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奥林波斯神系是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
他们居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波斯山上,被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其中天神宙斯是众神之王,统治天地万物,天后赫拉掌管婚姻,波塞冬是海神,哈德斯是冥神,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赫尔墨斯是神史,赫淮斯托斯是火与铁匠之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阿耳忒弥斯是月神,另外,还有酒神,命运女神和文艺女神等。
2、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
前者描写部落战争,后者写战后漂泊。
一般认为这两部史诗是吟咏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一直是口头传诵,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们整理成书,公元前3世纪审校定本,便是流传至今的荷马史诗。
3、教会文学教会文学产生于5—10世纪,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
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
教会文学的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
教会文学的表现形式有祈祷文、赞美诗、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神秘剧等。
4、市民文学随着城市的出现,中世纪的文坛上出现了市民文学,它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以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恶德败行为主要内容,其独具的特色: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讽刺性。
代表作品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5、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的西班牙。
它是商业文化的产物,是地理大发现和世界旅行的直接后果。
描写城市下层小人物的流浪冒险,旅途见闻。
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是佚名的《小癞子》,主人公小癞子是欧美小说史上的第一个流浪汉形象。
流浪汉小说对欧美小说的发展影响巨大。
6、三一律亦称“三整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的戏剧创作规则。
规定戏剧的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整一致。
即每剧只能有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在一天之内完成。
三一律是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继承和曲解。
三一律是君主专制思想要求一切事物规律化、秩序化,在文学艺术上也要建立规则的体现。
三一律有利于剧情的简炼集中,但它束缚了剧本的自由创作,在浪漫主义兴起后被打破。
布瓦洛是古典主义的总结者和立法者,代表作家有拉辛和莫里哀。
7、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作家孟德斯鸠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作家借小说形式表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具有鲜明的议论性、分析性和批判性。
人物形象缺少鲜明的个性,成为作家哲学思想的代言人。
体裁样式有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
代表作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8、狂飙突进运动1770-1785年间在德国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
运动中心在斯特拉斯堡,运动的精神领袖是赫尔德,代表作家是青年歌德和席勒。
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强调文学的民族性,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并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影响,歌颂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
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民众反封建、要求民族统一的愿望,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学的发展。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力作。
1、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叛逆者形象。
主要有异教徒《异教徒》、康拉德《海盗》、莱拉《莱拉》、阿尔普《柯林斯的围攻》、曼弗雷特《曼弗雷特》等。
其主要精神特征是:反叛性,即与社会对立,坚决与命运相抗衡;孤独性,即高傲不羁,惟我独尊,鄙视一切;浪漫性,即大都有热烈奔放的爱情,充满情感,为爱复仇;个人主义的消极性,即孤独斗争,脱离人民,消极悲观。
2、东方叙事诗东方叙事诗是指拜伦写的一组浪漫主义叙事诗,它们取材于东欧地中海沿岸各国和远东土耳其等,总题为《东方叙事诗》。
其中包括相互独立的6篇:《异教徒》、《海盗》、《阿比道斯的新娘》、《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
东方叙事诗充满异国情调,富于传奇性。
其中主人公都是倨傲的反抗者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他们与社会对立,坚决与命运相抗衡;高傲不羁,鄙视一切;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冒险与爱情,但最后都成了社会的牺牲品。
这些主人公都是个人主义英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忧郁苦闷的性格。
3、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创造并成功运用的小说创作方法。
即同一个人物形象在不同的几部小说中反复出现,以表现这个人物的不同生活阶段和侧面,几部作品联系起来就反映出这个人物性格发展和命运遭遇的全过程。
它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使各部作品联结起来,增强小说集的有机整体性,丰富了小说创作。
这一艺术方法受到美国库柏“皮袜子”形象的启发,也为后代作家所效仿,成为通过多部作品整体展现社会风貌的重要创作方法。
4、“多余人”形象指俄国19世纪文学中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
“多余人” 概念出自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
其共同特点是:不满贵族社会的生活但又不能同它彻底决裂;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但却只会高谈阔论而无切实的行动;渴望寻找新的生活道路但又远离民众我行我素;在理想幻灭过程中表现出苦闷、彷徨、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思想情绪;因社会的黑暗和个人方面的种种弱点无法实现理想和抱负而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多余人”的出现标志着俄国贵族社会出现了分化。
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奥涅金,主要的多余人形象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冈察洛夫同名小说中的奥勃洛摩夫。
