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产业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核桃产业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就将我乡近三年核桃产业建设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忙怀乡基本情况
忙怀彝族布朗族乡地处昆明的东西边陲,位于澜沧江中游的横断山区,云县城的东北部,跨东径99°21′—99°33′,北纬24°20′—24°38′,东与思茅市景东县隔江相望,其余周边与云县后箐乡、涌宝镇、晓街乡、茂兰镇、漫湾镇相接壤,国道214线沿罗扎河穿乡而过,形成了一江五乡相包,一河划两块的地理布局,是集民族杂居、高寒、分散、贫困为一体的民族乡,全乡国土面积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795米,相对高差为1795米。
境内山原辽阔,峰峦叠障,江河纵横,光热充足,温润多雨,立体气候突出。
全乡有耕地面积32192亩,有森林面积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
全乡辖邦六村、拉弄、忙贵、温速、慢卡、高井槽、麦地、丙茂、新街、新路、新平等11个村委会,共有129个村民小组4644户农户。
2016年末总人口19156人,其中农业人口18239人。
二、核桃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忙怀乡原有核桃面积亩,2016年种植面积亩,其中
在忙贵和新街定植嫁接苗1000亩,合格面积达1000亩,铁核桃籽直播9717亩。
合格面积共达亩,成活率达93%,成活面积亩;2016年种植面积25900亩,其中嫁接苗15000亩,铁核桃籽直播10900亩成活率达%,成活面积23569亩;2016年种植面积万亩,其中嫁接苗11690亩,铁核桃籽直播8910亩。
三年累计种植核桃亩,其中嫁接苗28407万亩,铁核桃籽直播万亩,成活率达 %,成活面积亩。
全乡累计核桃面积有亩,其中已挂果面积亩,年产量244吨,年产值195万元。
已挂果的1万多亩核桃主要分布在新街、新路、麦地、丙茂、高井槽、忙贵、温速等冷凉山区。
三、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稳步推进核桃产业建设
乡党委、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核桃产业建设作为忙怀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一二一”发展战略和“1334”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全乡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把核桃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又好又快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抓思想,强化意识。
在核桃产业发展上,忙怀乡党委按照县委〔2016〕1号文件精神,成立了三人议事决策机构,把核桃产业列为重点工程抓落实。
每年都召开核桃产业建设动员大会,统一全乡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乡级各部门实行包村制度,形成党委主抓、政府细抓,部门包村、
干群合力攻坚的工作态势,有力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发展。
同时建立以班子领导长期包村指导核桃产业,乡级机关干部深入村组、农户为地块服务的制度。
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人民政府乡长和分管核桃的副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核桃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16年—2016年3年以来,乡人民政府与各村签订了核桃种植责任书,村委会又与种植农户签订了责任书,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了各方责任。
(二)抓宣传,强化培训。
按照农民为主体、科技为保障的工作思路,把宣传发动和培训群众作为工作第一抓手,狠抓落实。
一是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召开核桃产业发展专题会议,把领导干部的思想高度的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决策上来。
二是抽调工作组,配合村干部全面深入到村、组、户,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和群众会,向群众宣传发展核桃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帮助群众算经济帐、生态帐,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参与核桃种植的热情,高高兴兴大干核桃产业。
要求各村做到种植技术上墙,宣传标语上墙,管理措施上墙。
通过培训,使干部群众明白核桃产业发展的意义,进而明白种植管护技术,每个村还制定了核桃产业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核桃产业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三年来,共发放核桃种植宣传小册子1万多份。
邀请县科协、县科技局技术员进村开展培训4期,受培训人数2000多人。
3/ 7
(三)抓机制,共建共管。
为切实抓好核桃产业基地建设,11个村建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核桃产业协会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群众组织在核桃产业建设中的作用。
同时加强政策咨询服务,指导经营管理,生产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工作。
为激发干部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多种激励机制。
如对抓核桃产业出成绩的乡村干部,优先给予函授学习、培训的机会,村民小组按质按量完成600亩以上的奖给组长一次性奖金500元。
农户年度种植面积达50亩的,奖给一次性奖金500元。
乡人民政府及时兑现了2016年的每个坑塘补助10元的政策,兑现面积10471亩,兑现资金104710元,通过采取这些积极的措施,使农户从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核桃产业建设。
(四)抓指导,确保质量。
为切实抓好核桃产业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核桃种植“五个一”的标准,由各村工作指导组召开好坑塘开挖、回填、定植、三棵护苗桩4个现场培训会,让群众掌握技术要领,确保种植质量,同时,每个技术环节都进行严格验收,必须经村委会同工作组验收后,每个核桃坑塘、每棵核桃苗定植均经过乡村干部、理事会成员或核桃产业协会会员的严格把质量关,才能转入下一环节,从细节着手,严把质量关。
(五)抓监督,强化责任。
乡党委、政府建立了管
理考核制度,注重实绩考核,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
一是实行绩效考评制。
围绕核桃产业发展目标,把核桃产业作为村两委干部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奖励对核桃产业发展有贡献的乡、村、组干部。
二是执行责任追究制。
对核桃产业发展重视不够,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乡、村干部在乡内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当事人进行问责。
三是实施督查巡察制。
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纪检、组织等部门为成员的督查巡视组,不定期对全乡核桃产业发展进行督查,有力推进了核桃种植工作进度,确保了种植质量。
(六)抓制度,强化监管。
为确保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忙怀乡以党委文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核桃管理的意见》,印发了《忙怀乡核桃产业管理办法》,种植核桃的11个村都把核桃产业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制定了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定。
同时,充分发挥新农村理事会,核桃产业协会等群众组织的管理主体作用,群众“自主建设,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长效管护机制逐渐形成。
林业站加强中耕管理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群众更科学地管理核桃,同时组织村干部相互参观、学习、交流,2016年12月7日,组织全乡村干部到忙贵村参观、学习;2016年12月组织村干部到邦六检查,总结给验,查找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广成功经验,使忙怀乡的核桃管理进一步规范。
对管护工作做得好的先进
5/ 7
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要求三棵护苗桩要长期保留,对三棵护苗桩和补植补造工作没有做到位的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目前全乡新植的5万多亩核桃大部分长势良好。
四、取得的经验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核桃产业,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超额完成了县上下达给我乡的核桃种植任务。
总结经验,有几个方面体会:
(一)把好质量是关键。
每个环节都设立验收关卡,严格按照“五个一”技术标准来种植,同时对苗木质量进行把关,对弱苗、病苗不得上山,确保成活率。
(二)干部工作务实是基础。
在核桃产业建设中,我乡广大干部职工长期驻守在村上,把办公室搬到了地块。
干部职工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核桃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础。
(三)落实管护是保障。
有些群众重栽植,轻管护,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制定管护措施的同时,完善激励机制,兑现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激发群众加强管理的积极性,确保成活和成长。
2016年初,旱情严重,乡党委政府在全乡组织“为每棵核桃浇一桐水”活动,确保大旱无大灾,促进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四)群众参与是根本。
群众是核桃产业建设的主体,我乡注重抓好宣传、培训工作,激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建设中来,使核桃这棵绿色树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树;成为提升“三个核心指标”的重要产业。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村与村、组与组之间发展不平衡。
二是原有泡核桃较少,优质接穗不足。
三是对苗木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五、下步工作重点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步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抓好泡核桃栽后管护工作,并把2016年定为忙怀核桃“管护年”,落实好管护措施。
二是加强中耕管理,做好中耕除草,追施肥料,病虫害防治按时令进行。
三是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及时对可以嫁接的苗木抓紧节令嫁接。
四是规划落实好今年将要种植的地块,做好补植补造工作。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