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农业昆虫重要类别的识别精品PPT课件

第三节农业昆虫重要类别的识别精品PPT课件

昆虫的分类
(一)昆虫分类的意义
昆虫分类是研究昆虫科学的基础。是认 识昆虫的一种基本方法。学习昆虫的分类, 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识别昆虫的能力,便于进 一步研究昆虫,利用益虫和控制害虫。
昆虫分类的依据:
生物界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基 本阶元。
昆虫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纲——昆虫纲。
昆虫翅的质地、形状和对数,口器、触角、足及腹 部附肢和变态类型的变化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前胸与中胸之间形成关节,能叩头。幼虫生活于土中, 三对胸足,通称金针虫。 天牛科
触角长,鞭状或锯齿状。幼虫为钻蛀性害虫,重要的果树 害虫。 豆象科
体呈卵圆形,坚硬。触角锯齿状、梳状、棒状。均危害豆 类种子,属钻蛀性害虫。
G
金龟甲
0
叶甲
0
0
瓢甲
0
豆象
0
叩头甲
0
前胸背板棕红色。前胸两侧 各有1个尖锐的刺突。
蝗科 蝼蛄科 蟋蟀科 螽斯科
蝗科
触角短于体长,听器位于第1腹节两侧,后足跳 跃足,产卵器瓣状,尾须短,不分节。
蝼蛄科
触角短于体长,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内侧,前足开 掘足,前翅短,不达身体的末端,后翅长于腹末。 尾须长、产卵器不外露。
蟋蟀科
触角长于体长,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内侧,后足 跳跃足,雄虫发音器位于前翅基部。雌虫产卵器呈 剑状,尾须长。
桃红颈天牛
0
象甲 0
鳞翅目
• 通称蛾和蝶。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目。
• 复眼发达,单眼有或无。触角细长,有线状、羽状、球杆 状等。口器虹吸式,能卷伸自如,有些种类的口器则退化。
• 一般有翅2对,膜质,翅面、身体以及附肢等密被鳞片,故 有此目名。休止时,翅作屋脊状覆叠(蛾类)或竖立体背 两侧(蝶类)。
G
台湾大椿象-蝽科
0
苜蓿盲蝽
0
梨网蝽(X型大黑斑)
0
猎蝽
0
同翅目
• 同翅目是农业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种类多、数量大, 繁殖力强,所以造成的为害也较重,没有一种作物不受同 翅目昆虫为害的。
• 常见种类如蝉、叶蝉、蚜、木虱、粉虱、蚧等。
• 头部为后口式,口器为刺吸式,但从头的后端生出。
• 全部植食性。
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
属名 种名 定名人
l 昆虫分类的依据,主要采用的是其形态特征。分亚纲和分 目的主要标志是根据翅的有无、形状、对数和质地,口器的 类型,触角、足、腹部附肢的有无及其形态等。
l昆虫纲分为两个亚纲: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33个目,在33 个目中和农林关系密切的有9个。
蝽科
体小至中型,触角多为5节,中胸小盾片发达, 三角形,前翅膜区有纵脉,且多出自一条基横脉上。
盲蝽科
体小型纤细,触角4节,无单眼,前翅背板前缘 被横沟分出狭长的领片,前翅膜片有2~4个封闭的 翅室。
网蝽科
喜群集在叶背为害,刺吸汁液,成虫产卵于叶组 织中。
猎蝽科
又称食虫蝽科,通常无臭腺,捕食性益虫。
• 不完全变态。
叶蝉科
有较强的趋光性,产卵部位隐蔽,能传播植物病毒。
飞虱科
多为害禾本科植物。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之分。一些种类 有迁飞习性。
蚜科
体小而柔软,触角丝状,翅膜质,分有翅型和无翅型, 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多型现象、转主寄生。许多 种类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
体及翅上皆被覆白色蜡粉。腹末背面中央有一管状构造。
• 幼虫多足型,(蠋型),3对胸足,2-5对腹足,趾钩。
直翅目
• 头多呈下口式,口器咀嚼式。 • 触角丝状。 • 翅2对,前翅复翅;后翅膜质臀区大,常作扇状折叠,常
有无翅或短翅种类。 • 除蝼蛄类前足为开掘式外,大多种类后足发达为跳跃式。
雌虫腹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
• 有翅种类具听器,很多种类雄虫具发音器。
• 一般为植食性。不完全变态。
下口后式口式
直翅目
食性、腐食性、杂食性。 • 分为肉食亚目和多食亚目。
鞘翅目
鞘翅目
肉食亚目
多食亚目
步甲科 虎甲科 金龟甲科 叩头甲科 瓢甲科 天牛科 叶甲科 芜菁科 豆象科 象甲科
鞘翅目
肉食亚目 后足基节窝向后延伸,将腹部第一节腹板完全分割,
其后缘不相连,前胸背板有侧板隆线。主要有2个科。
步甲科 多数为肉食性昆虫,成虫、幼虫均捕食黏虫、地老虎、
蚧科
一般叫介壳虫。常固定在寄主植物上,用极细的口针刺 吸汁液。
G
• 木虱科
梨木虱
0Leabharlann 0向背面横向卷曲或卷缩 苹果黄蚜
受害叶边缘向背 面纵卷成条筒状 。
苹果瘤蚜 0
0
0
鞘翅目
• 通称甲虫,是昆虫纲里最大的一个目。 • 口器咀嚼式,触角形状多样,线状、棒状等。 • 前翅角质,称鞘翅,后翅膜质,折叠在鞘翅下面。 • 完全变态、裸蛹、幼虫寡足型、多为植食性,部分为肉
蝼蛄等。少数种类危害植物。
虎甲科 成虫、幼虫均捕食小型昆虫,多数虎甲都是天敌昆虫。 G
步甲 0
虎甲 0
鞘翅目
多食亚目 第一腹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窝分开,触角有多种类型,植食 性或肉食性。
金龟甲科
通称金龟子,体中至大型,触角鳃叶状,前足开掘足,幼虫 寡足型,腹末常外露。通常称蛴螬,幼虫是主要的地下害虫, 多为植食性,也有腐食性。
叶甲科
通称金花虫,触角丝状,体上有强烈金属光泽及花纹,植食 性,重要的农业害虫。
芫菁科
幼虫多寄生于蜂巢或取食蝗卵,成虫植食性。
瓢甲科 体形半球形,鞘翅上多有红、黄、黑等斑点或花纹,触角
短棒状,。肉食性为天敌昆虫。植食性为农业害虫。 象甲科
喙向前延伸成象鼻状,幼虫身体弯成C字形,无足。触角 多为膝状。农林、仓库主要害虫,难以防治。 叩头甲科
螽斯科
触角长于体,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翅发达, 也有短或无翅类型。产卵器发达,呈刀状或剑状, 尾须短小。
G
返回
返回
螽斯
下一页
o
半翅目
• 通称椿象或蝽等。 • 口器刺吸式,由头端生出;触角丝状,4-5节。 • 前胸背板宽大,中胸小盾片发达。翅2对,前翅半
鞘翅;后翅膜质。栖息时平覆体背。 • 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某些种类具臭腺。 • 不完全变态
昆虫的种是昆虫分类的基本单位。
昆虫的命名采用林奈双名法。 1、用拉丁文书写,由属名和种名共同组成。一般在最后还要 加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 2、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全部小写,后面姓氏的第 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3、属名和种名用斜体,命名人的姓氏用直体字书写。
例如三化螟(中文名称)的学名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