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兵之情主速”体现了孙武的速胜思想。
2、江泽民提出我军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是_机械化建设、信息化建设_。
3、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综合国力和距离等地缘要素为基础所产生的国家之间的_地缘政治、地缘经济、____地缘军事_____等关系。
4、《孙子兵法》“五事七计”中的“五事”是指__道__天、地、将、法。
5、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_________军队___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6、电子干扰按技术类型可分为___有源干扰___和__无源干扰___。
7、____互信_是新安全观的基础,“互利”是新安全观的目的,“平等”是新安全观的保证,__协作__是新安全观的方式。
8、军事思想与其他军事学科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___共性与个性______的关系。
9、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__国家安全_和_军事斗争全局_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10、地形匹配制导系统由弹上的制导计算机、__雷达_高度表(或叫无线电高度表)和____气象_____高度表组成。
11、战略环境与战略是_______客观实际_____和主观指导的关系。
12、___1949年11月11日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建立。
13、电子干扰按任务类型可分为___压制性干扰_____和__欺骗性干扰____。
14、_____航空运输____是争取时间,保障部队快速实施机动,夺取战争主动最有效的措施。
15、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______实践性_______、继承性、创造性和时代性。
二、单项选择题1、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用了各种军用卫星( C )颗。
A、70B、80C、90D、1002、( B )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实现精确制导的新技术,一般用于攻击地面静止目标。
A、遥控制导B、卫星制导C、惯性制导D、匹配制导3、(C )是一种能对敌方有威胁的卫星实施摧毁、破坏或使其失效的人造卫星。
A、侦察卫星B、军事卫星C、反卫星卫星D、气象卫星4、军事活动是国防的( A )手段。
A、主要手段 B 、次要手段C、唯一手段D、多种手段5、( C )是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体制。
A、遥控制导B、匹配制导C、寻的制导D、惯性制导6、原始农业时代战争的物质基础是( D )。
A、机械化武器装备B、信息化武器装备C、信息化作战平台D、冷兵器武器装备7、目前世界上现存最为古老、著名的兵书是( D )A、三略B、武经七书C、六韬D、孙子兵法8、美军称指挥信息系统为C4ISR,这里的“S”代表( B )。
A、侦察B、监视C、情报D、计算机9、我国陆地边界线为( B )千米。
A、20800B、21800C、22800D、2380010、“一超多强”中的“一超”是指(C )。
A、日本B、中国C、美国D、意大利11、《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我专而敌分”是指(A )。
A、我方集中力量而尽量分散敌人的力量B、我方专心致志而敌人精力分散C、我方专一而敌人分散D、我方专业而敌人不够专业12、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置于( C )的绝对领导之下。
A、总参谋部B、总政治部C、中国共产党D、总装备部13、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在作战保障上采用的原则是( B )。
A、各取所需B、适时、适地和适量C、伴随保障D、跟进保障14、我国的国防类型属于(B )。
A、扩张型B、防御型C、联盟型D、中立型15、军事思想与其他军事学科的关系是(A )。
A、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的关系D、特殊与一般、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三、多项选择题1、现代六大高技术群包括(ABCD )。
A、信息技术B、空间技术C、生物技术D、海洋技术2、人工遮障伪装按外形可分为(ABCD )。
A、水平遮障B、垂直遮障C、掩盖遮障D、变形遮障3、中央军委同时有两个名义(AB ),从而确立了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
A、一个是中共中央军委B、一个是国家的中央军委C、一个是国家战时委员会D、一个是国务院国防委员会4、保障精确化达到精确程度的的具体要求(ABCD )。
A、时间精确B、空间精确C、数量精确D、质量精确5、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包括(BCD )。
A、听党指挥B、军民一致C、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D、官兵一致6、国防是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的,国防建设受(ABCD )制约。
A、国家性质B、国家制度C、国家政策D、国家利益目标7、测地卫星可用来(ABCD )。
A、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B、地球重力场的分布C、地面的城市、村庄和军事目标地理位置D、进行地球资源的勘察8、硬杀伤型信息化武器主要指(AB )。
A、精确制导武器B、各种信息化作战平台C、常规武器D、化学武器9、属于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台湾问题的政策的是(ABCD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10、战略具有(ABCD )的特点。
A、全局性B、对抗性C、谋略性D、相对稳定性11、光电探测技术的工作频段可分布在(ABC )。
A、可见光B、红外C、紫外D、微波12、导弹一般由弹体和(ABCD )等部分构成。
A、导引头B、战斗部C、推进系统D、控制系统13、国际战略格局的涵义是(ABCD )。
A、国际格局的构成角色只能是国际战略力量B、几大战略力量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C、成为国际战略力量的必须是大国或者国家集团D、大国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14、毛泽东人民战争与历史上一般的人民战争的区别是(ABC )。
A、战争的目的不同B、依靠群众的深度和广度不同C、战争的结果不同D、动员的对象不同15、基本作战指挥程序和信息流程环节包括(ABCD )。
A、发现目标B、进行决策C、下达指令D、部队行动16、属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有(BCD )。
A、国家生存B、能源安全C、信息安全D、粮食安全17、中国革命战争中我军作战的基本形式是( ABC )。
