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 ISO14001:2015CCC管理手册程序文件ISO9001:2015 ISO14001:2015 CCC产品认证标准三标一体化管理手册1.1目录1.2 颁布令为强化公司管理运作,提高我公司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公司依据CCC认证版质量管理体系、CCC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CCC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法规、标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由质量负责人/管理代表组织编写此《管理手册》,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
规定本手册自 2017年07月03日起正式在全公司施行。
本《管理手册》阐明了我公司的质量及环境方针、目标,是表述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公司的质量管理及环境管理的法规,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
1.3 任命书为符合CCC认证要求,确保公司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一致性,特任命 XXX 为公司质量负责人,除负现有职责外,仍行使以下权利:1、确保本CCC工厂检查要求在本公司内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2、确保所生产的认证产品符合认证标准要求并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样品一致;3、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的使用要求,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注销、暂停、撤销的条件,确保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标志的正确使用。
任命 XXX 为公司CCC认证联络员,负责在认证整个过程中与认证机构的联系,及时跟踪、了解认证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有关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要求或规定,并在公司内报告和传达。
除负现有职责外,还应跟踪:1、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换版、产品认证标准换版及其他相关认证文件的发布、修订的相关要求;2、公司所有证书的跟踪,包括有效、暂停、撤销的状态;3、CCC工厂检查、抽样,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产品送外检测等结果的跟踪。
总经理:日期: 2017/07/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总经理:日期:2017/07/03 1.4公司简介XXX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家电专业制造商,产品有XXX等产品。
位于XXX的厂区占地面积为XXXX 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200万件。
开发和研究产品的创新是我们的重点,我们已进军全球的市场、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们的产品畅销中国,美洲,欧洲,中东,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俄罗斯、南非等市场,积累了为国内外客户服务的丰富经验。
我们的产品都通过GS,CE、CB、SAA、EMC、UL及CCC认证。
此外,我们承诺保证质量,安全保证,创新的设计和时尚的风格,有效地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此外,我们有非常优秀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产品经理和测试人员,拥有发展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表现能力,具有赶超世界的潮流和设计领先的创新产品;此外,严格检验原材料和成品的每一个生产过程,我们的品质工作人员正在对提高效益和质量控制做最大的努力。
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和即期交货,我们以“顾客至上”作为企业实施的原则。
总经理:XXX电话:XXX传真:XXX地址:XXX邮箱:XXX网址:XXX1.5组织架构图2.0管理体系范围环境管理体系涵盖了公司注塑日用品的生产、服务及相关管理活动提供过程的管理工作,编制了环境手册、程序文件、相关作业指导书等文件。
本管理手册按ISO14001:2015标准要求描述了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部门职责及适用条款,对外用以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对内作为管理体系的最高文件,指导公司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增强顾客、相关方满意度。
1.1覆盖的产品本手册覆盖的产品:适用于公司小家电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经营和服务。
1.2覆盖的区域本手册覆盖的管理体系活动的区域和场所包括计划部、生产部、开发部、品管部、业务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及财务部等涉及到客户服务、产品的开发制造现场和部门。
1.3覆盖的体系要求本手册覆盖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CC认证版质量管理体系、CCC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以及CCC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全部标准内容。
3.0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1引用标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CCC认证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2通用术语和定义采用ISO9000:2015、ISO14001:2015以及CCC认证版质量管理体系的术语和定义。
4.0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所处的环境本公司领导层确定了企业目标和战略方向,通过各部门收集信息、识别、分析和评价,公司管理会议讨论研究,明确了与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包括国际、国内、地区和本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对手、市场变动和价格、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企业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以往绩效等相关因素,包括需要考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或条件。
公司通过实施、策划“6.1应对风险的机遇和措施”,明确了环境分析的职责,相应的准则,通过适宜的方法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确保充分识别风险,消除风险,降低或减缓风险,充分利用可能的发展机遇,保证实现企业效益和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
公司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公司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公司应考虑以下方面:1) 可能对公司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2)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3) 公司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4)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5)总经理办应建立经营计划。
注 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 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公司相关方关注公司持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否符合顾客要求,是否适销对路,以及生产经营的合规情况。
公司明确了影响企业绩效或受到企业经营影响的相关方,通过调查、访谈了解上述相关方的要求。
同时每年通过访谈、网站向社会告知企业联系方式和经营情况,持续与相关方沟通,了解相关方要求,对他们的要求进行评审。
4.2.1公司已确定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主要如下:1) 直接顾客;2) 最终使用者;3)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4) 立法机构;5) 其他与公司利益有关的个人或组织。
4.2.2公司应理解和满足影响上述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确定这些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4.2.3当公司的经营场所、股东结构、产品类型、主要市场、组织架构等发生重大变化和调整时,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公司在策划质量和管理体系时,考虑到公司目前内外环境和影响因素,根据相关方的要求,与公司产品和服务,在手册中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
在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公司应考虑:a)4.1所提及的内、外部问题;b)4.2所提及的合规义务;c)其组织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d)其活动、产品和服务;e)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4.4 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1.1 本公司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通过实施以下活动,确定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领导、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等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内的应用: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有效控制;d)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人员、基础设施、运行环境、知识和监测等资源;e)规定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责任和权限,并进行沟通;f)应对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g)评价这些过程绩效和有效性,识别更新的需求,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h)改进过程以及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
4.4.2 根据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需要,公司:a)公司根据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要求,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管理规范、工艺文件、操作规范等体系文件,支持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运行;b)保留确认过程按策划进行的证据文件。
相关程序文件:组织环境和相关方管理程序数据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相关方管理程序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1.1总则5.1.1.1最高管理者认识到公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实施以下活动体现其领导作用和承诺:a)在职责方面,对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b)制定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c)将公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公司的业务过程;d)促进管理者在体系策划、运行中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e)识别公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及其更新需要并配备这些资源;f)在公司内进行沟通,确保全员理解有效的质量和环境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和环境体系要求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通过考核、培训、分享知识、奖励制度,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其素质,提高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管理绩效;g)实施各项业务过程,实现公司目标及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h)推动改进;i)明确公司内部职责分工,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最高管理者领导下公司开展以下活动,证实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5.2 方针5.2.1 制定质量和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和环境方针如下:上述方针是与本公司一贯的宗旨相适应的,适合于本公司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过程、活动、服务的性质、规模,以及环境影响、危险特性,而且体现了本公司遵守现行有关质量、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持续改进的承诺。
5.2.2 沟通质量方针为贯彻实施方针,最高管理者采取如下措施:1)让相关方了解和认同是公司对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
公司通过办公例会、专题学习、墙报、等其他方式,加深各部门员工对方针的认识、理解与沟通。
通过网页、宣传单、标识牌、文件的方式使方针便于相关方获取,并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与重要供方沟通质量和环境方针。
2)根据上述方针制定公司和各部门的目标、指标,并通过管理评审检查目标的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