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企业人力资源研究提纲(供参考,根据你能够收集到信息整理)1.企业概况1.1企业概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是中国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华为于1987年注册成立,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它1988年成立的时候,是个只有两万元注册资本、20个员工,唯一的资源是人的头脑的默默无名的小公司。
20世纪末,旋风一样席卷了国内市场,研发投入与回报间的漫长周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但他每次都能披荆斩棘,昂首阔步的走下去。
可是行业的冬天给这位领军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他没有倒下去,押上命运的决心,把上亿资金、上千人员投入了新的项目。
2002年,它拥有员工22000多人,2003年销售额达到317亿元。
到今天,它是行业内的领军者,在国内市场占领了巨大的份额,并已经展开国际发展的征程。
这个时候,世界第一的思科已紧张地盯着它的主要竞争对手。
1.2发展历程、阶段1988年成立于深圳的华为公司是一家通讯设备供应商。
其营业范围包括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
在通讯设备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1988-1997年,“农村包围城市”零起步的华为无论是资金还是竞争实力都无法与对手在大、中城市参与竞争。
但华为公司的创始人看到:县城以及农村更广阔的市场是国外厂商尚未涉足的领域,这为华为带来了机会。
华为认为:以农村为突破口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好处:首先,小县城和农村发展通讯设备行业门槛低,承受风险小。
其次,农村对于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不高,也不是很关注品牌,而是更加注重实用。
1989 自主开发PBX。
1992年,华为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农村包围城市的战役正式打响。
很快,华为培养起一支精良的营销队伍,成长起来一个研发团队。
在1995年,公司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
随着自有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华为发动城市战的资本逐渐积累完成。
至此华为正式将市场目标转移到中国主要城市。
1994 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 成立知识产权部。
成立北京研发中心。
1996 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
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
1998年-2002年,IT战略规划引领管理变革通讯设备行业经历了从1996到2000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了长达两年的衰退转型期。
互联网以及无线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原本的通讯设备行业发展方向,改变了客户对于通讯的需求。
新的技术、新的客户、新的市场要求华为迅速调整自身管理和产品结构,投入到市场新一轮争夺战中去。
2003年北京研发中心通过了CMM4级认证。
2004年上海研发中心通过了CMM5级认证。
2003年-2007年,并购、剥离、接轨国际化。
为应对全IP网络运营的大势,华为从2000年到2006年先后在光网络、企业网络、互联网技术领域和移动企业网领域进行并购,并剥离大量工厂以及光纤、手机、微电子、显示器,线缆等业务。
通过剥离和合并,华为完成战略转型和融资,也完成了从提供产品到提供集成的综合解决方案的转型,同时开始提供全IP的FMC解决方案,以搭上IP网络运营的高速发展列车。
2008年-至今:云计算战略华为云计算战略包括三个方面:构建云计算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效率提升和节能环保;推动业务与应用云化,促进各个行业应用向云计算迁移;开放合作,构筑共赢生态链。
2012年•持续推进全球本地化经营,加强了在欧洲的投资,重点加大了对英国的投资,在芬兰新建研发中心,并在法国和英国成立了本地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会•在3GPP LTE核心标准中贡献了全球通过提案总数的20%•发布业界首个400G DWDM光传送系统,在IP领域发布业界容量最大的480G线路板•和全球33个国家的客户开展云计算合作,并建设了7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云•推出的Ascend P1、Ascend D1四核、荣耀等中高端旗舰产品在发达国家热销2011年•发布GigaSite解决方案和泛在超宽带网络架构U2Net。
•建设了20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2000 万部。
•以5.3亿美元收购华赛。
•整合成立了“2012 实验室”。
•发布HUAWEI SmartCare 解决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囊获6大LTE顶级奖项。
2010年•全球部署超过80个SingleRAN商用网络,其中28个已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LTE/EPC业务。
•在英国成立安全认证中心。
•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
•加入联合国世界宽带委员会。
•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度公司创新大奖。
2009年•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7年•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推出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6年•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我们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05年•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4年•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
•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首次实现在欧洲的重大突破。
2003年•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2年•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
2001年•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1亿美元。
1999年•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
该研发中心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获得CMM4级认证、CMM5级认证。
1997年•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
•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1995年•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1992年•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0年•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87年•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3企业战略华为战略有四个方面:(1)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2)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3)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4)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在后面的章节我们还将进一步阐述这些命题对企业的意义。
战略(2011年年报最新概述)战略为适应信息行业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华为做出面向客户的战略调整,华为的创新将从电信运营商网络向企业业务、消费者领域延伸,协同发展“云-管-端”业务,积极提供大容量和智能化的信息管道、丰富多彩的智能终端以及新一代业务平台和应用,给世界带来高效、绿色、创新的信息化应用和体验。
华为将继续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战略结构图如下:2. 人力资源理念2.1人力资源定位、愿景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2.2人力资源理念2.3其它3.组织结构与管控模式3.1组织整体结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为6大体系,分别是销售与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财经,市场策略,运作与交付,人力资源。
其中销售与服务体系下在全球设有7大片区,分别是中国区(国内市场部,下设中国国内27个代表处),亚太片区,拉美片区,欧美片区,南部非洲片区,独联体片区和中东北非片区,各片区下还设有代表处驻扎在各国家,在代表处工作的员工同时受所在代表处及所属体系部门双重领导。
华为公司还拥有一些子公司,包括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终端公司,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华为软件技术公司,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华为大学,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等。
华为公司的组织架构由上至下分别是董事会(BOD)-经营管理团队(EMT)-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六大体系的办公会议3.2组织核心结构(总部、SBU等)3.3管控模式HR管理体系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选”-------------招聘调配“育”-------------培训体系“用”-------------绩效管理“留”-------------分配体系3.4其它4.人才队伍(可参考附属表格)4.1总体人员数量、结构、质量(任职资格或素质模型)等情况4.2高管人员数量、结构、质量(领导力模型)等情况4.3组织效率指标情况4.4其它5.人力资源体制机制5.1人力资源组织结构5.2人力资源队伍情况5.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5.4招聘与配置员工招聘华为认为,看一个企业的招聘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是否能及时招到所需人员以满足企业需要;二是是否能以最少的投入招到合适人才;三是把所录用的人员放在真正的岗位上是否与预想的一致、适合公司和岗位的要求;四是“危险期”(一般指进公司后的六个月)内的离职率是否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