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建设单位概况 (2)三、综合评价 (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一、项目背景 (3)二、经济发展背景 (5)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8)一、发展前景分析 (8)二、市场需求预测 (10)三、发展建议 (1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及地点选择 (13)一、建设地点 (13)二、建设条件 (13)第五章项目生产规模及建设方案 (18)一、项目建设规模和期限 (18)二、总体设计方案 (18)三、外部配套条件 (18)四、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评价影响 (18)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18)二、防治措施与综合利用 (19)三、影响评价 (20)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21)一、组织管理机构 (21)二、劳动定员和人员管理 (21)三、项目运作模式 (22)第八章消防、节能、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 (22)一、消防 (23)二、节能 (23)三、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 (24)第九章建设周期和工程进度安排 (25)一、项目建设期限 (25)二、项目的实施年度计划 (25)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一、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26)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说明 (26)三、新增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与筹措 (26)四、流动资金估算及资金来源 (26)第十一章财务评价 (26)一、项目盈利能力 (39)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26)第十二章风险分析 (27)一、盈亏平衡分析 (27)二、敏感性分析 (27)三、其他可预见风险分析 (28)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43)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日月山庄(二)项目建设单位:贵州清酒集团日月国际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三)项目建设地点:镇远县铁溪景区(四)项目法人:文义长(五)项目负责人:徐世州(六)建设内容、规模及建设期1.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建设一个接待高端游客的高端农庄。
2.建设期:1年3.建设规模规划面积30亩。
(七)项目建设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2006〕1325号文件,“建标〔2000〕205号;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试用版);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国家和地方有关规程、规范、政策及条例等;5.《贵州省黔东南州城市总体规划》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及数据。
(八)项目定位由于当地的农家乐卫生条件差,接待能力差,所以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处具有高端农庄餐饮住宿服务中心。
该服务中心的定位主要是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周边宜人的风景和特色餐饮发展休闲餐饮业,主要接待外来的一些自驾游的游客和高端游客。
(九)投资总额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根据设计要求,估算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500万元,资金全部为企业自筹。
二、建设单位概况日月国际大酒店是贵州青酒集团投资的一家五星级旅游会议型酒店,并融合“绿色酒店”环保特色时尚,酒店占地面积22700平方米,并于2010年3月开始营业。
酒店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距离镇远火车站及汽车站只需两分钟车程。
交通便利、设备齐全,随时为您提供最优质、最贴心的服务,是您旅游度假及商务会议的首选。
公司采用“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组织管理模式,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责任制。
公司在总经理的带领下,重信誉、守合同、保质量、求发展,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公司奉行与员工共荣,与合作者共荣,与竞争者共荣,与社会共荣的理念,全面提升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科技实力和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树立品牌形象。
公司全体员工向社会承诺,在黔东南州镇远县打造特色精品农家乐。
三、综合评价高端农庄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了。
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热烈欢迎。
本项目符合黔东南州的行业规范,与具备良好的基础,加之州政府高度重视,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对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认为总体设计方案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生产方案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组织管理措施得当,示范带动作用大,市场前景看好,项目本身具有较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背景“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
同时,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是在一些部分欧美发达国家。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一定的装修改造成为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
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力发展。
1996年,美国农村客栈总收入为40亿美元。
199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度假,仅在美国东部便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
目前,法国有1.6万多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能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
在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
目前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
由此可见,农家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
随着近年来六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日新月异的城市文化生活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追求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实体空间,以及返璞归真的、田园文化气息的原生态环境,农家乐已迅速的步入现代社会空间中来。
二、经济发展背景深冬的镇远古城,广场、河滨道、石屏山上,人们在享受冬日阳光,悠然自得。
在黔东经济开发区,车水马龙、机声隆隆,一派生产繁忙景象。
2012年,镇远县以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兴县为主战略,以改革的魄力,实现经济增速25%,推动发展实现新跨越。
“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智慧,强力推进各项改革和对外开放”,这是县委书记刘建新多次在会议上强调。
结合镇远发展面临的机遇、困难和挑战,县委县政府始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改革的勇气和魄力,积极谋划远期和近期发展举措。
围绕推进矿产资源配置体制、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县域经济、投资体制、财税体制、农村金融、事业单位分类、科技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研究制定了《中共镇远委镇远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要依靠贵州黔东省级经济开发区政策,千方百计突破资金难、用地难、审批难等瓶颈问题,切实加快园区建设,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载体,聚集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发展能力。
围绕推进开放,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蓝莓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关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施三年打造推出镇远的意见》、《关于实施工业强县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镇远县关于加强和规范涉农资金监管的实施意见》、《镇远县部门单位工作评估办法和工作约谈制度》、《镇远县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度》、《镇远县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和《镇远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制度》,组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推进江古、金堡乡改镇工作等重大举措。
通过改革,全县突破了发展瓶颈、改善了民生,经济发展呈现出“高位运行、正常趋好、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动力增强、源头通畅,确定2013年全县经济增长保持在25%以上,生产总值达47.5亿元。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镇远县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经济发展的加快带动了粮食、能源、水资源、旅游休闲需求量持续增加。
随着城市的发展,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远离了原始的自然农家生活。
为了能让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有所缓解,为了能让在都市生活的居民了解农民的含义、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意义,农家乐餐饮不断兴起。
农家乐的出现不但让都市的人们体验到了快乐之所在,了解农家知识之精髓,并且也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除此之外,还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活跃乡村经济,挖掘出了当地的农村文化蕴涵、风俗特色、餐饮独特风味等。
农家乐旅游它是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互交融、互为依托、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通过营造独特的田园生态环境氛围,挖掘深厚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更为六安市的农业特色产品的特殊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做了扩大销售市场的前景做了准备。
农家乐的进入使当地农户增加了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将客户直接带到农家,让农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农产品的销售前景,再也不必担心完好的农产品因为无法销售而只能放在家中腐烂,再也不必担心客源问题,农家乐的客源带动直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同时农家乐在不需政府、村民投入一分钱,不占用国家土地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占用农田的基础下既解决了农民的困难,又把新农村的项目搞起来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改善了环境,这是一个互利双赢的成果。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一、发展前景分析近年来,镇远县经济快速发展,综合财力迅速增强,地区间、民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客观上促进了当地餐饮、旅游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