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_需求和规格说明书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_需求和规格说明书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需求和规格说明书发布记录目录1引言 (5)1.1编写目的 (5)1.2阅读用户范围 (5)1.3参考资料 (5)1.4术语和缩写解释 (5)2平台介绍 (6)2.1平台简述 (6)2.2平台建设目标 (6)2.3平台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8)3平台设计需求 (8)3.1系统管理 (8)3.1.1权限分配管理 (8)3.1.2系统权限编码 (8)3.1.3系统用户管理 (9)3.1.4用户分组管理 (9)3.1.5日志信息查询 (9)3.2应急机构 (9)3.2.1政府单位 (9)3.2.2企业单位 (10)3.3预案管理 (11)3.3.1预案录入 (11)3.3.2预案审核 (12)3.3.3预案查询 (12)3.3.4预案其他信息 (12)3.4资源管理 (13)3.4.1资源及设备入库 (13)3.4.2资源分类 (13)3.4.3应急资源管理 (13)3.4.4调度权限管理 (14)3.4.5现场调度 (14)3.4.6行政区域 (14)3.4.7预案级别管理 (14)3.5案例管理 (15)3.5.1预案编制 (15)3.5.2审核维护 (16)3.5.3条件查询 (16)3.6信息管理 (16)3.6.1信息录入 (16)3.6.2审核维护 (17)3.6.3条件查询 (17)3.6.4信息发布 (18)3.7综合统计 (18)3.7.1资源数量统计 (18)3.7.2案例数量统计 (18)3.8综合管理 (19)3.8.1用户审批 (19)3.8.2更改密码 (19)4系统运行环境 (19)4.1硬件环境 (19)4.1.1服务器配置 (19)4.1.2工作站建议配置 (19)4.2软件环境 (20)4.2.1服务器软件环境 (20)4.2.2工作站软件环境 (20)5数据库需求 (20)5.1设计原则 (20)5.1.1分层设计原则 (20)5.1.2相对独立性原则 (20)5.1.3稳定性原则 (21)5.1.4标准化原则 (21)5.1.5数据系统组成 (21)5.1.6数据之间的关系 (22)1引言1.1 编写目的编写本需求和规格说明书的目的是从需求设计的角度明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各项功能和业务流程,从而使得用户和开发商对系统的功能需求有清晰的共识和认同。

1.2 阅读用户范围本说明书的阅读对象包括公共管理学院项目组、与本系统相关的职能部门、可能使用本系统的人员、系统开发公司相关技术人员、本项目监理公司的相关人员。

1.3 参考资料●《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研究可行性论证报告》●政府发布的其它相关政府文件1.4 术语和缩写解释2平台介绍2.1 平台简述恐怖袭击、自然灾难、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促使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加强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势在必行。

在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已经把如何防灾、减灾,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的稳定、保护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企业(如、民航、石油、石化企业)等机关及单位迅速开始建立突发重大事故的防控处理机制及管理流程和方法。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之上。

应急管理是事故灾害的“神经中枢”,它必须具备通讯、预警、灾情评估和监视、确定行动重点地带、协调及分配救灾力量、公众信息与新闻媒介等多方面的功能。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关键信息引导预警监控的先进理念和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借助灵活查询、强大数据分析能力,为客户提供了事件自动监控预警、预案准备、预案执行及处置监控等功能,以及用于预案结构化入库管理及分析的预案管理信息应用支持平台。

2.2 平台建设目标由于突发事件本身的特殊属性,应急预案的质量和效果往往只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能显现出来。

巧合的是,2008年春节期间发生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的雨雪冰冻灾害使我国初步确立的应急预案体系经受了一次实战的检验。

在这场继1998年洪水和2003年“SARS”事件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性突发公共事件中,初步确立的应急预案体系发挥了一定了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1)预案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编制,但突发事件通常导致“连锁反应”,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各个部门按照自己部门的预案进行应急响应不但不利于力量整合,甚至造成职能冲突,影响应急响应的速度与效果。

(2)预案多由秘书等没有应急管理实务经验的人员编制,缺乏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演变的“情境模拟”,使得预案的内容脱离现实,缺乏可操作性,在应急管理中无法发挥实效;(3)缺乏应急预案的演练,尤其缺乏综合演练,使得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部门之间的协作仍然存在较多障碍;(4)以部门为单位编制的预案对应急资源的总体分布缺乏了解,甚至对本单位的应急资源储备都了解不足,很难实现资源整合,降低了应急管理的效率。

