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九讲
丹麦设计师克兰特和美国设计师德雷夫斯是这方面工作
的先驱。
6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其研究中引
进了实验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根据人的手、眼及脑的特 点来设计控制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条件。
可以说,人机工程学的出现,使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 到了显著增强,为设计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9
例
4、视觉
(1)视觉的过程
(2)视觉的敏锐性
最低分辨能力敏锐性测试MSA
(3)视觉对色彩的选择与反映区别
(4)黑暗适应能力
(5)亮度对比能力
(6)照明
A 时间因素
B 照度
C 眩光度
D 多因素综合
E 运动与照明关系
(7)年龄、经验与照明识别关系
10
人体数据研究
11
椅子设计的数据研究
12
到20世纪50年代后,人机工程学原理已为许多设计师所采 用,以改善产品设计的人机关系。
23
2、广告设计的特点
设计的根本不再是图形,或者版面,或者文稿,而是设计理 念。所有平面元素都必须为强调主题理念和主题思想而服务。
正是在这个时候,美国的广告业才开始进入到强调理念, 而不是简单强调图形和版面效果的高度。
24
评价:
纽约平面设计派遵循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高度次序性,版 面结构有条不紊、逻辑性强。同时也注重设计的幽默性、生动性 、活泼性的表现。
36
1985年格雷夫斯为阿勒西公司设计的自鸣式水壶 ,年销量4万只 。
37
格雷夫斯设计的广场梳妆台与座椅
38
这些建筑师的设计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特征,即强调 设计的隐喻意义,通过借用历史风格来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又 反映出一种幽默与风趣之感,惟独功能上的要求被忽视了。
纽约平面设计派把欧洲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生动 活泼的美国的插图型的平面设计特色统一使用,从而形成了独特 的设计风格。
25
1、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2、纽约平面设计派
3、后现代主义设计
4、波普设计(POP) 5、解构主义 6、高技术风格
26
后现代主义是反抗现代主义而出现的一场运动,它不仅仅
体现在设计领域,还广泛的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等 领域。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 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
32
纽约帝国大厦
(Empire State Building,1931年)
33
美国 电报与电话(AT&T)公司大厦
34
1971年意大利名为“工作室65”的设计师小组为
古弗拉蒙公司设计了一只模压发泡成形的椅子 。
35
1984年文丘里为先前美国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
诺尔家具公司设计了一套历史风格的桌椅 。
7
人机工程学首先在飞机驾驶舱设计中得到应用,特别是用于与 视觉显示有关的问题上,即使仪表的设计及其布局与人眼感知的生 理及心理机制相适应。
8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机器系统的大环境 2、人体工程学的数据基础(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3、信息输入和程序 4、视觉 5、定量性视觉显示设计 6、语言传达 7、人类的输入与输出系统 8、人类的控制系统 9、控制设计
31
后现代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Robert A.M.Stem)把后现
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
( 1 ) 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 ( 2 ) 引喻主义(Allusionism) ( 3 ) 装饰主义(Ornamentation)
也就是强调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 筑的象征性,并把装饰作为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后现代主义 源于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在设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27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
书。这本书成了后现代主义最早宣言。文丘里提出“少就是乏味”,鼓吹
一种杂乱、复杂、含混、折衷、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与现代主义 “少就是多”信条针锋相对。
28
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地——芝加哥
29
现代主义作品——联合国总部大楼
30
现代主义作品——巴西国会大厦
——“纽约平面设计派”(The New York Shool)。
19
纽约平面设计派的重要奠基人和开创者当数保罗.兰德(
Paul Rand,1914-1996)
20
乔治.路易斯
(George Lois 1931-) 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天分、作品最多的艺术指导,经典作品
数不胜数。但他生性叛逆,轻蔑规则,无视权威。他的语言生气勃 勃、离经叛道,他的作品奇特眩目、出人意料。他像坏孩子一样让 麦迪逊大道不得安宁,还像码头工人一样讲粗话。
21
22
1、版面设计的特点
纽约派设计家认为:观念、设想、艺术手法、版面编排应 该是紧密的、不可分割的,版面设计是集中体现设计家思想、 风格的唯一焦点。
(1)采用大篇幅和大空白来突出设计主体的目的。 (2)注重摄影作品,把摄影作为一种设计手段使用。 (3)“版面设计的表现主义”——利用字体、照片形象、 插图形 象和其它元素进行组合,强调图画性,趣味性、幽默 性效果。
2、纽约平面设计派
3、后现代主义设计 4、波普设计(POP) 5、解构主义 6、高技术风格
18
欧洲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过于理性、系统、严肃,这与 美国人的乐天性格不吻合,美国人更喜欢在设计中融入某种乐天因 素。
20世纪40年代,一方面,美国在接受欧洲现代主义风格,另 一方面,也对现代主义进行改良,逐渐形成了美国自己的设计风格
瑞典设计师曾纳尔(Rune Zernell)的设计
13
14
现代设计对于伤残人员的人道主义也向人机工程学提出了要求
。在这方面,瑞典人机设计小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小
组设计师常常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研,并制成足尺模型进行人机测 试,并采用摄影等手段对工作过程和动作进行分析。
15
16
17
1、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九讲
本讲内容:
1、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2、纽约平面设计派 3、后现代主义设计 4、波普设计(POP) 5、解构主义 6、高技术风格
多元化探索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2、纽约平面设计派 3、后现代主义设计 4、波普设计(POP) 5、解构主义 6、高技术风格
5
二战之前,欧洲的一些设计师就开始对人体部位的尺寸、动作 范围和功能进行了研究,使人的生理尺度与日常使用的物品尺寸协 调起来,从而设计出更宜人、更有效率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