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各科成绩篇一:2020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状元夏子哲各科小分二、数学三、英语篇二:2020年十位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2020年十位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1.上课专注,不懂就问,刨根问底不管是语文、数学这样的主科课,还是生物、化学副科课,课堂上的许东都倾注了百分之百的专注度,班主任王荷描述许东:“他的眼睛,会跟老师对话。
”而遇到不懂的问题,他绝不会得过且过,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跳出来跟老师“争论”。
他十分看重解题思路,比如英语的学习,对于英语阅读中的选择题,大部分学生在了解答案后就直接背下来,而许东则是常常追究其解答的思路,并且带领整个班级养成一种刨根问底的氛围。
2.按时作息,高效学习谈到作息,许东每天晚上九点三刻准时上床睡觉,从不玩题海战术,不打疲劳战,他很注重课堂的学习,认为只有充足的休息,才能保证白天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
同时,许东注重学习效率的提高,他常常是周五放学就能把作业写好,而别的学生可能周末还在埋头于题海之中。
3.兴趣广泛、多面发展许东有一点和很多高考状元不一样,便是在忙碌的高中就开始投入不少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他从小喜欢看动漫、喜欢打游戏,从初中开始自学日语。
高一结束后,许东考过了日语一级,并且加入了网络上火爆的“翻译组”,高中3年时间,一共翻译了50多万字的日语小说。
许东还喜欢计算机编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类编程语言。
课外时间还会在网络上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开发网络游戏。
不仅如此,为了培养艺术修养,许东还从初中开始学习架子鼓。
即便高中学业紧张的时候,也几乎没有放弃。
做题累了就敲上一个小时,既是休息也能修身养性。
四川文科状元万妙然2020年十位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1.重基础,认真做题提高熟练度万妙然是个很重视基础的人,她认为只有基础牢固了,考试的时候遇到陷阱才不会陷进去。
而在考试的时候,她也要求自己选择题和填空题一定不能错,宁愿放慢速度,也不让自己出错。
在平时的学习中,她也会做很多的练习,但她认为做练习的目的不是看自己会不会,而是要练习熟练度,所以一定会认真对待每一道题。
2.读英文原版小说学英语除了认真上课跟上老师节奏外,万妙然在课外也积极扩展和积累英语知识,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读英文原版小说,她从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哈利·波特》《指环王》《纳尼亚传奇》《霍比特人》等英文原著,这一类的书籍,无论是语言和内容,她觉得都值得一读。
而除此之外,她还会在每天早上抽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做英语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因为她认为老师只能给你方法上的指导,而做题的准确度、基础知识的掌握就必须靠不停地练习和实践。
上海文科状元刘逸冲2020年十位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回归教材在问到刘逸冲高分秘诀和心得时,他的回答很朴实——“回归教材”。
“我的六本政治书基本都被翻烂了。
”刘逸冲说。
班主任阎俊还说在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上,刘逸冲比他还厉害。
但刘逸冲绝不是那种死背书的人,他对一个概念原理能形成自己的逻辑结构,不囿于教材观点,对教材有不同的看法时,也乐于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讨论,这也极大地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此外,关心时事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必读各类新闻报纸和中学生时事政治报。
湖北理科状元刘世豪2020年十位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1.学习专注力强,效率高在班主任崔志阳眼里,刘世豪是一个学习专注力非常强,但不属于苦读型学生。
每次查房时,不少学生还在寝室里熬夜学习,而刘世豪却呼呼大睡,从不加班加点。
不熬夜学习,也是很多高考状元的做法,并非是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而是他们能在该学习的时候专注于学习,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于是能有很高的学习效率。
2.重视薄弱环节刘世豪基本功扎实,各科成绩均衡,在日常学习中,刘世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遇到薄弱科目或知识点,他就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不断“刷题”。
比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刘世豪的英语考得较差,于是寒假他专门买了一本英语阅读理解书,300多篇阅读理解篇目,不到一周就练完了。
甘肃文科状元马悦2020年十位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1.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说起学习方法,马悦认为最重要的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注意提高效率,不提倡熬夜复习。
因为高三是持久战,不是靠时间夯出来的。
马悦自称12年来从来没有晚上11:30后睡过觉,高三下学期有一段时间任务很多,也只是从11点睡延长到11:20。
2.不打题海战,认真做好学校配发的习题即可说到做题,马悦不赞成题海战术,她认为学校配发的各种习题已经足够量了,不用额外再刷很多题。
做题的关键不在于刷题,而在于做精、做透、反思与总结。
在高考中,出现过的很多题都跟老师平时发的练习题类似,因为平时有认真对待每一题,所以拿到卷子不会紧张,做题一路顺畅。
四川理科状元高志华2020年十位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1.爱提问,爱思考,静心踏实学习有些学生不愿意提问题,或者是羞于提问题,但提问其实是一个很利于提高成绩的方法,有助于开阔你的思路,也能够让你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因为在提问中,你的大脑是时刻处在思考状态的。
高志华和很多高考状元一样,踏踏实实,在学习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一脑门只想着学习的事,专注因而出效率。
2.父母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高志华的父母都是小学老师,父亲高雪松说,在高志华的小学阶段,就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习惯养成,让他自主学习、自主玩,习惯养成了,基本就不用再管孩子,初中、高中就让他自己自觉学习,一个人住校学习,成绩也算不错。
