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历年真题解析
跨考专业课倾力奉献,为广大考研学子加油助力!
历年考研试卷分析
1.1 近三年考研试卷答案解析
对于名词解释,答案几乎是固定的,但是考研准备过程中会涉及到非常多的名词解释,我认为单独记忆既浪费时间,效率也不会很好。
我的建议是理解着去记忆,首先记住其约束条件,如BRF定义的前提条件是“在一定的辐照和观测条件下”;其次是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可以用公式表达的定义最好记住公式,因为公式是最简单最规范的表达。
对于简答题,同名词解释一样,答案也几乎是固定的,关键是理解着去记忆……
对于论述题,则是完全的主观题了,首先要了解题目考察的主要内容,根据考察的内容来安排答案的侧重点。
据我观察,变化监测是一个热门的考察方面,因此要充分了解变化监测的有关知识;其次是用遥感知识测量植被的覆盖面积,论述题目无非就是这两种。
总的来说论述题所给的题目一般比较宽泛,所以要把考察的内容引到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如植被遥感和土地遥感等)。
1.2 题型变化
近三年的遥感题型没有变化,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
三类题目所占比重有所变化,总的来说题目量是减少的,题目难度保持不变。
只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有时候会比较冷门,比如09年简答题第一个就是考察“雷达距离分辨率和方向分辨率”的。
1.3 试卷难度分析
题目难度稍微有所降低。
1.4 重难点变化
由于《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覆盖的内容非常多,而考试的题目则很少,最多不超过20个题目,因此很难说重难点变化方面的内容。
但是还是有一点规律可以遵循的。
近三年来,微波遥感和高光谱遥感每年都会涉及到一道题目来考察,有时还会出两道,考察形式是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除此之外,前面所说的重点章节还会是考察的重点……
1.5 历年相应题目对比举例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只要复习到位就可以得分,这两个题目主要就是考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这里也没有对比的必要了;
而对于论述题是一个综合实力的考察,涉及到处理遥感问题的思路、系统性和逻辑性,但是题型大致是固定的。
2009年的论述题是“以一种自然灾害为例,从数据的选择、获取、分析、信息提取、综合分析等方面论述灾害监测和损失评估的技术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
”是一个考察变化监测的问题;2007年的三道论述题中有两道涉及到变化监测的,分别是“论述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变化监测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的误差来源”、“假设现在需要通过遥感研究1990~2000年间某省土地覆盖状况的变化情况,请从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角度论述如何进行这一研究”,归根到底都是土地专题遥感和植被专题遥感中变化监测的内容。
此外2008年考研试题中的一道论述题目是“如果要对一个城市中的绿地进行遥感测图,请你叙述整个工作流程和其中的注意事项。
”说到底是一个利用植被指数进行城市绿地覆盖度的测量的问题。
由近几年的论述题来看,虽然内容变化很大,但是考察的内容变化不大,无非是植被专题遥感和土地专题遥感;即使不是这两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引到这两个方面上来。
只要言之有理、行之有效就可以,主要考察你的条理性、可行性、逻辑性。
你只要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经过大脑思考,有条理的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真题和模拟试题的利用技巧
真题是一个好的复习材料,对于考生来说真题都非常熟悉了,因此也失去了它们的考察能力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利用好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虽然没有真题那样的权威性,但是考生如果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模拟试题的话,在真正的研究生考试中可能就不会出现心理紧张等问题。
2009年考研试卷和局势分析
由于2008年之前的考卷都是阎光建老师出的题而2009年之后是由柏延臣老师出的题目,前后题目的风格会有一些变化。
总的来说难度可能会稍微有所降低,然后论述题所占的分值有所降低,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
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内容广泛,不易确定范围,只有统统理解和掌握才是保险的办法。
2011年跨考专业课辅导班全面热招中,更多,更新,更全的资料为您的考研之路扫平障碍!
2010年考研试卷展望
我感觉2010年考卷的论述题涉及到变化监测的可能性会降低,毕竟2009刚刚考察过该类知识;内容有可能涉及到遥感测图之类的内容……只要将《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读懂就能够完全应付研究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