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至佳境
这烈日炎炎的初夏,在乡村其实也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因为秋与夏的主色都是象征成熟的金黄色,只不过一个是水稻,一个是麦子。
“咦?外婆,你在干什么?”来外婆家玩,还未进门就看见外婆在忙碌着,不光满头大汗,甚至连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仿佛刚从河里爬出来。
外婆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对着我笑道:“麦子压好了,趁着现在有点风,把麦子扬一扬。
”说完便又开始干活,仿佛我不曾来过。
骄阳下,外婆不停地弯腰,直立,再弯腰,再直立,如同一台马达永远不会被烧掉的机器,永远不停息地重复一套动作。
由于农忙,这几天外婆愈来愈消瘦,都快成皮包骨头了。
我看着她消瘦的样子,不由心疼:“外婆我来吧!”我从她手里抢过簸箕,闪到一边说:“你去休息一下吧!”
外婆没有反应过来,楞了一下说:“别皮了,我还要干活呢,你不玩!”
我佯装生气:“外婆你去歇一下,我来,不然我下一次就不来玩了。
”
外婆无奈,只好让我弄。
我站在外婆刚刚站的地方,学者外婆的样子,用簸箕从地上铲出一些麦子,迎着风,渐渐倾斜簸箕的角度。
“哒哒······”麦子从簸箕中滚到地上的盆里。
“呸呸”,我连吐了两口吐沫。
外婆见了,赶紧跑过来,用湿毛巾擦去我脸上的灰尘和叶芒,一边为我掸去裤子上的灰,一边说:“扬麦子不能迎风,应该站在侧面,还是让我来吧!”“不!”我立马回绝。
继而转身再扬,果然,再也没有灰尘往我脸上跑了。
正当我满心欢喜的扬了一簸箕又一簸箕时,外婆又跑来了:“你这样不行,太快了,要慢慢来,不然,到明天也弄不好。
家里有牛奶,你去喝牛奶,我来。
”“不!”我再次拒绝,难怪刚才有风效果却不好,于是我渐渐放慢了速度,起初并不顺手,但渐渐我掌握了要领,好多了,一片又一片的干麦叶如同小精灵一般在空中飞舞,飘向远处。
哈哈,渐入佳境,我不由大笑。
不多久,我已经扬了一小半,天很热,衣服湿了一大片。
外婆再也忍不住了,跑过来一把抢走簸箕,把我往门那儿推:“行了行了,没多少了,我来吧,你去喝牛奶。
”
我没有推辞,也没有进屋,只是坐在门口,抹了抹汗,讪讪的笑了笑。
其实扬麦可以渐入佳境,但爱一直处于佳境,是吧?
点评:一般同学,习惯写学习生活,本文写劳动生活,题材选材新巧别致,与众不同。
具体而言,优点有二:1. 就地取材,鲜活机智。
江淮地区,中考前夕,正值麦收时节,小作者于是灵机一动,就地选取了扬麦这一时鲜题材,写自己扬麦技术的由生到熟,渐至佳境。
其实,不仅是技术的渐至佳境,也是对外婆体贴和关心的渐至佳境。
2. 描写细腻,生活味浓。
作者很注重语言、动作、心理的刻画,而且尽量贴着生活去描绘,譬如,人物语言里有口语气息,动作描写里注意动词的提炼,这些都很好地展现了劳动的情境,表现了外孙体贴外婆,外婆疼爱外孙的主题。
【得分亮点】选材聪明描写细腻
阅卷评分:内容:25分表达:25分发展:10分总分:60分
渐至佳境
三年了,您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了吗?您的内心还像三年前那么纠结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我都已经从生活中找到了。
一千多个日子里,我适应了在外地上学,您也渐渐适应了在外地陪读。
三年前,爸妈的一个心血来潮,让您不得不放下家中的一切陪我来到这个江北小镇。
我知道您心中也有抱怨,比起陪读,您更愿意在家里和爷爷过着平淡的生活。
尽管这样,您还是来了,当您提起行囊,卸下那份劳作,就注定要走一段孤独而漫长的陪读之路。
第一次带您来到这个小镇,您对这里一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吧!您在小镇里人生地不熟,平时我去学校,您就一个人呆在宿舍里,不敢出去乱走,因为怕迷路,连买菜找个菜