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从小的习惯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广东文科状元胡创欢2020年十位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1.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说起学习的秘诀,胡创欢说听老师传授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很重要。
比如语文学习方法,她认为除了要对课本的知识十分熟练以外,还应多看课外书进行积累。
此外,她喜欢就时下热点新闻写时评,因为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见解,也是一种练笔。
在写作文的时候,有自己的见解才能避免空话、套话,才能写出好的观点,练得多了,自然就有笔感。
比如数学学习,她喜欢针对一种题型反复训练,直到熟悉为止。
2.培养良好的心态篇三:历年高考状元笔记:语文状元道路之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世界。
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成功经验中,让高考“状元”激励我们,走向成功,通往大学殿堂。
一、走进高三,快速适应“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这首周杰伦的《蜗牛》也是我在高三冲刺阶段的“战歌”。
是的,高三会很苦,高考是挑战。
但有苦才有甜,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高考,不必畏惧,而应感激,只有它能让人生在最短时间内增值,只有它能使我们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用一年,换一生。
”这是我的高三宣言;“信念坚定+持之以恒。
”这是我恪守的学习准则。
(刘涵,2006年云南高考文科状元) 那么,如何快速适应高三紧张而又繁重的学习生活呢?1.准确定位,做好规划认真分析,给自己的学业水平出初步定位,结合实际,树立目标。
有了理想和目标,学习才会有追求的动力。
可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检测目标,并在一定的时间后对目标进行修改和完善。
2.抓牢基础,形成网络高三的学习一定要抓基础,并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为现在的高考正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
3.主动学习,善于总结高三的学习其实是对十年苦读的一次总复习,在这个高二转折到高三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转变身份,主动学习,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梳理者,把自己的所学尽可能地全部整理一次,发现薄弱之处,及时有针对性地补漏补缺,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
分析总结对高三同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遇到新问题,学到新方法,都应及时记下来;每次考试,对于新题型的解法思路、典型试题等都要及时整理分析。
得失心中有数,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二、缓解压力,从容应对非智力因素往往左右结果,摆正心态吧。
当我因成绩波动而焦躁时,我会选择用安静的音乐来平静自己;当我意志消沉时,我会用榜样来激励自己;当我情不自禁开始胡思乱想时,我也会给自己放个假,留出时间来天马行空地幻想。
我用各种方法来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永远乐观、积极,调整最佳心态来应对每一次人生的挑战。
(李小龙,2007年宁夏高考理科状元)面对高考,压力肯定会有的。
面对学习压力,我们可以做一只最好的轮胎。
气不足,就打点儿;气太足,就放掉一点儿,无论在哪里使用,什么样的路面,轮胎都能够适应,并且跑得轻松愉快。
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一只最好的轮胎,还要有“备用轮胎”——这就是面对压力的平常心。
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需要注意。
第一,压力适度,举重若轻。
就是以适度的紧张面对生活压力,镇定自若,学会使自己“心静如水”。
第二,适应性好,生活、学习有条不紊。
感到学习有压力时,最好是给自己列出一个清单:你有多少事情要做?做什么?有哪些知识还不熟悉,原因是什么?针对每一门课程,你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外界有什么干扰因素?最后制定月、周、日的具体行动计划,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成效的。
第三,承受力强,科学分析和正确评价自己。
不要因一次考试成绩落后而气馁。
只要我们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上,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就会体验到成功,看到希望。
第四,变压力为动力,建立适当的目标。
在考试前可以制定一个基本目标,但不要把分数高低看得过分重要,只要自己努力去准备,尽量争取考得好一些,就是我们最切实的目标,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
我们应该看到自己天天在进步,任何压力都可以转化为动力。
释放压力,轻装上阵(杨清嘉,2008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 当然,谁都希望自己一举成功,早日圆大学梦。
但现实中总会有人失望。
你要相信,“上帝为你关闭了这一扇窗,就必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你会因此比别人多了一分面对挫折的勇气,多了一份不平常的经历,所以,你何必为此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把该努力学习的时间白白浪费在无谓的叹息中呢?打消顾虑的你,轻装上阵的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过,一点压力也没有,也会降低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同学们要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
不要给自己一道“死命令”:今年非考上不可。
我们可以有100次的失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有第101次的追求,况且高考并不是我们成才的唯一出路,何苦把自己逼到一个“死胡同”呢?克服焦虑,优化情绪(陈溢辉,2008年宁夏高考文科状元)临近高考,心情紧张,担心自己发挥不好是高三同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时候不紧张才麻烦。
其实随着紧张度的提高,学习成绩也会提高。
但紧张过度又会物极必反,有的同学会出现心慌气短、头晕失眠、情绪不稳等症状。
过度焦虑使人不能集中精力,记忆力受到干扰,到考场上也会丢三落四,大脑不灵活,思考能力下降。
那么怎么才能克服焦虑、优化情绪呢?首先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只是把它当成和平常一样的考试,这样心情自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