5、复调小说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多声部音乐。
文艺家巴赫金称陀氏的小说是“复调小说”。
复调性指“多声部性”“全面对话性”小说。
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也是存在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
与作家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各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
复调小说的主旨不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描写命运,而是展示具有同等价值的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是各种不同的声音(观念)在进行全面对话。
6、梅糖集团梅糖集团得名于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
左拉周围聚集了一些年轻作家,其中就包括莫泊桑和于斯曼,他们经常在左拉的家中聚会,决定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写作小说,结集起来以左拉别墅所在地梅塘的名字命名为《梅塘之夜》出版,其中收录了莫泊桑的《羊脂球》。
该小说集的出版使莫泊桑一举成名,而梅塘集团也传播开来。
梅塘集团的成员标榜自然主义,反对浪漫主义,其创作都不同程度具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二、简答题1、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特色(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不拘泥细节的真实性。
比如《巨人传》的描写。
19世纪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才重视细节的真实性。
(2)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不重物质经济关系的探索。
(3)采用民族语言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中世纪文学国别性不强,骑士传奇在英德法流传。
资本主义出现,世界格局划分,形成了民族市场,过去的部族语言变成民族语言。
(4)创造新体裁。
流浪汉小说和悲喜混杂剧。
2、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1)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
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他们希望结束封建割据的局面,主张国家统一。
(2)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原则,遵守公民义务。
理性是古典主义作家创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3)在艺术上模仿古代文学。
古典主义作家把古希腊罗马文学奉为典范。
(4)在塑造人物方面,强调赋予人物某一品格,人物性格固定化,类型化。
(5)在创作规则上,古典主义强调服从古代的法则,戏剧必须遵从“三一律”。
3、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
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
(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
如鲁滨孙。
(3)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
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
4、答尔丢夫的形象《伪君子》是莫里哀最杰出的性格喜剧,莫里哀在剧中全力塑造了一个伪善者的典型形象答尔丢夫。
(1)伪君子答尔丢夫的性格核心是伪善:虚伪是他唯一的本钱和武器。
(2)行为动机是贪婪:贪图享受、贪财、好色,中心动作是对女色的追求。
(3)阴险狠毒是他护身的法宝。
(4)答尔丢夫形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
他的虚伪衬托出了教会的虚伪荒淫,他的骗子行经是当时教会的本质表露,暴露了教会的虚伪性、欺骗性、危害性。
5、堂吉诃德的形象《堂吉诃德》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千古不朽的喜剧形象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正面喜剧形象。
他具有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向往自由,英勇无畏,忘我斗争的优秀品德和铲除天下不平,解救社会的人文主义理想。
然而在他身上严重存在脱离历史进程的主观唯心主义精神,一心想模仿过时的骑士道,单枪匹马救天下,在游侠中给别人造成危害,使自己成为笑柄。
他是一个可悲可笑可敬的复杂形象。
在堂吉诃德身上既存在封建时代落后的旧因素,又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先进的新思想,见解明智,行动糊涂,这是他的性格特征的内在矛盾,形成喜剧性格的根源。
1、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主观性和抒情性,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
所以又有“理想主义”“自由主义”“表现主义”等提法。
(2)对大自然的歌颂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响应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注重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
对抗工业文明,将自然视为精神上的避难所。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的传统,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对民间文学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上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4)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2、简述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的斗争生活。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成功的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经历。
(3)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较明显。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用文学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女作家,他们在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3、简述哈代笔下的苔丝形象(1)苔丝是作者处处加以维护并塑造的十分成功的艺术形象。
小说“一个纯洁的女人”为副题,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同情女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同时也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一个大胆的挑战。
(2)苔丝是一位美丽、纯洁、善良而勤劳的姑娘。
作者赋予苔丝以劳动妇女的一切美好品质: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
①她迎受了生活对她的一连串沉重的打击和世俗道德强大压力,但从不向困难和恶势力低头,“苔丝宁愿饿死也永远不会伸手向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