市场都要在街上绕上好几圈。
我想您那时一定特别难受,就像自己被这个小镇隔绝了,想回家,却又找不到路。
那段时光一定非常难熬,但熟悉是由陌生开始的,渐渐地您不再束缚自己,您努力着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小镇生活里。
终于,您做到了。
还是那片天空,还是那个小镇,还是那些人,不过您对他们曾经的陌生全都化作了熟悉,您甚至爱上了这个小镇,爱上了陪读。
每天早上,您都会起得很早,但不吵醒我,悄悄地出去买早餐,回来后叫我起床。
我上学后,您再和好朋友——那些陪读的老奶奶们去买菜,然后回来做饭,等我回家吃饭。
吃完饭,您悠闲地躺在床上,听一会扬剧,然后等您的牌友们来找您去打麻将。
晚上,我回来后,您会高兴地向我报告战况。
如果赢了,您会说:“今天手气真好,明天继续!”如果输了,您会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真的很喜欢您那一股潇洒劲儿!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爱上,这是您陪读的成长过程。
三年了,您或多或少有些累了吧。
奶奶,谢谢您三年里为我所做的一切,原谅我时不时对您发的小脾气。
奶奶,我爱你!
名师点评:当下社会,择校成风,于是“陪读”也成风。
作者聚焦于这一热点现象,写得别有意味。
归结起来,优点有二:
1. 取材鲜活,感情真挚。
小作者选取“陪读”这一新鲜活泼的题材来写,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本文借助对奶奶陪读生活由生到熟,渐至佳境的回忆,表达了对奶奶辛勤陪读的体贴、感谢之情。
篇尾进一步抒发了对奶奶的热爱,立意未必算新颖,但感情真挚、深沉。
2. 第二人称,温婉亲切。
作者以第二人称展开描述和抒情,我们似乎看到作者默默地看着奶奶,静静地堆奶奶说话,于是一种温婉、亲切的韵味氤氲开来。
作者似乎只是据实描述生活常态,但语言别有一种平淡、流畅的美感。
【得分亮点】取材鲜活温婉亲切
阅卷评分:内容:25分表达:25分发展:10分总分:60分
渐至佳境
身累,心累。
升学的压力使我喘不过气来,索性,暂把学业抛于脑后。
周末,来到个园,心境为之一转。
在后花园中走着,看着四季之园的优美景色,大片青翠的竹林以及嘈杂的人群,心中浮起一阵乏味。
忽忆起儿时曾听说,园主人黄至筠将通向藏书阁的路设在了后花园中,好奇心驱使我找到这条不起眼的台阶。
这是一个幽静的地方。
台阶是由浮云石打造的,这近二十块浮云石叠在一起就成了浮云阶。
这石块上的白色的突起的部分就如云端,灰色的部分就如飘渺的云层,每块阶石参差不齐地铺在界面上,远远望去真如浮云一般,周围的花草绿树在这条浮云铺成的阶梯上,显得格外动人。
没了游客的嘈杂,心中也轻松了许多。
登上浮云阶才发觉这条神奇的石阶是多么难爬,刚踩上这个“云端”,却无法探寻下一朵的落脚点:刚踏上这片“云层”却发现下一块缺了一角······不由得起了疑心:这两淮盐总黄至筠难道只顾花园的华美却无视登台阶的安全吗?
登上台阶,只有一个感受:累。
可环顾四周,我已然在这后花园的最高处了,看着刚刚登过的一级级台阶,似乎还留有些脚印。
静静地沉思着,觉得心里是前所未有的静。
累,证明我在走上坡路啊!
累了,可与此前相比,已经不在同一高度了。
我在积极向上!恍惚间,似乎看见了黄至筠在朝我会心地笑。
忽然明白了,这位一心要成为儒商的盐商是要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而有意为之的吧。
近日的身心疲惫只让我看到了消极的一面,可我却忽视了自己可喜的进步!
出园门前,我不再觉得乏味和疲惫。
身,也许仍需要累上一阵子,可心却渐至佳境,人生的上坡路将继续向梦想的殿堂延伸!
身虽累,渐至佳境后,心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