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2016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单元简介】本单元围绕家庭相册的完整制作过程,设计了 3 个活动,从数码相片的拍摄、传入计算机、照片的美化处理,一直到电子相册的制作。
使学生在制作电子相册的过程中,体验数码相片处理的基本步骤,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掌握现代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照片是每个家庭都拥有的记忆,而电子相片是逐渐普及和流行的应用,制作电子相册应该是学生感兴趣也是比较实用的一项技能。
【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了解数码照片的导入及分类管理。
②了解数码照片的基础知识。
③能利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对数码照片进行简单处理、修复及美化。
④能利用电子相册软件制作图、文、声并茂的电子相册。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数码照片的处理”为主题开展活动。
②以制作一份电子相册为目的,综合利用信息技术。
3.情感目标①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数码照片的处理和修复,培养学生对完美作品的追求和鉴别能力。
③通过电子相册的制作,培养学生合理规划、自我评价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了解和掌握数码照片基本知识。
②利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处理照片。
③利用电子相册软件制作电子相册。
2.教学难点①数码照片的处理技巧和标准。
②电子相册的合理规划和设计。
【课时安排】活动活动名称知识技能课时安排活动 1获取管理照片连接数码相机与计算机传输数码照片分类管理照片看图软件的使用数码照片基础知识1课时活动 2美化数码相片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照片的简单修复和处理照片的进一步美化修饰2课时活动 3制作电子相册电子相册的规划电子相册的使用相册中照片、文字、声音的编辑电子相册的输出问题2课时活动 1 获取管理照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安徽省义务教育新课程试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 1 的内容,是本学期的第一节课,当然也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
第一单元主要围绕照片而展开的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而活动 1 首先是围绕数码照片的获取过程的内容,即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和将照片从数码相机导入计算机中,故其为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打下一个基础,本活动还利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分类管理照片及批量处理等操作,培养学生分类管理资源的信息技术素养。
【学情分析】有些学生对数码产品比较熟悉,而有些则非常陌生,故教学中兼顾这两类学生,另外由于刚放了寒假,第一节课如何很快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的融入课堂教学,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2)、能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3)、会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4)、会用看图软件分类管理照片;(5)、能对计算机中的照片进行批量处理。
2、过程与方法:(1)、体验数码照片的传输与整理过程;(2)、掌握利用看图软件分类及批量处理照片。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2)、通过照片的分类和批量处理,培养分类及高效管理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 1、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2、使用看图软件对照片进行分类和批量处理。
难点:照片的批量重命名处理。
【教学过程】展示两组照片,第一组是以春节为主体的照片,第二组是学校的风景照片。
一边展示,一边介绍图片。
结束之后,互动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对这些照片熟不熟悉啊?”学生回答熟悉,然后拿出一个数码相机,边举起边说:“这些照片啊,都是我用我手里的数码相机所拍摄下来的。
正好我带了相机,也给我们大家照几张吧!”然后给学生拍摄照片。
评析:由于春节刚过,对于春节的热闹气氛,学生激情很高;学校风景是学生身边的事物,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给学生拍摄照片,更能激起学生的热情,把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
师:“好,大家的照片已经在我的相机里了,那么我怎么把这些照片放到我的电脑中呢?有同学知道么?” 有同学回答:“使用数据线连起来。
”“对了,数据线啊,我也有!” 然后拿出数据线,“把数据线的一端接入相机,另一端接入计算机的 USB接口,这样就连起来了。
”然后边演示边讲解,打开我的电脑,会出现一个相机图标,双击该图标,就可以查看其中的照片了。
然后把需要的照片复制到新建的文件夹下。
“同学们的照片已经在我的电脑中了,可是还没有老师的照片呢,哪位同学来帮老师照个照片,放到电脑里啊?”请学生操作照片的传输过程,并提醒其余的同学注意观看,看他的操作是否正确,并需要时进行引导。
评析:首先展示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然后展示照片的传输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掌握这一知识。
之后请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照片的传输,其余的同学观察,注意看他的操作是否正确,这样,每个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有了一个巩固的过程。
“好,刚刚我们用到了数码相机,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数码相机的知识。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五页,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
”同时把照片发送到学生机中。
完成之后,说:“照片已经在电脑中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照片,这次,我用一个看图软件来观看照片。
”演示打开 AcDSee软件,介绍软件窗口,之后双击任一个图片,打开照片管理器查看照片文件。
