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手册(内部资料)

安全手册(内部资料)

安全手册X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公司的安全愿景成为零工伤工厂公司的安全承诺确保使员工能以在安全的环境下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工作。

公司的安全政策·所有公司员工和来访者的安全都必须受到保护;·没有比使员工避免受到伤害更重要的事情;·预防工伤/职业病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和法律责任;1.安全总则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2遵守安全的法律法规;1.3在安全上不要有侥幸心理。

2.安全职责1.1管理层安全职责·安全教育和培训;·给员工提供充分的、符合要求的劳保用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

3.2安全培训由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和工艺部负责组织。

3.3生产岗位员工的安全培训:A.新入职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B.公司级安全教育应包括劳动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公司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C.部门级安全教育应包括本部门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D.车间班组级安全教育应包括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E.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并以过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资格方可上岗工作。

3.4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主管以上人员A.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B.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钍、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工程技术及其他人员A.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十二学时;B.培训内容应包括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本部门、本岗位安全卫生职责,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4.办公室安全4.1保持行走区域和工作区域畅通无阻,及时排除或示示出绊倒隐患;4.2保持工作区域清洁、光线充足、无水;4.3办公室要求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并养成习惯;5.1公司内除了在规定的吸烟点外,一律禁止吸烟;特别禁止吸游烟5.2吸烟点的设置:各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设置。

6.劳保用品6.1遵守劳保用品相关的法律法规。

6.2公司需向员工提供足够且合格的劳保用品,并负责培训指导。

6.3劳保用品分类介绍与规定。

6.3.1听力保护·公司工艺部负责组织生产作业环境噪声的监测;·凡生产作业环境噪声超标(国家标准:85分贝以上)的区域,用安全标识牌标示出来;·进入噪声超标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耳塞;·生产作业环境噪声超过85分贝的人员,需定期做听力测试。

6.3.2脚部保护·由工艺部确定须穿安全鞋的区域,且用安全牌标示出来;·所有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必须穿安全鞋;·来访者和供应商在公司员工的陪同下,可以进入车间,但不得进入规定区域;·所有人员进入车间,不得赤脚,不得穿拖鞋、凉鞋和露脚趾的鞋。

6.3.3手部保护·经设备部确定,需戴手套工作的员工有责任在工作的时候穿戴安全手套;·在进行高温,高热工作时,不应该裸露皮肤;·操作转动设备时不得戴安全手套(如:钻床、车床等);·在接触工作场所的物料时,保持卫生整洁,用餐前将手洗净。

7.着装7.1车间着装7.1.1根据工作需要,员工必须正确穿好合适的工作服。

7.1.2在操作动力设备、电气设备或高处工作时,员工必须束紧或不穿宽松衣服和佩戴装饰品。

7.1.3在操作转动设备时,长发必须束紧盘在脑后或用帽子盖住;不戴或遮盖住7.2办公室着装7.2.1所有员工着装应得体、整洁、大方,严禁穿奇装异服。

7.2.2所有员工进入公司,应做到:·不得空短裤、背心;·不得穿超短裙、吊带衣装;·不得穿无袖上装;·不得穿无领上装;·不得赤膊;·不得穿拖鞋。

8.行人与车辆安全8.1如果你是一个行人,请小心注意他人的行动,在工厂内行走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小心,并遵守下面的规章制度,避免事故的发生。

