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试题(带答案)

建筑施工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试题(带答案)

建筑工人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卷安全教育日期年月曰姓名: 班组: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 .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建筑业频发“五大伤害’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

其中高处坠落占40%-50%3.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三违’造成的,即_机械伤害、触电、坍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4.预防伤亡事故发生三不伤害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5.电焊机应单独设电源开关、漏电保护电装置、6.开关箱周围不准堆放杂物,与被控制的固定电气设备距离不超过切断电源。

工米,以便发生故障及时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中规定: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得分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08.常见安全标志可分为:指示、提示标志、禁止、警告标志四类。

9 •正确使用安全带,是要求不准将安全带打结使用,要把安全带挂在牢靠处和应高挂抵用。

10、对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消防器材,未经管理人员批准不得随意挪用和拆除。

11、电焊机应单独设电源开关、自动断电装置,焊把线应双线到位。

12、当电动工具不用或需调换工作时,应及时拔下插头,但不能拉着电源线拔下插头。

拔插头时,开关应在断开位置,以防突然起动。

13、氧气瓶、乙决瓶工作间距不小于_5_米,两瓶于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米。

二、选择题(3分共40分)1.新进场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及公司教育、(C )、班组教育。

A、技术教育B、专业教育C、项目教育2.转换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人员,必须( B )才允许上岗工作。

A、经过等级手续B、重新经过安全生产教育C、经过领导同意3.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 C )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

A身体检查B、重新登记C、专门培训4.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A)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A、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B、生产尚未恢复不放过C、没有公布处理结果不放过5.直接从事带电作业时,必须(B )防止发生触电。

A、有人监护B、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C、戴绝缘手套6.施工现场电气发生为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 A )进行灭火,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X )A 、使用干粉灭火器B 、使用泡沫灭火器C 、使用任何灭火器都可以 7. 施工现场的开关电箱安装和使用,(C )要求使用,防止发生操作事故。

可以一个电箱内多个闸刀,但一把渣控制一台设备不可以一把闸刀控制2台设备,但可以一个漏电保护器控制 2把闸刀,每把闸控制1台设 按一台设备一把闸一个漏电保护器及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不得混用。

8. 施工现场室内照明线路与灯具安装高度(A ) A 、 低于2.4米时采用安全电压 B 、低于3米时采用安全电压C 、低于2米时采用安全电压 9. 施工人员到高处作业时(B ) A 、当无上下通道时,可以攀爬脚杆上下 B 、 必须走专用通道,禁止攀爬脚杆上下 C 、 禁止攀爬脚杆上下时,必须系好安全带10. 浇筑柱砼或板砼时,离地面 2米以上时,操作人员(B ) A 、可以站在模板或支撑板上作业 B 、应该站在操作平台上作业 C 、可以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模板上作业 11. 拆除作业时(B ) A 、 按照施工进度要求拆除B 、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要求措规定去拆除C 、 按照过去的拆除经验去拆除12. 施工现场不同层次高度同时进行交叉作业时,应( C ) A 、 作业人员可以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业B 、 下层作业人员可以与上层在同一垂直面上作业,但要随时观察上访情况C 、 上下层作业人员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作业,或不能在上层物体可能坠落范围内作业,不能 满足时应设隔离防护层。

13. 高压线下不得堆料,不得施工,在同一作业时要求,必须不小于(C )以上水平距离,当不能满足时应米取防护措施。

A 、2米B 、4米C 、6米14. 进入施工现场的(C )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A 操作B 、管理C 、所有D 、检查三、判断题:(20分)1、 操作者必须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对违章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有责任制止他人 违章作业。

(V )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都具有两级漏电保护,所以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3、 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X )4、 职工上下作业时要走安全通道,不允许攀爬架子。

(V )建筑工人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卷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组: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 安全生产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建筑业频发“五大伤害’是 ________________事故。

其中高处坠落占40%-50%3. 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三违’造成的,即4. 预防伤亡事故发生三不伤害是: 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焊机应单独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焊把线应 到位。