由于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从上到下的体系,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以及应急响应体制与机制的设计,乃至应急预案的文本格式都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复制,因此,上述问题是个共性问题,也是深圳应急预案体系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急预案的电子化平台可以为综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它的实现有如下重大意义:(1)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承担应急响应任务的部门不但可以看到可以轻易检索本部门的应急资源和响应程序,还可以看到其他部门的应急资源与应急行动,有利于资源整合与应急协调,从而形成合力;(2)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是一个数据检索平台,有利于理顺应急预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强各预案之间的衔接,同时也可以简化预案的存储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检索到相关预案体系及应急资源分布,提高应急指挥的效率。

(3)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是一个方案生成平台,它由案例库、预案库、资源库、地理信息库等基本数据库构成,可以根据此前或其他地区类似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及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应急资源分布及地理信息数据生成参照解决方案,为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4)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是一个接口兼容平台,它的重点在于为应急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和模拟,可以与市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单位的应急指挥硬件平台实现有效对接,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参考。

因此,可以这么认为,应急预案的编制实现了应急预案体系从无到有的转变,而应急预案的电子化平台则实现了应急预案体系从有到有效运转的转变。

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的建设不仅符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要求,也符合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深圳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应急管理的软硬件建设上理应走在全国前列,树立深圳经验。

如果说南宁的“应急指挥系统”是应急管理硬件建设的典型,那么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通过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的建设成为应急管理软件建设的样本。

从目前来看,国内多数城市都建成了应急指挥平台,但多大侧重于硬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上十分滞后,应急预案电子化平台无疑将弥补这一不足。

从经济与社会效益来看,电子化平台的建设如果获得成功,可以在全国其他地方进行推广,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3 平台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规范本平台总体设计参考以下标准:❑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ISO/IEC 12207:1995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3平台设计需求3.1 系统管理3.1.1权限分配管理为指定的用户或组别角色授权,通过选取指定的菜单项目,为组别或个人授予特定的权限信息,权限信息包括组别ID、用户ID、功能菜单ID、菜单名称、有效状态、类型;3.1.2系统权限编码维护管理菜单权限的基本单元信息,菜单权限包括:功能菜单ID、菜单名称、菜单功能描述、上级菜单ID、有效状态、创建日期、经手人、最后修改日期;3.1.3系统用户管理维护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的注册用户信息,包括对注册用户基本信息的增删改查操作,本模块维护的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账号、用户姓名、用户口令、所属组别或科室、联系电话、所在地址等信息。

3.1.4用户分组管理维护管理用户的分组组别信息,主要包括对用户组别ID、组别名称、组别描述、有效状态、相关权限、创建日期、创建人、最后修改日期信息进行维护;3.1.5日志信息查询日志信息包括系统用户在使用系统中各项操作或业务审批操作的痕迹,主要包括业务日志、操作日志分类,提供依据日志的时间段、操作人员工号来查询系统操作日志信息。

3.2 应急机构应急机构是指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任务,编制相关实施细则和程序文件,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网络系统。

应急机构按照单位包括两大类信息,分别是政府单位及企业机构等。

3.2.1政府单位政府单位主要是应急预案管理中职能单位主体组织,负责安全情况的管理、组织及相关职责监督和服务。

政府单位的基本信息管理应急政府机构基本信息的维护管理、相关单位用户管理及人员基本信息的管理。

3.2.1.1 机构信息管理维护管理应急预案中与政府组织机构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机构信息的录入、维护及检索功能。

具体功能如下:3.2.1.1.1应急机构录入应急机构的录入包括新增机构及下属机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录入完毕提交保存到后台数据库中。

机构基本信息包括机构编码、机构代码、机构名称、简称、行政区域、机构类型、负责人、联系电话、传真、地址、邮编及备注。

3.2.1.1.2审核维护应急预案机构基本信息的审核维护工作,主要是对应急预案中相关的组织单位是具有相关的职能权限进行定位和管理,政府应急预案的管理要求有相应的授权和监管机制,统一受上级机关单位管理,并由专门机构进行日常工作的监督和审核工作。

只有经上级机构审核的政府机构,才能在应急预案中调度和管理。

具体维护信息包括应急机构编码、机构名称、主要职责和权限义务,日常工作职责,审核机构、审核人员、审核日期、有效状态等,提供对机构信息的新增、修改、注销、查询、审核操作。

3.2.1.1.3条件查询提供依据机构代码、机构类型及机构名称、简称查询机构基本信息,并提供列表显示机构的查询结果。

3.2.1.2 人员管理该模块用于维护管理机构人员的基本信息。

在选定的机构名称后,方可提供有效添加人员的机构名称,维护的机构明细显示在列表中。

系统提供对机构人员信息的增删改查功能。

机构人员信息包括:人员、性别、出身日期、身份证号、移动电话、办公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职务、籍贯、名族、政治面貌、参加工作时间、最高学历、毕业院校、登录ID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