8.1.1行人在厂内必须给机动车辆让路。

比如:在进入机动车辆通道之前或在车辆前面或后面行走的时候,行人应和司机进行目光交流并等待司机的示意。

8.1.2行人只能在规定的人行道或人行横道上行走(见地面安全标识)。

8.1.3行人只能走专供行人使用的通行门,不能走机动车辆专用通行门。

8.1.4 严禁行人抄近路穿过工作区域。

8.1.5 严禁行人在头顶悬有货物的地方或叉车臂下行走(无论有无货物)。

8.1.6禁止搭乘叉车或其它机动车辆的“便车”,除非车辆上设有乘客专座。

8.1.7 禁止站立在叉车的铲刀上,或利用铲刀将他人抬高。

8.1.8 只能在规定的地方穿输送线(不能从输送线上跳过)。

8.1.9 禁止边走边阅读和使用手机。

8.2车辆安全8.2.1 车辆安全8.2.1 在工厂内驾驶车辆,必须先通过机动车辆或小车驾驶培训并经过授权,且驾驶时必须持有证照。

8.2.2 限速:厂房内:5公里/小时厂区内:20公里/小时。

8.2.3 60公分原则:需停下和行人谈话沟通时,必须和行人之间保持至少608.2.8 叉车载货过高或大而影响视线时,必须利用倒车的方式进行。

8.2.9 随时维护行人安全。

在接近行人时,要鸣喇叭将肢放在刹车位置。

保持安全距离,利用手势“停”或“前进”相互示意谁先通行。

8.2.10 在转弯,十字路口,或有视线受阻碍处应该减速慢行,提高警觉注意其他行人或车辆。

8.2.11 禁止允许他人搭乘便车,除非车辆设有乘客专座并经主管批准,不受此限制。

8.2.12 车辆必须按规定停放,禁止占用人行道或任意停放。

8.2.13 叉车载货高度以两层货架为原则,最上层货架超出(叉车)桅杆顶端部分不得多于货架的2/3高度。

8.2.14 车在给货车上/卸货物时,必须先从货车驾驶员手中取得钥匙,工作完毕后再归还。

8.2.15 车载货时不可超过其载重量。

8.2.16 叉车严禁在行进间升降铲刀。

8.2.17 叉车在行车期间,铲刀应保持距离地面18公分以内。

8.2.18 行车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其操作规程。

9.压缩空气与气瓶安全压缩空气是用于工业目的的,任何不符合规范的使用都会使压缩空气变得十分危险,并可能人造成严重的工伤事故。

9.1 严禁用压缩空气来吹扫你衣服上的脏物。

9.2 严禁在压缩空气附近嬉戏。

9.3 气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用金属链加固。

9.4 确保气瓶直立固定放置,用专用小车运送。

9.5 严禁将气瓶当作滚桶、支撑物或千斤顶使用。

9.6 当你怀疑或发现气瓶在溢漏,应立即关掉总阀,并立刻向主管报告。

9.7 严禁用明火来查寻溢漏。

9.8 使用部门应定期对气瓶做“日常点检”。

9.9 气氧与已炔气瓶须分开存放,并操作适当距离。

9.10 乙炔气瓶须有逆火防止装置。

上级报告;·确保你知道最近的可切断连接你的设备电源的开关在何处。

你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这个开关。

10.4 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允许操作设备和机器。

11.工作许可证工作许可证被用来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

它对所有员工适用。

以下工种都要求有许可证,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取得。

11.1 动火工作(气体切断及焊接)需要办理动火证。

11.2 挖掘,要求办挖掘许可证。

11.3 高处作业(2米以上地方工作)要求高处作业许可证。

(只针对承包商)。

11.4 在任何带电设备上工作要求带电设备操作许可证。

11.5 要进入公司的承包商,必须办理承包商工作授权书。

11.6 要关闭消防设施,必须办理消防设施关闭证可证。

12.来访者与承包商安全12.1 来访者安全·吸烟:必须在规定的吸烟点吸烟。

·只能走人行道或人行横道,或者在划定的通道上行走。

·未经允许,不得进行拍照或摄影。

·进入车间参观,必须严格遵守“车间着装”要求,否则,保安人员有权拒之门外。

·进入车间参观,必须执行公司劳保用器规定,否则,保安人员有权拒之门外。

·若发生应急事件应听从指挥,即刻沿紧急撤离路线疏散至指定的集合点。

12.2 承包商安全·工作场所禁止抽烟、禁止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工作场所外抽烟,必须在规定的抽烟地点,烟头不得乱丢。

·承包商安全代表必须随时在作业现场,不得擅自离开。

·确实遵守高空作业要求,办理高空作业许可。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例如: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等。

·机械、设备(例如:叉车、移动式起重机)进入厂区须有检查合格证,操作人员必须持有资格证。

·若使用公司的灭火器,须于使用完后通知公司设备部。

动火作业须自行携带灭火器放置于作业区附近,不可使用现场灭火器,除非意外事件发生。

·消防水只限于消防灭火用,不可用于其它用途(例如:清洗路面)。

·禁止关闭消防阀门。

·不论储存或使用中,气体钢瓶须保持直立,并加金属链子固定。

禁止使用金属梯子,以免触电。

13.消防与应急反应13.1 消防常识·火的形成需要的三个要件:可燃物、空气和温度。

·灭火的三种方法窒息法(隔绝空气)冷却冷(降低温度)隔离法(移去可燃物)·火灾的种类(按GB4351分类):普通火灾(A类):凡由木材、纸张、棉、布、塑胶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油类火灾(B类):凡由引火性液体及固体油脂物体所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石油、煤气等;气体火灾(C类):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金属火灾(D类):凡钾、钠、镁、锂及禁水物质引的火灾;电器火灾:凡是由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

·常用灭火器及适用类别: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BC类火灾;干粉灭火器:分为ABC和BC干粉两种,适用于ABC类火灾。

·规章制度;遵守公司“吸烟政策”,不可乱丢烟蒂;13.2应急反应应急反应是针对在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响应,包括事故现场撤离、人员疏散、紧急抢救等措施。

应急电话:·110——匪警;·120——救护;·119——火警;14.安全处罚条例14.1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安全手册》中的规定,维护公司的安全生产秩序。

14.2凡违反本《安全手册》规定的,公司将根据其情节轻重,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