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图版地理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复习课件 PPT
中图版地理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复习课件 PPT
归纳整合 板块运动与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大多位
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例2】 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是处于(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解析: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答案:B
6.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大西洋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 板块的张裂地带,面积将不断扩大。
【例4】 图中地区地壳运动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 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例3】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 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 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B.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D.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解析:由于板块相互运动,使得太平洋不断缩小,大西洋不断 扩大,造成中美两国的距离不断靠近。 答案:D
围是( )。
A.23.5°S~23.5°N
B.66.5°S~66.5°N
关闭
C本.90组°S题~考90查°N对地球公转演示图的判读能力。第1题,地球围绕太阳公
D转.始时终,直地射轴赤与道公转轨道面约成66.5°的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
2.光为线了的保直证射演点示有成规功律,地在移南动、过北程回中归我线们之需间要来注回移意动(。23.5)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海陆分布 七大洲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分界线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洋、海、海峡的概念 四大洋 四大洋的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地壳运动
海陆的运动和变化 海平面升降
海陆变迁
(3)连④接和两⑤大两洋大的洲水的上分交界通线要是道是马六甲海峡。 。连接A、B两大洋的
重要海上通道是
海峡,它是欧洲、非洲向东到太平洋西岸
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解析
答案
谢谢
第1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复 习课件
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周期:约 24 小时 地球自转 昼夜更替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时间差异 周期:一年
地球公转 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大洲、大陆、岛屿、半岛的概念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公转的特点;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 关闭
针1.A方向2.转B 动。
解析 答案
(2015·四川泸州)读图,完成第3~6题。
3.图中属于半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美国本土分布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关闭
5.第全3部题位,于甲是东阿半拉球伯的半大岛洋,是乙(是澳大利)亚。大陆,丙是海峡,丁是岛屿。
解析:地中海处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红海属板块的张 裂拉伸区;阿拉伯半岛处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 交界处;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答案:B
(2015·山东枣庄)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架代表 “太阳光线”),完成第1~2题。
1.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
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
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主要地震带和山系的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专题一: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及带来的四季变化,如下 图所示。
2.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情况,具体如下 表所示。
专题三 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地理现象 1.红海可能成为新的大洋——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的交界地带,此处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新大 洋将可能会出现。 2.地中海可能会消失——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 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彼此靠近,地中海将可能会消失。 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 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 下,使亚欧板块被迫抬升,在亚欧板块南部边缘地带隆起抬升形 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4.英国地震很少——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5.我国西藏地热资源丰富——西藏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解析 答案
7.(2015·山东泰安)有关地震、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每个人应立即向屋外冲 B.火山、地震很少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C.目前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D.火山是因为板块挤压变形隆起形成的
)。
关闭
C
答案
8.(2015·山东德州)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 11分,尼泊尔(28.2°N,84.7°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 20千米。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B→C A、C、E 三点 C→D→E
太阳直射 点位置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昼>5 夜 B→C、昼渐短 昼=夜 昼<夜 C→D、昼渐短
昼>夜 A→B、昼渐长
昼<夜 D→E、昼渐长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例1】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C.此时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 D.北半球昼长夜短 解析: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①阳使光“太线能阳够光直线射”正的好最北对位准置地,球2仪3.5的°球S是心太阳②光保线持能地够直轴射的的空最间南指位向
不置变。第③2题按,照使顺“时太针阳方光向线移”动正好对④准按地照球逆仪时的针球方心向才移能保动证太阳光
A线.①垂②直③照射地球B仪.①上②的④某点;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才符合地球。
关闭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次地震位于亚
A欧.位板于块环与太印平度洋洋板地块震的带交上界处,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亚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关闭
解析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解析 答案
9.(2015·四川南充)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第.E4题,B美.F国本土位于北美洲,对应代号是②。第5题,西经20°往
C东.G至东经D1.H60°为东半球,所以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第6题,
6.亚②洲④与两北大美洲洲的的分分界界线线是是白(令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 A运.苏河伊;士亚运欧河的分界线之B一.巴是拿土马耳运其河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 关闭 C拿3.土.A马耳运4其.河B海。峡5.C 6.D D.白令海峡
(1)第从(图1)中题可,以结看合出图,中信息(可填知“,东世”界或陆“地西主”要)分半布球在的东陆半地球面。积第较 大。 (2)(序2)号题①,~⑦我代国表位七于大亚洲洲,,我即国图位中于的七序大号洲①中所的示。(第填(序3)号题),大北美 洲。洲(和1南)美东洲的(分2)界①线是(巴3拿)马巴运拿河马;运图河中A马为六太甲平洋、B为印度洋,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 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 昼短夜长。
答案:C
专题二: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2.学说: (1)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20世纪初提出。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构成的,它们在 不停地运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 块内部较稳定。 3.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