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
方法。是字数最多的部首之一。
中 国 玉 文 化
玉文化是东方精神的文化体现,是中 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
一、玉文化的发源
我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 从出土玉器考证,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左右的长江河姆渡文 化,黄河半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玉石至今有七、 八千年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 “玉石之国”的美誉。
冰花芙蓉玉 , 清爽亮丽 , 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特别适合年 轻人和肤色白的人佩带。
独山玉
产于河南南阳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 玉”,也有简称为“独玉”的。色泽鲜艳,质地比较 细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以色正、透 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其中以芙 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 据南阳县黄山出土的文物“南阳玉玉铲”考证应 属新石器 时代,距今约6000年。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孔子说,玉有仁、智、义、礼等十一德, 《礼记》所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都是强调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要向玉学 习,警示他们没有特殊原因,要玉不离身 。中华民族这种崇玉、敬玉、爱玉的情操 ,明清时期比汉唐时期有过之而不及,玉 的雅丽和圣洁,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而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藏 玉,就是目前社会玩玉爱好者的真实写照 。
和田玉
从殷商开始,中国就开辟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 术新时代 山料 籽料
仔料。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冲刷搬运到 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 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 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冲 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或深 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所以子 玉一般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 山料。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 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 ,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严格的说山料没有经 过大自然的洗礼,没有饱吸宇宙之精华,应当叫它 为玉石,不应当叫玉。 一般玉质差不多的情况下 籽 料是山料的5-7倍的价格,因此很多不发商贩利用各 种方式制造假籽玉
商朝
西元前1600年至西元前1046年之中国殷商甲骨文 时期,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部分已沁成黄色) 刻制之“殷商帝王用于预测未来诸事的易经罗经 双盘面板仪器”。 此仪器系为了殷商帝王以甲骨 文占卜,并以易经知识预测国内未来诸事而特别 制作。 这种以古玉刻制的特殊工具性艺术品,不但目前 已是世界上所唯一独存,只要使用的帝王具备足 够的易经知识,也可说是中国古代ㄧ种非常具有 威力的军事及政治上的指挥用仪器。 而易经理论 亦为中国医学及药学原理发展的基础科学理论。
为漫长,可以说贯穿于石器时代的始终。
在这个漫长的筛选过程中, “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 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和田玉七千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 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 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 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岫岩玉远古开发利用的顶峰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红 山文化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被称为 “中华第一玉龙”。
玉龙 红山文化 高
26厘米
内蒙古翁牛特旗 三星他拉村出土
人养玉----玉的保管养护
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暴晒
忌化学剂 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 佩挂件最好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 定期清洗,玉件一般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清洗
美 术 鉴
赏
传统艺术的根脉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刘玉熙
人类社会进步的两大标志
1、科技 2、艺术
玉的概念
什么是玉? 说文解字对玉的定义“石之美者” 谓之玉。
玉的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
一些玉石。
由于制玉工艺被人熟知,所以充斥
于日常用语之中。玉部的字多达117 个,涉及到,制玉的质、声、形、
石之美者,是为玉
中国古代文献: 一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既包括今日矿物学上所 说的“玉”,也包括部分宝石、半宝石。
国际宝石学及矿物学:
专指软玉和硬玉,两者均为链状硅酸盐矿物。
中国的玉文化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温润如玉”的君子最高准则 “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 “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 “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 “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 “守身如玉”的爱情坚贞执着 “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去精神
