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

发展的制约
业务多元化 打破业务模式太过单
提高企业的抗风 险能力
自媒体低成本宣传 通过视频进行相关主 题解说,提升潜在入 境游客对其熟悉度
受教育水平高、具有中高收入的中青年群体是海 外目的地营销的目标客群
25-44岁
的 中青年
大学本科学历
税前月收入3000 美元
以上
自由与深度体验是海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关键词
后发机遇
受疫情影响较小的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省市目的地将更受欢迎,这包括 西藏、青海、宁夏、贵州、甘肃等省份,疫后这些地区的入境旅游或将 得以优先恢复,从而为其入境旅游发展带来后发追赶机遇。
保障安全的同时积极谋划入境旅游的未来发展
安全保障&发展决心
疫情虽然极大地限制了入境旅游活动,但我国发展入境的 决心从未动摇,疫情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行动,为 入境旅游 的疫后恢复打好基础,做好宣传。
依托载体
中国西部独特风情 中医药旅游
宣传渠道
社交媒体 采用云游直播等活动方式
形象推广对象
优先选择与中国政治关系良 好、 距离更近的国家/地区
专业团队
专业的视频、直播等内容制 作团队
谢谢
团队游客占比
旅行目的
在线营销渠道是重中之重,重视泛目的地信息的传递
信息获取渠道
信息搜索内容
新冠疫情对目的地营销工作提出新要求
针对韩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专项调查 韩国居民疫后来华旅游意愿较高
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愿意来华旅行
安全和健康是韩国潜在入境游客最关心的议题
新冠疫情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及再次爆发的可能性所带来 的安全和健康顾虑是韩国潜在入境游客来华旅游的最大障碍
疫情期间入境签证政策持续收紧
暂时停止外国人持当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 允许持有效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
夯实基础,蓄力储能,提质升级
为旅游从业者组织各类线上培训 保障文旅项目的建设,升级文旅产业
海外推广形式多样,〃云端〃 成新宠
利用新媒体开展在线推广 进行系列境外宣传、线上直播等活动
原始数据来源:HiChina Travel
构建安全、健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对内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对外信息披露机制 对 外出台优惠政策,释放善意和友好
充分联合媒体、行业组织、企业、留学生等民间力量 基于其对客源国家/地区潜在入境游客的舆论影响力,传递安全、健康的旅 游目的地形象
将安全、健康的旅游形象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重点扶持品牌企业
联合入境旅游企业开展海外目的地营销,实现对优质市 场主体的间接帮扶
联合专业智库进行分析研判
加强与研究机构、院所等专业智库的合作,开展前瞻性 研究
疫情打击下市场主体积极开展自救
自救成为入境旅游业的年度主题
中小旅游服务提供商
疫情前自身已经具备直连C端、具有自有官方网站、品牌和口碑的,他 们通 过开发2B、2G端业务,来搭建多元化的经营生态。其典型代表 是北京赫默科 技(LETS)和桂林唐朝。
新冠疫情中断我国入境旅游的增长通道
增长态势被打断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部数据中 心)的最新统计,2020年上半年我国接待 入境游客1454万人次,同比下降80.1%。
新冠疫情将改变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和目的地结构
安全需求
结构调整
近距离的周边市场将率先得以恢复,短期内可能拉低入境过夜 旅游市场和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占比,使入境旅游的市场结 构发生调整。
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
伴随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防控进入可控阶段,继续探索 率先开放部分客源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旅游政策
优化入境旅游签证政策
针对疫后需要重点开发的客源国家/地区实施灵活的签 证政策
推动入境旅游的快速恢复
对行政主体而言,在做好当前疫情防控,保障安全的同时,还需进一步谋划未来,推进疫后入境旅游的全面恢复。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
2020
疫情影响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塑
2020年11月10日
2019年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5 0 一-入境游客―入境过夜人次一一外国人入境游客
2019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1.45亿人次,同比增长2.9%o 我国入境过夜市场和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占比分别为45. 2%和21.9%,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国有大型旅游服务提供商
些疫前原有业务领域就相对多元化,他们的应对措施是向国内业务转型,积 极加入中国经济的"内循环〃。其典型代表是中国旅游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 司。
入境旅游企业应对疫情的经验与建议
提前销售 通过提前销售' 打折 优惠等措施获得现金 流
DTC (客户直连) 突破2B业务模式对企 业和中国入境游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