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教学文案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教学文案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手册按文明施工的要求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素质,各施工作业班组应有“三上岗一讲评”的安全记录,班组有良好的文明新貌。

加强对外包队与民工的管理,外包队伍所有的外来民工应按规定必须有五证,即身份证、劳工证、住宿证(居住证)、健康证、上岗证等,对外包队伍做到,情况明,点数清,建立档卡,加强教育。

根据沿江地区的特点,随着气候变化,建设工程在文明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各级政府防汛领导小组的要求和有关文件规定,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及时做好防汛工作。

一是工地须成立防汛机构,配备抢险救灾人员;二是要组织防汛抢险救灾队;三是要配备足够的防汛物资、车辆、器材。

文明施工要求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在一个月内(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在通车前半个月内)拆除工地围栏、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四周环境清理整洁。

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飞扬、洒落或流溢,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因建设工程施工造成沿线单位、居民出入口障碍和道路交通堵塞,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出入口和道路的畅通。

建设工程工地应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规定做到:1、现场围挡(1)建设工程工地四周应按规定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栏;建造多层、高层建筑的,还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在市区主要路段和市容景观道路及机场、码头、车站广场设置的围栏,其高度不得低于2.5m;(2)在其他路段设置的围栏,其高度不得低于1.8m;(3)围挡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栏稳固、整洁、美观。

市政工程项目工地,可按工程进度分段设置围栏,或按规定使用统一的连续性护栏设施。

施工单位不得在工地围栏外堆放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

在经批准临时占用的区域,应严格按批准的占地范围和使用性质存放、堆卸建筑材料或机具设备,临时区域四周应设置高于1m的围栏。

在有条件的工地,四周围墙、宿舍外墙等地方,必须张挂、书写反映企业精神、时代风貌的醒目宣传标语。

2、封闭管理(1)施工现场的进出口应设置大门,门头按规定设置企业标志。

(施工现场工地的门头、大门、各企业须统一标准。

施工企业可根据各自的特色,标明集团、企业的规范简称)。

(2)门口要有门卫并制定门卫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来访人员应进行登记;进出料要有收发手续。

(3)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按规定佩戴工作标识卡。

3、施工场地(1)建筑工地的主要道路及进行灌注桩施工的场地,地面应按规定用道渣或素混凝土等作硬化处理,道路应保持畅通。

(2)建筑工地应设置排水沟或下水道,排水须保持通畅。

(3)制定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以及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道的措施。

工程泥浆实行三级沉淀,二级排放。

(4)工地地面应平整不得有积水。

(5)工地应按要求设置吸烟处,有烟缸或水盆,禁止流动吸烟。

(6)闲置为施工的场地必须要绿化或硬化。

4、材料堆放(1)建筑材料、构配件、料具应按总平面图布局堆放。

(2)料堆要堆放整齐并按规定挂置名称、品种、规格、数量、进货日期等标牌以及状态标识:1)已检合格;2)待检;3)不合格。

(3)工作面每日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4)建筑垃圾应在指定场所堆放整齐并标出名称、品种,做到及时清运。

(5)易燃易爆物品应设置危险品仓库并做到分类存放。

5、现场住宿(1)建设工程工地的宿舍要符合文明施工的要求,在建建筑物内不得兼作宿舍。

(2)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生活、办公区域)严格分隔,区域分隔要清楚。

场容场貌整齐、整洁、有序、文明;施工区域或吊装、禁火等危险区域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冬季北方严寒地区的宿舍应有保暖和防止煤气中毒措施;夏季宿舍应有消暑和防蚊虫叮咬措施。

(4)宿舍照明一般应统一使用36伏低压电,宿舍内应按规定设置床铺,日常生活用品力求统一并放置整齐;室内要保持通风、明亮、清洁;二楼以上的宿舍应设水源和倒水斗以及废弃物箱,并做到每天倾倒。

(5)宿舍及其周围要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建立和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并落实责任人。

6、现场防火(1)制定防火安全措施及管理制度,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2)根据消防要求,在不同场所合理配置种类合适的灭火器材。

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物品,设置专门仓库存放。

(3)高层建筑应按规定高度设置消防水源并能满足消防要求,即:24m 以上工程须有水泵、水管与工程总体相适应,有专人管理,落实防火制度和措施。

(4)施工现场需动用明火作业的如:电焊、气割、熬炼沥青等,必须严格执行三级动火审批手续,并落实动火监护和防火措施。

按施工区域、层次划分动火级别,动火必须具有“二证一器一监护”,即:焊工证、动火证、灭火器、监护人。

在防火安全工作中,要建立防火安全组织,义务消防队和防火档案,明确项目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各操作岗位的防火安全职责。

