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力计算
1、基本参数选择
本次计划建设那里屯反虹吸1座,管长158米,上下游水头差1.39米,设计流量0.137m3/s,设计采用Ⅰ阶段预应力承插管,管径为DN500mm,承压标准为0.6MPa。
2、水力计算
(1)不淤流速计算(采用挟砂流速)
V挟砂={ω06ρ0.5(4Q/πd752)1/4}1/1.25
ω0——泥砂沉降速度,mm/s,本项目取1.07mm/s;
ρ——水流中的挟砂含量,取1%;
Q——设计流量,0.137m3/s;
π——圆周率,3.142;
d75——挟砂粒径,本次设有沉砂池,项目区为粉砂质粘土地区,不会有大的粒径通过,参考广西一些地方经验,取0.04mm;
经计算,V挟砂=0.56m/s。
(2)管内流速计算
V管=Q/πr2=0.137/(3.142×(0.5/2)2)=0.70m/s>V挟砂=0.56m/s。
管内在设计流速情况下不会出现淤积。
(3)水头损失计算
1)沿程水头损失
H f=λV2L/(8Rg)
λ=8g/C2
C=R1/6/n
H f——沿程水头损失,m;
R——水力半径,R=D0/4=0.5/4=0.125;
D0——管道内径,D0=0.5米;
n——本项目采用钢筋砼管道,n=0.014。
V——管内流速,V=0.70m/s;
L——管道长度,158米;
经计算,H f = 1.23米。
2)局部水头损失
H j=[ξ进口+ξ拦栅+ξ弯道+ξ出口]V2/2g=[0.5+1.79+0.3×1.2×5+0.64]×0.72/(2×9.81)=0.12m。
3)总水头损∑h= H f + H j =1.35米<1.39米,满足过流要求。
二、结构设计
管道单节管长2米,为承插管。
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破坏,管道底部设30cm厚C20现浇砼管垫,管垫与管道接触处铺设油毡垫层防温变,管与管之间连接采用橡胶环止水,并设C20钢筋砼管接外包防渗,沿管长在地形剧变地段设C20砼镇墩固管;管道入口第一节管采用Dg500mm无缝钢管,在入口稍下部位设置竖向Dg200mm无缝钢管作为导气管,无缝钢管内外均采用防腐漆涂抹防锈。
管道进口前设沉砂池及控制(检修)闸,并设拦污栅,出口设置消力池与渠道相接。
沉砂池和消力池均设置钢筋焊接防护网,避免小孩或动物进入管道。
三、结构稳定计算
(一)管道承压复核
管道入口到管道埋置最低端最大水头为17.74米,则最低端内水
2=177.4KPa<管道压强(工作压强):P=Hγ
ω=17.74×10=177.4KN/m
设计工作水头P工=0.6MPa=600KPa。
因此,设计管道采用承压0.6MPa 是满足管道工作要求的。
(二)镇墩稳定计算
本次项目设计共有5个镇墩,选择2号墩进行受力计算,其余镇
墩按此分析。
1、作用于镇墩上的荷载
(1)直接作用于镇墩上的菏载
1)均匀内水压力产生的轴向力:
2/4
上侧:A'P=γ
ωH1πD0
2/4
下侧:A'P=γ
ωH2πD0
γω——水的容重,10KN/m3;
H1——镇墩上侧水头,17.46 m;
H2——镇墩下侧水头,17.74 m;
D0——管道内径,0.5 m;
计算得:A'P=34.27KN
A"P=34.82KN
2)弯管段水流离心力:
F=ma=G wωV2/(gR)= πD02γωLωV2/(4gR)=2γωV2πD02Sin(θ/2)/4g m——弯管段的水体质量,m=G wω/g;
G wω——弯管段水体重量,G wω=πD02γω(Lω+2b)/4,计算得G wω
=2.81KN;
L
ω——弯管段弧长,Lω=15πR/360=0.07m;
2b——减去弧段后的镇墩两侧长度,量得2b=b上+b下泉市=0.86+0.5=1.36米;
θ——弯管段中心角,量得15°;
a——离心加速度,a = V2/R=0.72/0.5=0.98;
V——管内流速,由前面得V =0.7m/S;
R——弯管段半径,量得R =0.5m;
计算得:F=2.81KN。
离心力分解为两个轴向分力: A 'L=A "L=γωV 2πD 02/(4g)=0.1KN 3)镇墩自重及镇墩内水重:
镇墩自重:G Z =[(1.99×1.59×1.6+1.99×0.4×2.0)-3.14×0.52 (0.07+0.86+0.5)]×23=127.24KN
镇墩内水重: G w ω=πD 02γω(L ω+2b)/4=2.81KN (2)通过管身传给镇墩的荷载
本次设计镇墩与上下管道均为刚性连接。
1)镇墩上侧斜管传给镇墩的力: 管身自重:G c '=πD δγc L '=4.33KN δ——管壁厚度,0.05m ; D ——管身外径,0.60m ; γc ——砼容重,23KN/m 3; L '——管长,2.0m ;
管身自重轴向分力:Ac= G c 'sin θ'=4.33×sin15°=1.12KN 垂直管轴分力:N 'c= G c 'cos θ'=4.33×cos15°=4.18KN 2)管内水重:
管内水重G ω'=πD 02γωL '/4=3.93KN
管内水重垂直管轴分力N 'ω= G ω'cos θ'=3.93×cos15°=3.80KN 3)管身摩擦力:
A 'm =f 0(N 'c +N 'ω)=0.25×(4.18+3.80)=2.0KN f 0——摩擦系数,本项目为取0.25(砼与油毛毡接触); 从计算可知,管身摩擦力A 'm =2.0KN >管身自重轴向分力Ac=1.12KN ,上侧管身不会传力给镇墩。
同理,下侧管身也可以靠自身摩擦力维持稳定,不会传力给镇墩。
2、墩身稳定计算
Kc=(∑y +G)/∑x
∑x——所有水平方向作用力的合力;∑x=∑A'cosθ'-∑A"cosθ"=(34.27+0.1)×cos15°-(34.82+0.1)×cos0°=1.72KN ∑y——所有垂直方向作用力的合力;∑y=∑A'sinθ'+∑A"sinθ"=(34.27+0.1)×sin15°+(34.82+0.1)×sin0°=33.20KN G——重力,G=G Z+ G wω=130.05KN;
经计算,Kc=(33.20+130.05)/1.72=94.91≥1.2,故镇墩是稳定的。
3、地基应力计算
σmax/min=(∑y+G)/BL±6∑M/ BL2
B——镇墩底宽,B=2m;
L——镇墩底部长边, L=1.99m;
∑M——对截面形心矩,经计算得∑M =10.86KN·m;
经计算σmax/min=59.56/43.11KPa<[σ]=280 KPa,满足地基承载要求。
同理可得1、3、4、5号墩的稳定计算承果如表5-13。
表5-13 计算镇墩稳定系数表
结论:从计算来看,各镇墩是稳定的。
(下载本文的读者,如有不清楚,可加QQ44876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