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练习题和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练习题和解析

1.我国下列河流,其中注入印度洋的河流组合正确的是①黑龙江②黄河③长江④怒江⑤澜沧江⑥雅鲁藏布江A.①③B.②④C.④⑤D.④⑥2.下列河流与注入的海洋配对正确的是A.长江—黄海B.塔里木河—北冰洋C.黄河—黄海D.珠江—南海3.“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中大量泥沙主要来源于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让我们“把脉”并“对症下药”吧。

请你完成下列两题。

4.黄河各河段的不同“病症”,与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房”对应正确的是A.“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B.“腹泻”—地表植被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D.“凌汛”—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5.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富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6.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被成为“水能宝库”,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游河段B.长江比黄河水量大,冬季都无结冰现象C.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藏D.治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

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区③青藏高原④云贵高原⑤江南丘陵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8.图示区域A.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D.自然景观以高寒荒漠为主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干流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至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看,黄河河水流速较大的河段是A.青藏高原段B.内蒙古高原段C.华北平原段D.阶梯之间的过渡段10.对于黄河流速较大的河段第一考虑的利用方式为A.发展航运B.发展养殖C.开发水电D.农业灌溉1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为更好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地理杂志社于2017年9月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黄河之旅。

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④代表黄河的不同河段。

(1)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看到多个水电站,据此判断该河段__________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从地形地势、流速方面说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月,当考察组在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考察时,听到宁夏引黄灌溉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好消息。

宁夏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地处__________地区(干湿状况),但该地成为我国著名粮食产区,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土壤肥沃B.水源丰富C.热量充足D.地势平坦河流下游河段先封冻,上游河水夹带冰凌流到封冻河段,受到阻碍,冰凌堆积形成冰坝,阻挡河水下泄,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3)11月,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观察到凌汛现象,说明该河段凌汛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察组进入黄河中游地区,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该河段接纳了__________和渭河两大支流后,水量增加。

(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身历其境。

由于该河段流速减缓,泥沙__________,河床__________,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这一景观。

(6)这次黄河之行,考察组了解到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列举其治理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我国下列河流,其中注入印度洋的河流组合正确的是①黑龙江②黄河③长江④怒江⑤澜沧江⑥雅鲁藏布江A.①③B.②④C.④⑤D.④⑥【解析】黑龙江、黄河、长江、澜沧江最终注入太平洋。

怒江、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2.下列河流与注入的海洋配对正确的是A.长江—黄海B.塔里木河—北冰洋C.黄河—黄海D.珠江—南海【解析】长江——东海黄河——渤海塔里木河——内流河,不注入海洋3.“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中大量泥沙主要来源于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让我们“把脉”并“对症下药”吧。

请你完成下列两题。

4.黄河各河段的不同“病症”,与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房”对应正确的是A.“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B.“腹泻”—地表植被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D.“凌汛”—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由图可知,“脱发”发生在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即土地荒漠化,应对的方法是保护草原,减少不合理的农业作业;“腹泻”发生在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即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方法是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保持水土;“脚肿”发生在黄河的下游地区,即地上河,应对方法是加固河堤;“凌汛”即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对于此现象没有有效的办法来抑制。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5.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富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解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造成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中,①④属于人为原因,②③⑤自然原因。

6.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被成为“水能宝库”,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游河段B.长江比黄河水量大,冬季都无结冰现象C.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藏D.治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解析】A、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B、长江年径流量约10000亿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因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无结冰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故C不符合题意;D、“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D符合题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

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区③青藏高原④云贵高原⑤江南丘陵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川藏铁路越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

依据题意。

故选:A8.图示区域A.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D.自然景观以高寒荒漠为主【解析】图是区域指的是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区,该区域地跨一二阶梯;该区域河流多是自北向南流;该区域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航运价值较低;该区域部分地区气候高寒,植被垂直变化。

故选:A。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干流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至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看,黄河河水流速较大的河段是A.青藏高原段B.内蒙古高原段C.华北平原段D.阶梯之间的过渡段【解析】由图可知,从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看,黄河水流速度最快的是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青藏高原段、内蒙古高原段和华北平原段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故选D.10.对于黄河流速较大的河段第一考虑的利用方式为A.发展航运B.发展养殖C.开发水电D.农业灌溉【解析】对于黄河流速较大的河段第一考虑的利用方式应该为水力发电,流速快的河段,水能丰富,航运、养殖和灌溉都不可行,故选C.1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为更好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地理杂志社于2017年9月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黄河之旅。

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④代表黄河的不同河段。

(1)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看到多个水电站,据此判断该河段__________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从地形地势、流速方面说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月,当考察组在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考察时,听到宁夏引黄灌溉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好消息。

宁夏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地处__________地区(干湿状况),但该地成为我国著名粮食产区,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土壤肥沃B.水源丰富C.热量充足D.地势平坦河流下游河段先封冻,上游河水夹带冰凌流到封冻河段,受到阻碍,冰凌堆积形成冰坝,阻挡河水下泄,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3)11月,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观察到凌汛现象,说明该河段凌汛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察组进入黄河中游地区,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该河段接纳了__________和渭河两大支流后,水量增加。

(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______河段(填图中序号)身历其境。

由于该河段流速减缓,泥沙__________,河床__________,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这一景观。

(6)这次黄河之行,考察组了解到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列举其治理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水能;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落差大;(意思相近即可)(2)干旱;B;(3)②或④;纬度较高,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自南向北流或自低纬流向高纬;(4)B;汾河;(5)④;淤积;抬高;(6)植树种草或退耕还林还草、沟谷打坝淤地、缓坡修建梯田等.【解析】(1)黄河上游特别是①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所以黄河上游的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在这些峡谷修建了一系列水电站.(2)宁夏平原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宁夏平原上,黄河与众多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使广大的农田得以灌溉.由于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都很适宜在宁夏平原生长,因而这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之称.(3)黄河②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④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4)黄河中游穿行于图中B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黄河中游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5)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是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