1题,40分)5.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丙谋取非法利益之后,利用知情的妻子乙(非国家工作人员),向丙索要并收受财物15万元。
请论述:(1)如何理解区分正犯和共犯的犯罪事实支配说?犯罪事实支配包括哪些情形?(10分)(2)如何理解区分正犯与间接正犯?(10分)(3)甲、乙之间是否能够成立共同犯罪?(5分)(4)对甲、乙应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15分)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30分,共50分)6.被告人冯某自行搜集设计炸药制造的信息,经整理形成一个电子文档,命名为《恐怖分子手册》。
后冯某在其家中,先后两次使用“但它”的用户名,在某知名网站的“文库”栏目中发布《恐怖分子手册》电子文档,向他人传授各种炸药、燃烧剂、汽油弹、炸弹、燃烧弹等配方剂制作方法,两个文档在网络上共被浏览2065次,下载116次。
后冯某被抓获、归案。
某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刑科所爆炸实验室出具书面材料证明:文档中所涉及的各种炸药知识、制法等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但其内容不涉密,一般人通过正常渠道如专业图书、网络均可查询。
问题:(1)站在控方的立场,可以根据哪些理由指控冯某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2)站在辩护人的立场,可以提出冯某不构成犯罪的哪些理由?(3)你对于本案的最终结论是什么?7.A、B两兄弟为分家之事发生激烈争吵。
A一怒之下将卧室棉絮点燃,火势迅速蔓延。
A见事情闹大了,就和B一起奋力扑火,怎奈火势越来越大,A赶紧到门外呼救。
10位邻居用15分钟时间将火扑灭。
A、B家一楼紧邻卧室的房间中,有近一半家具被烧毁。
后经消防部门认定,A、B家的房屋处于县城街道中心位置,两侧是紧密相连的木质结构房屋,如火力不被及时扑灭,后果可能会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