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引起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及缓解压力的对策

引起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及缓解压力的对策

引起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及缓解压力的对策一、教师工作压力源分析在社会上,教师头顶上始终戴着一轮轮光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红烛……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似乎比任何行业都要高。

但其实,教师和社会上任何职业工作者一样,是一个普通的群体,他们也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也会有工作的压力和困惑。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感觉是做教师越来越忙,越来越难,越来越累,有些教师甚至自称是“旋转的陀螺”,个中的无奈流露无疑。

在对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他们的工作压力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教师的教育是劳动者的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劳动力是否愿意供给,即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实际付出多大的精力教学,取决于从事教育事业和付出劳动所能得到的报酬,也取决于其过去人力投资的现在收益,这与其所得的报酬水平有关。

如果报酬与教师付出之间差距太大,必然导致教师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生存生活没有可靠稳定的物质保障,进而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

繁重的付出,偏低的回报,更加重了工作的压力。

2、工作负荷的压力教师工作超负荷。

特别是在师资力量薄弱的地方,很多教师必须承担更多的教育教学任务,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情况已很普遍。

特别在一些边远的中小学,由于生员少、师资少,甚至采取了包班教学,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常常处在一个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据有关调查统计:大部分中小学65%以上的教师每周教学课时在15-20节之间,20%以上的教师每周教学课时在21-25节之间(大部分为中学教师),超过25节的也有一些,但比例较少。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多大。

这课时数还仅仅是众多工作压力中一个比较外显的数据,还不包括班级管理工作、学校各条线要求完成的各项工作。

因此,约七成左右的农村教师都感觉工作压力过重,工作过累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还要面临来自学校、学生与家长在质量方面的多重压力,常常牺牲休息时间完成批阅试卷等工作,疲于奔命的感觉犹为强烈。

特别是农村教师课务多、休息时间少,是教师反映最普遍的问题,这说明教师工作压力过重已很普遍。

3.社会期望高教师作为古老而现代的职业,被赋予了种种神圣意义。

“敬业”与“奉献”等价值观念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

正如那句“教育传承文明”一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社会各界都关注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

在乡村更甚,一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改变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现状,光宗耀祖。

这对孩子的厚望不自觉就转嫁到教师身上,期望教师能教出高分生。

当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家长就觉得那是教师的责任。

因为家长认为我们把学生交给学校,教师就得负责,教师也就常常遭到家长的指责。

学生期望教师的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社会期望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这无疑要求教师是一个完人,而教师毕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不可能同时达到众多的期望。

这种矛盾冲突使教师有很大压力。

4、课程改革的压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不仅要求教师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以尽快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还要观摩更多的课堂教学,在深入研究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将这些新理念、新方法融会贯通。

除此以外,还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搜集或制作出生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优质高效的状态。

因此,不少农村教师感觉到了其中的压力:学习理论、观摩教学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学生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

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一些四、五十岁的农村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要把以前的经验型教学传授方式改成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观念上要转过弯来,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感到有点力不从心。

调查发现,有将近48%的教师表示不能轻松地胜任目前的工作,11%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工作状态只能属于马马虎虎。

可见,课程改革的压力还是较重的。

5.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学校考核的结果不仅仅代表奖金的高低、职务评聘的依据、评优的条件、学校对你工作能力的承认……还是一个面子问题。

在调查中,85%的教师坦承很在意学校的学期考核,并称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特别在有些学校,实行末尾淘汰制,考核排名最后的教师面临的是下岗的危机,这对一些考核排名一直在后面徘徊的教师来说,是很残酷的,考核就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

而考核的依据细化到日常学校管理的各项指标。

大到教学质量监控、教育科研质量,小到早读的状况、出操的情况、班级的卫生、各项活动的参与情况……细碎烦琐的事务涉及每一天,教师必须具备强大的责任心终年如一日地工作,才能有个好的考核成绩。

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教师压力的来源。

据有关问卷调查显示:有66.7%的教师对“学校用考试成绩衡量教师工作水平”表示压力很大,66.7%的教师对“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考试负责” 表示压力很大,70.6%的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表示压力很大。