6.开关箱周围不准堆放杂物,与被控制的固定电气设备距离不超过 —米,以便发生故障及时 切断电源。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中规定: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得分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必须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见安全标志可分为: ______________ 、提示标志、 ______________ 、警告标志四类。

9、 正确使用安全带,是要求不准将安全带打结使用,要把安全带挂在牢靠处和应—10、 对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 ___________________ ,未经管理人员批准不得随意挪用和 ______ 11、 、当电动工具不用或需调换工作时,应及时拔下 ______ ,但不能拉着 _____ 拔下插头。

拔插头时,开关应 在 ________ 位置,以防突然起动。

12、 氧气瓶、乙决瓶工作间距不小于二、选择题(3分共40分)1. 新进场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及公司教育、 ()、班组教育。

A 、技术教育B 、专业教育C 、项目教育2. 转换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人员,必须( )才允许上岗工作。

A 、经过等级手续B 、重新经过安全生产教育C 、经过领导同意3.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 )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

A 身体检查B 、重新登记C 、专门培训4. 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安全教育日期得分:年 月曰米。

.米,两瓶于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A、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B、生产尚未恢复不放过C、没有公布处理结果不放过5.直接从事带电作业时,必须()防止发生触电。

A、有人监护B、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C、戴绝缘手套6.施工现场电气发生为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A、使用干粉灭火器B、使用泡沫灭火器C、使用任何灭火器都可以7.施工现场的开关电箱安装和使用,()要求使用,防止发生操作事故。

A、可以一个电箱内多个闸刀,但一把渣控制一台设备B、不可以一把闸刀控制2台设备,但可以一个漏电保护器控制2把闸刀,每把闸控制1台设备C、按一台设备一把闸一个漏电保护器及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不得混用。

8.施工现场室内照明线路与灯具安装高度()A、低于2.4米时采用安全电压 B 、低于3米时采用安全电压C、低于2米时采用安全电压9.施工人员到高处作业时()A、当无上下通道时,可以攀爬脚杆上下B、必须走专用通道,禁止攀爬脚杆上下C、禁止攀爬脚杆上下时,必须系好安全带10.浇筑柱砼或板砼时,离地面2米以上时,操作人员()A、可以站在模板或支撑板上作业B、应该站在操作平台上作业C、可以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模板上作业11.拆除作业时()A、按照施工进度要求拆除B、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要求措规定去拆除C、按照过去的拆除经验去拆除12.施工现场不同层次高度同时进行交叉作业时,应(A、作业人员可以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业B、下层作业人员可以与上层在同一垂直面上作业,但要随时观察上访情况C、上下层作业人员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作业,或不能在上层物体可能坠落范围内作业,不能满足时应设隔离防护层。

13.高压线下不得堆料,不得施工,在同一作业时要求,必须不小于(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A、2米B、4米C、6米14.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A、操作B、管理C、所有D、检查三、判断题:(20分)1、操作者必须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对违章指令有权拒绝执行,人违章作业。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都具有两级漏电保护,所以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3、高处作业时,在下面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废料往下扔。

())以上水平距离,并有责任制止他4、职工上下作业时要走安全通道,不允许攀爬架子。

()5、宿舍内不得使用电炉子、电褥子、不得私接线路。

()三、简答题(22分)1.进入施工现场为什么要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答:在施工现场工作,防止碰伤或坠落物砸伤头部,因此必须佩带合格的、无损坏的安全帽, 并扣好下颚带。

2.为什么不允许穿拖鞋或光着脚进入施工现场?答:为防止刺伤、烫伤、扎伤脚,所以禁止穿拖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

3.危险预知训练,进入现场危险常识预知训练规定,对非本工种职工有哪些规定?答:非本工种职工禁止乱摸、乱动各类机械电气设备,不得在起重机械吊物下停留,以防止机械伤害、触电及物体打击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