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B试卷

《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B试卷



线
内不要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 考试
《 幼儿心理学 》__B__试卷
适用班级:16级学前教育班 时间:2018 年 1 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5分)
1.按照想象有无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思维是人脑对_________________间接的_______________的反映。

3.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是一种_____________现象,言语是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5.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6.在游戏、绘画活动中出现的言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思维的两个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幼
儿情感主要指幼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影响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_______________。

11.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

13.情绪出现较早,多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联系。

14.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标志。

16.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5分)
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

这种心理现象是( )。

A.记忆
B.想象
C.思维
D.表象
2.幼儿的游戏情节往往是复制成人的生活,这反映出他们的想象以( )
的特点。

A.创造想象为主
B.无意想象为主
C.再造想象为主
D.有意想象为主
3.幼儿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如画的大象的头特别大,鼻子特别长。

这是幼儿( )影响的结果。

A.愿望性想象
B.拟人化想象
C.情境性想象
D.夸张性想象 4.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 )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集中思维 5.幼儿更容易掌握下列的( )概念。

A.数概念
B.空间概念
C.时间概念
D.实物概念 6.儿童口吃的常见期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7.情境性言语和连贯性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是否是直接描述具体情景
B.是否使听者能直接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
C.是否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D.是否存在手势或面部表情等辅助动作


线内


答题
8.消极词汇是指 ( )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D.既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9.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是 ( )
A.反复练习
B.回避说出某些词
C.放慢说话速度
D.解除紧张
10.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做(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意义 11.情绪和情感是( )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2.幼儿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是他们的( )在起作用。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情感 13.新生入园,班级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这是情绪的( )。

A.动机作用
B.组织作用
C.信号作用
D.感染作用 14.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是幼儿情感的( )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实践感 15.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1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
A.动机作用
B.组织作用
C.信号作用
D.感染作用
17.小明小朋友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问题,心中感到很高兴,这是( )的表现。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实践感 18.看到浮云,幼儿自然而然地想象为奇峰异兽,这时的想象是(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创造想象 19.人们凭借判断、推理和概念来进行的思维,叫( )
A.动作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20.“青年人应该有朝气、爱学习、讲文明、有礼貌”;“我是青年人”;“我应该有朝气、爱学习、讲文明、有礼貌”。

这一思维形式称为( )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归纳
21.儿童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离开了实物就不会解决问题,说明其思维方式是( )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聚合思维
22.教师说:“喝完水的小朋友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

”刚入园的幼儿都没有反应,老师又说:“晓琳,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

”这时晓琳就懂得了老师的意思,这说明晓琳的思维是( )
A.表面的
B.固定的
C.具体的
D.形象的
23.老师提出“砖头有什么作用”时,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的过程,属于( )
A.动作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24.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叫( ) A.需要 B.思维 C.情绪和情感 D.想象 25.在自己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想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这属于调节情绪中的( )
A.反思法
B.想象法
C.换位思考法
D.自我说服法


线

不要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
创造想象。

( )
2.年龄越小的幼儿想象力越丰富。

( )
3.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

( )
4.幼儿初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性来理解事物的。

( )
5.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 )
6.4岁以后发音逐渐趋于方言化,因此,对4岁左右幼儿更应实施正确的语音教学。

( )
7.情绪具有情境性,情感具有暂时性。

( ) 8.幼儿的情绪容易外露,不善于掩蔽自己的真实情绪。

( ) 9.小班的幼儿开始告状,这是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 )
10.情绪是比较持久的、深刻的,情感体验是比较短暂、带有情境性的。

( )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共20分)
)特性。

A.形象性
B.独立性
C.首创性
D.新颖性 2.思维的过程包括( )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与系统化 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
A.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
B.伴随直觉思维
C.创造想象参与
D.灵感状态
4.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概括作用
B.交流作用
C.调节作用
D.感染作用 5.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有 ( )
A.转移法
B.冷却法
C.消退法
D.想象法 6.调节情绪的方法有( )
A.反思法
B.自我说服法
C.想象法
D.换位思考法 7.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是( )
A.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B.想象具有极大夸张性
C.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D.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8.幼儿情绪的特点是( )
A.易冲动性
B.不稳定性
C.易外露性
D.
易感染性 9.发散思维的三个指标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间接性 10.幼儿理智感的特殊表现形式有( )
A.好奇好问
B.暗示
C.“破坏”行为
D.情绪性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线



答题
2.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结合幼儿想象的发展特点,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如何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