怎样评价教师,教师能否接受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心理有很大影响。

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利于教师发展的因素。

比如,从评价功能看,多为奖惩性而忽视发展性;从评价组织实施看,多为横向的与他人比较,而忽视了纵向的自我比较;从评价理念看,仍以应试的观念、考试的分数、升学率为尺度评价;从评价主体看,仍然存在单一化问题,尚未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从评价过程看,仍过于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

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完善教育教学过程。

学校现行的终结性评价,结果基本上体现在对教师的奖惩上,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

二、缓解压力的策略如今,农村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已有目共睹,是消极地“堵”压力呢,还是积极地“疏”压力?我觉得还是应该自上而下达成共识,尽量减少压力形成的源头,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是消极地应对。

1、教育管理部门要为教师减压教育管理部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教师压力的主要源头,因此在策划活动、课改推行或各项教育规章制度制订时要慎重对待,思虑周全,尽量考虑到因此而引起的矛盾。

要多下农村学校,了解农村学校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要多征求第一线教师的意见,要多考虑它们的适应性与实际需要。

其次,教育部门的领导要对农村教师的工作多做指导,多给教师一些实际的鼓励和待遇,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允诺。

其三,教育部门杜绝一些毫无意义的形式化的检查,以便学校和教师都能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实实在在教育教学中。

最后,教育管理部门的各个下属部门之间也要协调好各项工作,否则“千条线,万条线,到了学校成一线”,受到直接冲击的就是广大农村教师,徒增他们的工作压力。

2.学校的措施(1)要科学规范教师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因素。

在评价过程中,要恰当处理业绩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关系。

业绩评价可达到相对短期的目标,倾向于在某时间段内给教师的业绩和能力下一定论,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反馈,改进或完善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师的能力,减轻教师的压力。

(2)学校和家庭相配合。

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联系活动,传授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家长的教育技能,使家长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有效指导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减轻教师的一些压力。

(3)赏识教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赏识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

赏识的核心就是人文、信任、尊重、理解、宽容与关注。

校领导要善于赏识教师,不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心情舒畅地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长还可每学期末给每位教师一封信,给教师写上评语。

这样可以激励教师,引导教师。

校长或领导的理解与信任,很大程度上能让教师感觉到温暖与重视,去除心中的种种苦闷,调节自己的心态,努力工作。

(4)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即参与决策。

使教师成为制度建设的参与者与实施者,这样使教师觉得自己被充分地尊重,也激发了教师的教育激情。

(5)学校应当精简各种会议,提倡开短会,开专题会议,提高会议的实效。

学校还要努力优化学校的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通过管理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支持教师的教学即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等。

3.教师自身的努力(1、)正视压力,建立合理的工作目标压力的产生取决于个体对事件和环境认知评价及应对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正确认知压力,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压力,人有适当的压力不是件坏事,但过大的压力会把人压垮。

教师要主动适应环境,自觉调整自我,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

广大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其中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等,了解自身已经具备了哪些优势,那些发面还有待改进。

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扬长避短,采用灵活多变、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教学策略,以化解职业适应障碍,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要正视压力的存在。

只有正视压力的存在,才会积极地想办法面对,才会为减轻压力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

最后,在正视自我与压力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出自己工作的目标,对目标达成度有一个合理的预期,这样就会觉得工作起来有条不紊、得心应手,压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排解。

(2、)不断充电,提升业务水平教师工作压力的一大压力源自于教育改革中教师原有状态与教改新要求之间的冲突。

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以后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为教师,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自身与教改之间存在的差异,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

面对压力,我们最佳的应对措施只有一个——投身教改,不断充电,提升自己业务水平,以丰富的知识底蕴、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改变现状,来个成功的转型!(3、)学会自我调节,增强抗压能力工作中难免有压力,特别是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时,情绪会低落,压力会更大。

当压力构成对自身的身心伤害和工作效率降低时,教师就必须学会自我减压,自我调节。

可以找朋友倾诉,获得宣泄后的轻松;可以聆听音乐,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平复心情;可以参加休闲娱乐活动,如爬山、跑步等,在大汗淋漓中甩掉压力;或者索性自嘲一翻,幽自己一默:失败是成功之母……除此以外,教师们还要学会反思,学会学习,从学习中坚强意志,培养自身处变不惊、合理应对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化解压力的办法,增强抗压能力。

(4、)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是缓解工作压力的重要途径。

沟通的好处是既能了解别人,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