红山化玉龙
公元前3000至4000年的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 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红山文化分布在燕 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是一个以农 业为主的文化。红山文化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 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 除了石器、陶器外,红山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有 十分精巧的动物造型玉石雕刻,以猪、虎、鸟、 龙等形状为主,工艺水平极高,是红山文化的一 大特色。红山文化的玉龙造型非常简单,很多时 只是一个圈,与后期的盘龙、纹龙等相比显得十 分原始。所以,有考古学者认为后来中原人士对 “龙”的崇拜,其实是源自“红山文化”。
四、玉的发展普及----民玉---高雅的装 饰
《辞海》说: 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在民间,常用它比喻洁白美好,纯洁无瑕。 玉常常作为传情达意的信物
赠君明月铛,吾心亦无暇
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玉并赋予 “德”的内涵 成为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将玉与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 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 思想和精神内涵。
青玉
昆仑玉奖牌
蓝 田 玉
初见于《汉书· 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 蓝 田山”。其后,《后汉书· 外戚传》、张衡《西京赋》、 《广雅》、《水经注》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
历代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秦始皇曾用蓝田玉做 玉玺,杨贵妃的玉带也是蓝田玉。 传说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就是蓝田玉 , 由于 它的纹理结构像冰块撕裂一样 , 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 小名芙蓉来命名 , 也叫“冰花芙蓉玉”。
秦汉
附图为西元前221年至西元前206年中国秦朝时期 ,所刻制的新疆天山碧玉“地下军团兵马俑”, 包括ㄧ战袍武士、ㄧ蓄胡铠甲武士、ㄧ把剑、ㄧ 匹战马,全部被封存于石灰岩石内,于21世纪初 期被发现而挖掘出土,已藏于地下至少两千年之 久。二位武士的战袍、铠甲、头发、与其头上右 后侧方之发髻皆是以古代之阴线纹雕刻技术绘出 。 西元前87年至西元25年中国西汉时期以新疆和阗 白玉圆雕刻制的王莽家族(一共有5位担任过大司 马〔总理〕之职务,王莽是第5位。)所使用之“ 大司马印”。 印钮为ㄧ个以双手握住玉琮的巨型 神兽
现在独山脚下的沙岗店村,汉代叫“玉街寺”, 是当时生产和销售玉器的地方,也已有二千多的历史。
岫岩玉
又称岫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岫岩县而得名。
广义上可以两类: 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 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其质地朴 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 珍贵的璞玉。 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其质地坚实而温 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 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金 玉 满 堂
钟 馗
翡 翠 葫 芦 坠
荷 叶 童 子
冰 地 翡 翠 项 链
翡 翠 项 链
翡 翠 椒 型 坠
极品欣赏
极品欣赏
极品欣赏
极品欣赏
极品欣赏
极品翡翠
极品 欣赏
极品 欣赏
极品 翡翠
三、玉与儒家文化----国玉----君子的 名片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 玉是“石之美有五德 者”,认为玉有五个特性。认为玉具有“仁、义、 礼、智、信”五德。
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 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 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 言念君子 其温如玉
周朝
西元前475年至西元前221年中国东周战国时期以 新疆和阗青白玉(已沁成黄色)浅浮雕、阴线刻 、镂空刻制的“战国时期龙纹、勾连榖芽纹璧” 。战国时期或汉代玉璧皆为皇帝馈赠的礼品、皇 族或贵族成员结婚志庆的礼物、或为公侯、诸侯 、太子于觐见皇帝时所必须随身配戴的礼仪符节 器,否则将无法得行(可能会遭受到皇宫卫士的 阻挡)。 图腾为以一镂空精雕的龙体站在圆璧的上方,再 加上圆璧之双面璧肉表面皆饰以浅浮雕、阴线纹 刻制之战国时期勾连榖芽纹,圆璧的外围与龙体 间,则再予以镂空精雕一个圆环
新 石 器 时 代 玉 器
玉鹰
长8.4厘米
鹰腹刻有八角星纹
二、礼仪玉和葬玉---神玉---贵重的礼 器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 是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 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 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 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 的神秘宗教意义。
五、中国四大名玉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石来源约有一百余处, 中国 历史上在用玉制度方面早已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界定。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新疆产出的“和田玉”、河
南南 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和辽宁岫 岩县产出的"岫玉"。
和田玉/昆仑玉
中国玉作为这一独特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先民 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这个筛选过程极
避免与硬物碰撞、共存
玉养人----玉石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