7、治安综合治理(1)生活区应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设置学习和娱乐场所、阅报栏黑板报等设施,及时反映工地内外各类动态。

按文明施工的要求,宣传教育用字须规范,不使用繁体字、不规范的词句。

施工人员应遵守社会公德。

(2)建立健全治安保卫制度、责任分解到人。

(3)落实治安防范措施,杜绝失窃偷盗、斗殴等违法乱纪事件。

要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做到目标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

施工现场治安防范措施有力、重点要害部位防范设施到位。

与施工现场的外包队伍须签订治安综合治理协议书,加强法制教育。

8、施工现场主要标牌(1)工程项目名称、工地的范围和面积,工程结构或层数、开竣工日期和监督电话;(2)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名称及工程项目负责人姓名;(3)安全和管线保护、设备、防火方面无重大事故的统计表(安全生产计数牌);(4)工地总平面图(现场布置图);(5)安全六大纪律牌;(6)防火须知牌;(7)十项安全技术措施;(8)卫生须知牌;(9)卫生包干图(将现场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包干区,分别落实专人负责清洁工作,并进行检查考核)。

进行夜间施工的,还应有安民告示牌。

9、生活设施(1)工地厕所应符合环卫部门的卫生要求。

做到:设置冲洗水源和冲水箱。

厕所、便槽不得有垃圾、积垢、臭味;积粪池符合要求,严禁将粪便直接排入河道或下水道;高层作业区每隔二至三层设置便桶(无厕所的生活区也应合理设置便桶),杜绝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不卫生现象;卫生保洁制度和责任人上墙公布。

(2)食堂应符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

做到:落实卫生责任制以及各项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要有健康证并定期进行体检,凡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炊事人员必须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勤剪手指甲、勤理发、勤换衣;“三白”,即:白帽子,白衣服,白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餐具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时定期进行消毒,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

使用的代价券必须每天消毒;防止交叉污染;设置灭四害设施,投放灭鼠药饵要有记录并有防止人员误食措施;食物盛器要有生熟标志,不得使用再生塑料或非食用塑料桶、盆及铝制桶、盆盛装熟菜;冰箱不得有异味,生熟菜应分开放置。

每年五月至十月底,中、夜两餐加工的食品都要留样,数量不少于50克/ 样,留样菜应保持24小时并做好记录。

食堂要保持干净、整洁、通风,冬季要有保暖措施。

食堂距污水沟、厕所应大于30m,距垃圾箱应大于15m;泔脚桶应上盖,泔脚要及时清运。

(3)饮用水应符合健康卫生的要求。

茶水桶要有盖并上锁;高层作业区应有茶水供应点;茶水桶、茶具应有消毒措施。

(4)工地必须按规定设置符合要求的淋浴室。

(5)生活区场地应保持清洁无积水并有灭四害设施,控制四害孳生,自行落实除四害措施有困难的,可委托有关服务单位代为处理;盥洗池和水源应符合要求;生活垃圾应盛放在有盖的容器内,做到及时清运并有专人管理,落实卫生保洁制度,责任人应挂牌上墙。

(6)生活区内应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区包干图。

按照卫生标准和环境卫生作业要求,生活“五有”设施,即食堂、宿舍(更衣室)、厕所、医务室(医药急救箱)、茶水供应点(茶水桶),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应有防暑降温措施。

生活“五有”设施须制订管理制度和责任制、落实责任人。

10、保健急救(1)工地应按规定设置医务室或配备符合要求的急救箱。

医务人员对生活卫生要起到监督作用,定期检查食堂饮食等卫生情况。

(2)落实急救措施和急救器材(如担架、绷带、夹板等)。

(3)培训急救人员,掌握急救知识。

(4)适时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保障施工人员健康。

11、社区服务(1)制定防止粉尘飞扬和降低噪声措施。

(2)夜间施工除张挂安民告示牌外,还应按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许可证制度(如有的城市由环保部门制定夜间施工的规定)。

(3)现场严禁焚烧有毒、有害物质。

(4)切实落实各类施工不扰民措施,减少并消除泥浆、噪声、粉尘等影响周边环境的因素。

文明施工中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很重要,工地施工期间应与地区合作,开展共建文明活动,为民着想,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做到施工不扰民,创造条件,使建设工程成为爱民工程、便民工程。

附件: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项目清单注:本表所列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项目,是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确定。

如修订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本表所列项目应按照修订后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调整。

考核得分必须满足80分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