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倒计时秒表课程设计

倒计时秒表课程设计

七.附件…………………………………………………………11
源程序…………………………………………………………………12
总体电路图………………………………………………………………22
一.设计目的
1熟悉整个项目的流程即单片机系统设计过程
2学会使用各种仿真软件
3熟练的使用汇编语言编写小的应用程序
4掌握系统的调试与安装
倒计时秒表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1
二.设计要求……………………………………………………………1
三.总体设计……………………………………………………………1
设计方案…………………………………………………………1
硬件电路设计……………………………………………………1
晶振电路模块
3)LCD显示部分
D1-D7口分别依次接单片机的;
RS,RW,E分别接口
LCD显示部分
4)键盘及蜂鸣器部分
键盘及轰鸣器部分
口是“调模式”num 10,num20,num30,num50,num100
口是“开始”倒计时端口
口是“关闭”(返回)轰鸣器口,在定时可以返回到模式状态。
口是给轰鸣器送触发信号口
{
TH0=0x3c;
TL0=0xb0;
jishu++;
if(jishu==20)
{
jishu=0;miFra biblioteko++;
}
}
//***********************定时器1蜂鸣器************************
void time1(void) interrupt 3 using 0
}
//**********************液晶初始化程序***********************
void initial_lcd()//hen yong yiwang ji gai bufen
{
Delay1ms(20);
write_com(0x38);
Delay1ms(5);
write_com(0x0c);
5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设计要求
1)可以实现正常秒表的所有功能,包括启动,暂停,复位等2)可以自由设定倒计时时间(10s,20s,30s....),并进行倒计时(10s,20s,30s....)3)显示方式自选4)任选一款51单片机5)扩展功能:在秒表基础上增加时钟功能;倒计时完成时加入报警单元,如声音,灯光等
三.总体设计
设计方案
1)方案讨论和设计:倒计时数字秒表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LCD液晶显示器如何显示数字0—9;二,如何用单片机来控制LCD的显示;三,单片机最小模式下的设计。处理好这些问题此设计才能完整,为此必须先了解LCD的显示原理和接线方法,再了解单片机的组成原理和控制方法。硬件电路的绘制和软件程序的编写是此次设计的关键和基础,只有硬件电路的设计是正确的、合理的,软件设计才可以根据硬件电路编程,以下的设计才能够进行。
for(j=0;j<120;j++);
}
//*********************写液晶命令程序****************
void write_com(uchar com)
{
rs=0;
rw=0;
en=0;
Delay1ms(2);
P1=com;
Delay1ms(4);
en=1;
Delay1ms(4);
xmiao2=xmiao%100/10;
xmiao3=xmiao%10;
write_com(0x80+0x0a);液晶定位
if(xmiao==100)
{
write_data(0x30+xmiao1);
write_data(0x30+xmiao2);
write_data(0x30+xmiao3);
}
if(xmiao<100)
1)CPU部分…………………………………………………………1
2)晶振电路部分……………………………………………………2
3)LCD显示……………………………………………………3
4)键盘及蜂鸣器部分…………………………………………………3
软件程序设计……………………………………………………4
四.方案实施…………………………………………………………6
软件调试及调试方法
1)启动keil uVision,编写倒计时汇编语言程序,然后点击Project菜单——〉New project,新建一个工程,接着选择CPU类型,我们选择最常用的AT89C51。
2)在工程中加入文件。新建一个文件倒计时.C保存,汇编语言文件建好后把文件加入到工程中。仿真图形如下:
Delay1ms(5);
write_com(0x06);
Delay1ms(5);
write_com(0x01);
}
//***********************定时器0定时1S****时钟程序************************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图2 DMF5001液晶映射方式
因为T6963内部含有ASCII码字库,所以要想显示字符信息,只需在文本区内填入相应的信息即可。
如果要显示汉字或图形,则必须先在单片机内部的ROM区建模,然后将这些信息写入液晶的图形缓冲区,在液晶控制模块的控制下,相应的信息就会映射在显示屏上,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汉字或图形信息了。
目前单片机在社会上应用很广泛,这使我相信所学的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用的。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六.参考文献
[1]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迟荣强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3]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
en=0;
}
//*********************写液晶数据程序*********************
void write_data(uchar dt)
{
rs=1;
rw=0;
en=0;
Delay1ms(2);
P1=dt;
Delay1ms(4);
en=1;
Delay1ms(4);
en=0;
设计中应用到的STC89C51是Atmel公司生产的51系列单片机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AT89C51引脚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AT89C51有P0、P1、P2、P3四个输出输入口,其中口接开关用来LCD数字显示的起停,其中+5V的高电平有电源电路提供。
动态LCD液晶显示器显示
液晶是人机交互最重要的通道,液晶不光要显示文字信息,还要显示波形信息,所以,编写一套完善的函数库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应该包括显示ASCII码、字符串、整型数字、浮点数、汉字、画点、画线等一系列函数。
上层函数的建立离不开底层的驱动,最底层驱动应该是建立在液晶基本时序与指令的基础上。如图1,是液晶模块的基本时序图。
图1 DMF5001液晶模块基本时序图
根据时序图和控制指令,不难写出基本的读写函数。这些函数就是构建上层的基础。之后,还必须了解液晶的基本显示方式和充填方式。如图2,是液晶模块的缓冲区与显示屏的映射关系。T6963控制芯片内部有64KB的缓冲区,可以由程序划分为图形、文本、文本特征3类缓冲区,在不同缓冲区里写入不同数据,在液晶屏上将映射相应的信息,这也就是液晶模块显示信息的原理。
七.附件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sbitrs=P3^0;
sbitrw=P3^1;
sbiten=P3^2;
sbittiao=P2^0;
sbitkaishi=P2^1;
sbitfanhui=P2^2;
sbitfm=P2^3;触发蜂鸣器
2)通过本次设计,使我认识和了解了基本的单片机设计的开发及仿真过程,我学到:
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对单片机和模拟电路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学会了液晶显示器接法,熟识了硬件驱动LCD动态显示的基本原理和程序编写,提高了将单个电子器件组合到一起构成所需电路系统的能力;
3)在绘制电路图和仿真图的过程中,巩固了电气专业最基本软件要求,提高了对Protues单片机仿真软件及汇编程序编写软件keil uVision3的认识;
2)主要任务:软件的调试和烧录
硬件电路设计
1)CPU部分
口是“调模式”num 10,num20,num30,num50,num100
口是“开始”倒计时端口
口是“关闭”(返回)轰鸣器口,在定时可以返回到模式状态。
口是给轰鸣器送触发信号口
口是“暂停”口
主要有AT89C51,按键等构成
2)时钟振荡模块
时钟振荡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时钟信号,电路由两个30pF的瓷片电容和一个12MHz的晶振组成,并接入到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处,使单片机工作于内部振荡模式。此电路在加电后延迟大约10ms振荡器起振,在XTAL2引脚产生幅度为3V左右的正弦波时钟信号,其振荡频率主要由石英晶振的频率决定。电路中两个电容C4、C5的作用使电路快速起振,提高电路的运行速度。
3)编译工程及文件,发现错误更改后再重新编译文件,直到没有错误并且产生了的文件。
4)用单片机仿真软件Professional来仿真此次设计的单片机是否能够完成设计的要求。仿真显示电路图如下:
五.课程设计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