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暑降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防暑降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防暑降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006-08-11 15:00:37 中国建造师在线出处:
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必须采用综合性措施。

主要措施包括:
1.组织措施
加强领导,是做好防暑降温的保障。

企业领导要对防暑降温工作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指导,并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烟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劳动、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应依据国家卫生标准及《防暑降温措施执行办法》对企业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卫生和安技人员在入暑前做好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及早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以及降温设备的安装和添置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

教育职工遵守高温作业安全规程和卫生保健制度。

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应尽量缩短高温下作业时间,采取小换班、增加工作休息次数,延长午休时间等方法。

休息地点应远离热源,备有清凉饮料、风扇、洗澡设备等。

有条件的可在休息室安装空调或采取其他的防暑降温措施。

2.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过程。

合理设计或改革生产工艺过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仪表控制,消除高温和热辐射对人的危害。

工艺流程设计时,应尽可能将热源置于外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将热源布置于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的通风厂房,应将热源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使室外空气进入车间时,先通过操作者工作点,后经过热源。

隔热。

以水隔热效果最好,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辐射热。

利用石棉、玻璃纤维等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包敷热源也有较好的效果。

通风。

利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法,交换车间内外的空气。

3.保健措施
供给含盐饮料。

向高温作业人员提供足量合乎卫生要求的含盐饮料,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和盐分。

发放保健食品。

高温环境下作业,能量消耗增加,应增加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的摄入,以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个人防护。

高温作业的工作服应结实、耐热、宽大,活动方便,应按不同作业需要,及时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隔热面罩、隔热靴等。

医疗预防。

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溃疡病、肺气肿、肝病、肾病等疾病的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中暑有何症状?如何抢救中暑病人?
中暑根据病症的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2.轻症中暑。

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尚有下列症状:体温在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

脱离高温环境,轻症中暑可在4-5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

表现为除上述症状外,出现突然昏倒或痊孪,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C以上。

中暑的急救措施:
对于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应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擦去汗液,给予适量的清凉含盐饮料,并可选服人丹、十滴水、避瘟丹等药物,一般患者可逐渐恢复。

如有循环衰竭倾向,需立即给予对症治疗。

对于重症中暑,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予以抢救。

对高温昏迷者,治疗以迅速降温为主,对循环衰竭或患热痉挛者,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防治休克为主。

什么叫中暑?
指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工作,由于人体受高温的作用或强烈阳光幅射面造成体热散发困难,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中暑后应怎能样应急处理?
将病人立即搬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静卧休息;伴有高热者应迅速降温;口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能饮水者可口服大量淡盐水;晕倒者可针刺人中、十宣等穴;经上述处理仍未有好转者,应速送医院治疗。

怎样预防中暑?
²夏季气温炎热,体内汗水蒸发得快,可多喝点盐开水,补充体内蒸发的盐份,调节身体代谢平衡。

²平常房子窗户、门要经常打开通风,让空气对流。

²高温天气应尽量避免太阳直射身体。

²平常要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的食物。

²所穿衣服要通风、透气,不要穿紧身不通风透气的衣服。

(本文已被浏览276 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