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遍 根祖文化 第一章 黄帝、蚩尤与盐池
第一遍 根祖文化 第一章 黄帝、蚩尤与盐池
炎帝。
(三) 炎帝
▪ 贡献
▪ 一、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 ▪ 二、立市廛,首辟市场。 ▪ 三、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 四、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 五、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 六、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二 战争概况和意义
▪ (一) 争战原因 ▪ 人类战争的本质就是为了争夺生存资源。 ▪ 美国学者恩斯明格说,食盐在人类历史上占有独
运城舜帝陵庙舜帝像
河南禹州大禹像
一 唐尧文化
▪ 尧生于丹陵,长于伊耆 (母家),尧以祁 为姓。十三岁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 地,所以号曰陶唐氏
▪ 母庆都 ▪ 父帝喾
▪ 尧寓村
一 唐尧
▪ 尧王台
一 唐尧
▪ 尧庙
一 唐尧
二 虞舜文化
舜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是中华道德文化 的创始人,《史记》云:“天下明德皆 自舜始”。
▪ 蚩尤村(运城市东郭镇 )
▪ 在盐池附近的蚩尤村,相传是当年蚩尤葬身的地 方,现在这个村改名为从善村,即改邪归正,弃 恶从善之意。
炎帝
▪ 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
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
特的地位,为了盐曾经发生过战争;有些王朝因 为得到盐而得以独立,另一些王朝因为得不到盐 而崩溃。甚至人类文化就是在产盐地周围发展起 来的。
二 战争概况和意义
▪ 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更是明确写道:
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中国古代中原各部族共 同争夺的一个目标。 ▪ 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间(公元1008年~1012年)化作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为 害百姓,人们祷告关公神灵,让关公伏魔降妖,关公借用 当地田野里许多农夫的魂,战胜了蚩尤。
(二) 蚩尤——战神
▪ 黄帝在解州(今山西省永济县)斩杀了蚩尤。后来,
在解州留下了一个大盐池,里面的卤水是红色的,当地人 都说它是“蚩尤的血”。
(二) 蚩尤——战神
蚩尤——三大始祖之一
▪ 蚩尤部落最早运用冶铜技术制造武器和 生产工具,使运城成为当时农耕文明最先 进的地方。
▪ 近几年,苗族、黎族的代表和韩国的文化 使团多次来运,拜谒称其祖先的蚩尤。
第二章 尧、舜、禹
▪ “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余里, 俱在翼州,统天下四方。”
临汾浮山的尧庙尧帝像
第一遍 根祖文化
第一章 黄帝、蚩尤与盐池
一块地引发的血战 ——涿鹿之战
战争背景
▪ 神农部落,根据地在陈丘(河南淮阳),酋长姜榆罔 ▪ 九黎部落,根据地在涿鹿(山西解县),酋长蚩尤。他有九个
儿子,都是万夫莫当的勇士,附近部落都臣服在他的控制之 下。 ▪ 有熊部落,根据地在有熊(河南新郑),酋长姬轩辕;他有很大 的智慧和强大的能力。
(一) 黄帝——人文初祖
▪ 出生地: ▪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 ▪ 据古史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
而寿丘位于曲阜城东四公里的旧县村东 ;
(一) 黄帝——人文初祖
▪ 妃子 ▪ 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
嫫母
(一) 黄帝——人文初祖
▪ 贡献: ▪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内经。 ▪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 铸造:采首山(河南襄城县)之铜以造货币。、 ▪ 农业:实行田亩制
▪ 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
▪
(二) 蚩尤——战神
▪ 贡献: ▪ (1)蚩尤发明了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制造。《世木·作
篇》说蚩尤“以金作兵器”。 ▪ (2)建立法规、实行法制的最早创造者和施行者。《周
书·吕刑》说:“蚩尤对苗民制以刑”。
(二) 蚩尤——战神
▪ 传说“关公战蚩尤” ▪ 相传蚩尤死去数千年后又复活,到了宋朝大中祥符年
(二) 蚩尤——战神
▪ 《说文解字》释为“虫也”。作冠词用,指“小爬虫”
之类。《六书正伪》曰:“凡无知者,皆为蚩名之”。 “尤”为部落名。
▪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 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
▪ 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战神。传说蚩尤 有“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 手”、“食沙石子” ,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 作战,不吃不休,勇猛无比。
二 战争概况和意义
▪ (二)战况记载
▪ 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 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
▪ 二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 联手杀蚩尤于中冀;
▪ 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二 战争概况和意义
▪ (三)争战结果 ▪ 一说是被黄帝擒杀,如前引述《史记》《逸周书》《山海
一 “涿鹿之战”的交战双方
(一) 黄帝——人文初祖
▪ 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黄帝者,少典之子,
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生而神灵,弱而能 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 姓公孙(一说为姬姓),名轩辕。号轩辕氏、有熊氏。在姬 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 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 ▪
▪ 盐池
▪ 因蚩尤尸解之故,当地就改名叫解,卤池称解池,后又成 解县、解州。
▪ 盐池——地处运城盆地之南,中条山北麓,自东北向 西南延伸,长约30公里,宽3—5公里,面积130平方公 里,是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几个部分组成,湖面海拔 324.5米,最深处约6米,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初。
(二) 蚩尤——战神
经》所记; ▪ 一说是受到黄帝重用,如《龙鱼河图》所言:“黄帝制服
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
二 战争概况和意义
▪ (四)涿鹿之战的意义 ▪ 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
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 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
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为我们 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