A、游击战B、运动战C、阵地战D、机动战18、目前大量使用的地面传感器有(ABCD )。
A、震动传感器B、声响传感器C、磁性传感器D、红外传感器19、信息化战争一开始,打击对象就将主要集中在(ABC )。
A、敌方政治目标B、经济目标C、军事命脉D、有生力量20、我国国防政策强调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强调(ABCD )。
A、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B、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C、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D、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四、判断题1、美国第三代隐身飞机的隐身能力已经大大超出第一代隐身飞机的隐身能力。
(×)2、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长期历史进程。
(√)3、国际组织地位与作用的上升是反对单边主义的唯一方式。
(×)4、弹道导弹飞行轨迹大部分在中段,为自由抛物体轨迹。
(√)5、国防的行为主体是军队。
(×)6、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所进行的战争。
(√)8、中央军委是中共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率机关。
(√)9、国防信息化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决定力量。
(×)10、美军“精神制胜”理论意味着摧毁、解除武装组织和抵消能力。
(×)11、精确制导弹药又称为“灵巧弹药”,与导弹的主要区别是它自身无动力装置。
(√)12、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13、激光雷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实与微波雷达类似。
(√)14、电子摧毁是指利用反辐射武器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实体打击,是一种硬杀伤手段。
(√)15、局部战争实践是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动力。
(×)1.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国防性质。
2.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性、联盟型、中立型。
3.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终结,大约经历了四千年的历史。
4.隋朝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设立了三省六部制,专门设立了主管军事的部门——兵部。
5.1895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
清朝战败,被迫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并于当日颁布实施。
7.《国防法》是一部仅次于国家宪法的国防基本法。
8.兵役制度是兵役法的核心。
根据《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9.《兵役法》第12条规定:“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
10.国防教育的目的:⑴增强国防观念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⑶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⑷激发爱国热情⑸自觉履行国防义务11. 加农炮身管长、初速大、射程远、弹道低伸。
12. 榴弹炮比加农炮炮身管短、初速较小,弹道较弯曲,射程中等,可行低、高界两种方法射击。
13.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
它具有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战的能力,既能单独在海上作战,又能协同陆军、空军作战。
14.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我国先后建立了夏、商、西周三个奴隶制王朝。
15. 第一个用欧洲文字翻译《孙子兵法》的是曾在中国居住43年的法国神父阿米奥(王若瑟)。
16.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⑴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孙子兵法》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⑶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⑷“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⑸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思想17.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18.战争的客观规律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自然、地理诸条件,以及作战中的敌情、我情、民情和国际环境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战争指导规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19. 毛泽东从“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是阶级压迫工具”的原理出发,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的思想。
20.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确保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根本原则。
21.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22. 人民战争是我党历来坚持的指导战争的根本路线,是我党唯一正确的战争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内容。
23. 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⑴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⑵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⑶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⑷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24.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