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系统常用命令:
一、OK状态下的命令
在多用户状态下运行init 0 或按stop+A键可以进入OK状态,
格式: OK> 指令
(一)、显示环境参数
1、banner 显示当前机器配置状况,CPU,内存,hostid,EtherNet
2、devalias 显示设备别名,如 cdrom,disk,disk0,disk1等
3、printenv 无参数,显示环境变量;参数为环境变量名,显示变量值
如: printenv auto-boot?
(二)、显示挂接的设备
1、probe-scsi 显示内部SCSI通道所挂接设备
2、probe-scsi-all 显示所有SCSI通道及所挂接设备
3、probe-ide 显示所有IDE通道及所挂接设备(针对U10,U5) (三)、设置环境变量
1、setenv 设置环境变量,如: setenv auto-boot? false
3、set-defaults 恢复所有环境变量预定值
设置完环境变量后必须运行reset-all,所设置的变量才保存下来(四)、其他命令
1、boot device option 启动主机
device可以为:设备别名: cdrom 或 disk
也可以为:设备名: /pci@1f,4000/scsi@3,1/disk@6,0:f option可以为 -r 设备重新配置
-s 系统重启到单用户状态
2、eject cdrom|floppy 弹出cdrom或floppy
3、test net:测试网络设备(网卡)
4、power-off 关机
二、系统多用户状态下的常用命令
1、如何查看cup的状态?
# psrinfo -v
# mpstat 可以列出多cpu负载的状态
2、如何查看内存?
# prtconf | grep 'Memory' 可以查看内存的多少.
# /usr/platform/sun4u/sbin/prtdiag
3、如何动态添加swap分区?
# $su -root ----- 成为超级用户
# mkfile 100m /home/swapfile ----- 创建100m的Swap文件
# /usr/sbin/swap -a /path/filename ----- 激活Swap文件
# /usr/sbin/swap -l ----- 验证swap文件
# /usr/sbin/swap -d /path/filename ----- 取消swap文件
# rm -rf /home/swapfile ----- 删除swap文件
4、如何查看当前网卡是以何种速率起来的?
# dmesg |grep Link
5、如何调整x-window的分辨率和刷新频率
XVR100 :fbconfig –res 1280x1024x75 –depth 24
Blade 150: m64config –res 1280x1024x75 –depth 24
6、如何使用光驱、USB盘?
一般情况下系统会自动mount光驱和USB盘,如不行
#ps –ef|grep vold 查看vold的PID
#kill -HUP PID
# mount -F hsfs -o ro /dev/dsk/c0t6d0s0 /cdrom --挂接光驱
对于USB盘:
# cd /dev/usb 查看新挂接的mass-storage0的链接
# cd /dev/dsk 查看新挂接的设备如c2t1d1
# mount -F pcfs /dev/dsk/c2t1d1s2:c /mnt
solaris定义系统磁盘文件系统说明:
ufs – UNIX文件系统。
是Solaris缺省的文件系统。
hsfs –高密度CD-ROM文件系统,是只读文件系统。
pcfs – PC文件系统,支持DOS格式化的软盘
7、如何查看硬盘的使用情况?
# df -k 可以看到已安装的文件系统的空间大小及剩余空间大小。
# quota -v 查看用户的磁盘空间信息,如果你用quota限制了用户空间大小的话。
# du -sk * 查看目录的使用情况
# du -k | sort -n 可以迅速发现那个目录是最大的。
8、如何查看硬盘物理信息?
# format 这个命令也可以查看硬盘的类型和分区的详细情况
# iostat -E 看硬盘的大小和型号
# prtvtoc /dev/rdsk/c0t0d0s0 显示某个磁盘的分区状况
9、查看系统内核命令
# isainfo 看内核的bit,
# isainfo -kv 调整内核
# modinfo 显示可载入的模组
# prtconf 显示系统硬件配置(周边设备)
10、如何配置网卡ip?
# ifconfig -a --查看网卡,例如是hme0
# ifconfig hme0 unplumb --停止网卡
# ifconfig hme0 plumb --起用网卡
# ifconfig hme0 inet 192.168.2.3 netmask 255.255.255.0 up --添加ip、子网掩码# vi /etc/defaultrouter 添加默认路由的ip
# vi /etc/hostname.hme0 添加主机名
# vi /etc/nodename 添加主机名
# vi /etc/resolv.conf
domain 你的域名
nameserver 202.106.0.20 你使用的nds ip
# vi /etc/nsswitch.conf 更改hosts:file dns
11、查找网卡名称及接口个数
# grep network /etc/path_to_inst
12、如何一块网卡帮定三个ip,并且子网掩码不同?
举例说明,网卡名hme0:
# vi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192.168.2.1 dbs loghost
192.168.9.15 dd
192.168.9.65 aa
# vi /etc/netmasks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9.0 255.255.255.192
192.168.9.64 255.255.255.252
#vi /etc/hostname.hme0
dbs
#vi /etc/hostname.hme0:1
dd
#vi /etc/hostname.hme0:2
aa
# ipconfig hme0 inet 192.168.2.1 netmask 255.255.255.0 up
# ipconfig hme0:1inet 192.168.9.15 netmask 255.255.255.192 up
# ipconfig hme0 inet 192.168.9.65 netmask 255.255.255.252 up
# init 6
#ifconfig –a
13、查看硬盘参数及其物理地址:
#format </dev/null
14、显示磁盘的分区情况:
#prtvtoc /dev/rdsk/c0t0d0s2
15、patch软件包的安装
每个补丁都有编号。
例如补丁号为101945,版本是34的话,这个补丁的目录名就是101945-34.
# patchadd 105160-01 安装补丁
# patchrm 删除补丁
# patchadd -p 检查系统的补丁情况
# showrev -p 查看所有已经安装的patch
16、如何容许root用户远程登录?
# vi /etc/default/login
CONSOLE=/dev/console ---用#注释掉这一行。
17、如何限定telnet登陆数?solaris pts的数量缺省为47, 修改/etc/system文件,增加如下内容:
set maxusers=数量
set pt_cnt=数量
18、忘记solarsi的root口令怎么办?
方法一:
1.把你的solaris光盘放进cdrom
2.键入stop+a
3.当出现'ok'字样时,键入boot cdrom -s
4.cd /tmp
5.mkdir /tmp/xxx (xxx是什么鬼东西就无关紧要了)
6.mount /dev/dsk/c0t0d0s0 /tmp/xxx (在这里c0t0d0s0是你的root盘)
7.运行csh
8.TERM=sun;export TERM或者setenv TERM vt220
9.cp /tmp/root/xxx/shadow /tmp/root/xxx/shadow/shadow.backup
10.vi /tmp/root/xxx/shadow并且将password里root项删除。
11.重启动,你就可以以无密码的root登陆了,这时更改你的密码。
要是没有shadow,就把/etc/passwd里root用户名后面的X删掉,就可以了
方法二:
找一台有系统的solaris机器,把忘记密码的系统放进去mount上来,重复方法一9以后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