并告知同学照片的位置,请同学们观看照片。
评析:在学习数码相机有关知识时,把这些照片发到学生的机器中,节省了时间,同时使用这些照片来进行下面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更浓厚。
“这些照片都放在一个文件夹下,我感觉乱糟糟的,你们有没有觉得啊?我想对它们进行一下分类,可以么?”之后请同学思考:“这些照片可以分为几类呢?”根据同学回答,并引导,照片分为三类:春节、校园风景、上课。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是怎样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的?”同学回答:“建立文件夹,把照片放在相应的文件夹下。
”讲解:“这次,我们在这个看图软件里,完成这些操作。
”演示文件分类管理过程,并注重引导学生提出操作步骤,完成操作。
请学生自己操作,并进行比赛,看谁做的最快!完成之后请快的学生介绍自己快的诀窍,有同学提出了一次移动多个文件的方法(选中多个文件按下 ctrl 键),教师介绍选择多个文件的方法,并说明 ctrl 键和 Shift 键在此处的区别。
评析:文件的分类管理,及新建文件夹、移动文件,以前学过直接操作的方法,在软件中进行时的原理是相同的,故引学生根据学的知,自主探索,教引完成一内容。
学生操作,行比的方法,激学生找捷径,有同学多个文件同移,教其介,并加以充,使大家掌握 ctrl 和 Shift 的使用。
使用看件看某一文件下的照片文件,:“照片已分好了,但我看些照片,感好像有什么不眼的地方,同学有没有?” “我一个我自己的看法,看同学有没有种感,些照片的名字很乱,我得没有一点律,你得呢?”很少学生回有,效果不,再加以引:“比如第一个照片,它的名字是‘***.jpg’,如果你只看它的名字,知不知道它是什么内容啊?”同学回答:“不知道”“那我他改个名字,叫‘校园景.jpg ’,你看到个名字,能不能知道它的内容啊?”同学回答知道,“那我想它改下名字,依次叫‘校园景 1.jpg’、‘校园景 2.jpg ’⋯⋯,好不好啊?”然后引:“同学想一想,我更改文件的名称,是怎么更改的呢?”同学回答:“使用重命名”教引:“ 了,以前我文件使用重命名,可以更改文件的名称,但那操作,是一个文件行重命名,我里有么多文件,如果使用以前的方法,就太麻、太浪了,我的看件有没有提供更好的方法呢?当然有。
”演示介,中“校园景”文件下的所有文件,“ ”→“重命名”菜,打开批量重命名对话框。
“好,我们要利用这个对话框来实现文件的批量重命名,在这个对话框里,有一些需要我们来设置的地方,同学们根据提示,看看我们应该怎样设置。
”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个编辑栏进行设置,之后引导“我不知道这样设置对不对,要是能看到预览效果就好了。
”,此时有细心的同学说:“右边有预览效果” ,然后根据预览效果,重新设置,直到效果满意为止,再单击开始重命名,完成观看结果。
请学生完成其余类别的照片的重命名工作。
评析:此知识教授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有需要重命名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重命名的好处,然后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前面的分类管理亦是如此,只是分类较明显,而重命名不明显,故教师应多加引导。
在设置批量重命名对话框时,主要请学生自主探究,因为每项设置都有提示,故应请学生自主探究来进行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预览效果,完成这一知识的传授。
知识回顾,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回答:有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传输照片,使用看图软件对照片进行分类整理、重命名等。
教师再加以总结,之后说:“我们这节课的内容都是围绕图片来展开的,我们就有必要再了解一些关于图片的知识,介绍第9 页知识库中 1、3 和第 6 页 3 的知识。
评析:对于图片的知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为了不打乱本活动其他内容的连贯性,在课程最后通过回顾的引入,提出图片的知识,即使知识全面,又不失连贯性。
【教学反思】本活动主要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自主探究、动手联系来完成教学任务,能和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知识。
在开始展示照片,以及在班内拍摄照片时,学生的热情很高,致使场面显得有些“乱” ,此时教师要注意掌控课堂,及时地把学生“拉”回到学习中。
而在对照片的分类管理和重命名时,一定要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操作的必要性,不然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环节上,需要再下些功夫。
在学生操作分类管理时,能引入选择多个文件的方法,以及 ctrl 键和 Shift 键的使用,是知识的补充,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在不会打乱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穿插一些知识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活动 2 美化数码照片【学情分析】本活动涉及到一个新的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 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均可视为零起点。
要想完成活动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详细介绍软件的特点,还需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
当然,在这一部分学生的起点是相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较好把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熟悉 Photoshop 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的作用。
②利用 Photoshop 的调节工具简单的处理照片。
③利用 Photoshop 的修复工具修复照片,使照片更加美观。
④理解并合理使用Photoshop 中的滤镜。
2.过程与方法①掌握照片处理基本操作。
②了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③进一步加工美化照片。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欣赏修复完成的照片,提高合理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的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②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活动的重点是熟悉Photoshop 中工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