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朋友—你好,我是李毅。
当你看到这份笔记的时候,说明你真的是一位幸运的宠儿。
因为这份笔记,与你所看到的各种公考教材都不同。
这是我从事公考培训数年来凝聚的汗水,这是经过数以千计上岸学员印证而来的精华。
本来,我没有打算整理这份笔记,因为这是我课程的核心内容,这样公布出来,必将会对我的学员产生影响。
但是,总有一些投机取巧的行家,挖空心思来做这种“分享”的事。
与其这样,不如自己用心整理一份,免得部分考生受到其他人的误导,而与上岸失之交臂。
如果,你还没有参加过公考,或许你看不出来这份笔记真正的价值。
因为你还没有体会到申论答题的规律,申论获取高分的艰难。
如果,你参加过公考,但是申论成绩不是很理想,那我希望你认真研读这份笔记,提高的分数远超过你的想象。
曾经的曾经,你是否也看着出来的申论分数,而不断的怀疑自己的眼睛,或是认为评卷人少算了一题,或是认为这应该是被扣掉的分数,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把书撕掉的冲动。
每年成绩出来的那几天,对申论的质疑声总会不绝于耳,你曾经是不是也在这支队伍里?有没有想过,这是因为什么吗?是因为题目难还是因为发挥失常?每年申论出分后,很多在这方面有过长期研究、并且还在很多期刊杂志发表诸多此类论文的大学讲师,对自己的申论成绩也是哑口无声。
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分数没错,评卷很公平,你觉得不可思议是吗?那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方法,没有摸清命脉,没有看到这份笔记,没有遇到我李毅,呵呵。
请务必仔细阅读这份笔记,相信你看到的将是另外一片彩虹。
首先跟大家谈谈申论的注意事项,申论要想获得高分,“会抄”是关键,“审题”是根本,“格式”是保障,所谓的万能语言什么的都是扯,只有回归本真,抓住最基础、最重要的东西才会获得理想的分数。
所以,在这里,特意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李毅所整理的申论学习小贴士,送给大家。
申论学习小贴士:1、申论前三道小题90%都出自原文,一定要在原文找,申论学习注重质量而不注重数量,申论小题考的就是材料。
2、“仔细审题”的基本要求是能够看清问题,高档要求是能够从“仔细审题”中看出材料的结构和材料的主题;要看清问题问什么,是几问。
3、带着问题读文章的时候在文章旁边标注好关键词,同时给各个段落标上序号。
4、第一遍精读完后将各个问题的答案都写在草稿纸上,同时标注好采用的材料所出现的位置,以便于需要字数多的时候抄写。
每一条其实就几个字,草稿纸上用不了多少字的。
5、在第一遍带着问题精读文章的时候,将问题画上“直线”,影响、原因画“直角线”,对策画上“波浪线”。
6、阅读材料政论文的万能小词汇做铺垫,政论文的材料主要包括:1,好的方面;2,坏的方面;3,是什么?4,构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剩下的就是万能小词汇了。
再次带着大家简单的了解下申论,什么是申论,申论都考察你一些什么样的能力,通过一份试卷的背后,考官又想知道什么?现在李毅来为大家梳理一下。
以便做好申论高分“攻坚战”的准备,最终赢取有利“制高点”,一举歼灭对手,获得成“公”。
第一章:认知申论一、申论考察的能力1、材料处理能力;2、思想表达能力;3、热点知识储备;4、理论政策水平。
二、申论考试的题型1、综合概括:用大约150-200字的篇幅,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或者主要问题等。
2、分析问题:用大约300-400字的篇幅,分析材料所述问题原因、后果、意义、不同等。
3、提出对策:用大约300-400字的篇幅,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4、材料论述:根据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或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或者针对材料所反应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用1000-1200字的篇幅写篇议论文。
三、应答申论的原则:(一)白金法则:1、仔细审题;2、选择要点;3、加工要点;4、规范要点。
1、仔细审题——【重中之重】A、确定题型;B、作答对象;C、作答范围(看是限定材料)D、作答字数;E、公文格式。
2、加工要点:什么是要点:要点就是重要信息,包括:A、描述问题的;B、问题的性质;C、问题的影响、原因和对策;D、措施、建议;E、经验、教训;F、争议双方的观点和理由。
标志性词汇:A、引出观点的:针对、应当、表示、认为、指出、说、称;B、表明重点的:但是、然而、尽管....如此、虽然、主要是、关键在于;C、做出结论的:总之、总而言之。
3、加工原则:基本原则(忠于原文);4、加工方法:并列式演绎加工法:主要问题=核心问题+具体表现;递进式演绎加工法:1、(常规型)主要内容=问题、影响、原因、对策;2、分析概括原因=思想(主观)、监管(客观)、制度(内因)、利益(外因);3、争议型归纳加工法:(二)政府角度:1、客观的承认问题;2、辩证的分析问题;3、积极的解决问题。
在对申论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相信大家会对申论的材料很关注或是很纠结。
大家都知道,申论材料分为案例、数据、评论等类型,但是不同类型的材料,我们需要找的点也不一样。
那么,我们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很快的找到我们需要的点,并且直接的应用于材料中呢?下面,李毅就将自己所整理的申论阅读方法,分享给大家。
第二章:阅读理解能力一、阅读材料的根本原则二、阅读材料的根本方法:(一)根据材料的内容类别:A、跳读法:数据型;B、快读法:案例性(主体、处境、做法、后果、推论);C、精读法:理论性(主体、对象、观点、原因、推论);能做理论要点的七个主体:人民群众、领导干部、社会精英、专家学者;政府文件法律条文、经典名著。
(二)根据材料的字面意思:(三)把握材料中的关联词:三、把握要点的逻辑关系:(一)把握段落要点的逻辑关系:1、并列关系;2、总分关系;3、递进关系;4、因果关系;5、转折关系(二)把握材料整体的逻辑关系:判别方法:申论材料的来源:社会事件和政府政策;特点:消极性、辩证性、公共性和非敏感性;内容类型:数据型、案例型、观点型;逻辑结构:就整篇而言,有争议型和常规型;就不同段落而言,有并列、因果、递进、转折、总分。
相信认真复习过申论的人,都知道,归纳概括题是所有考试中的必考题型,也相信大家都知道归纳概括中的逻辑规则,那就是一个字“抄”,可是别人抄出来的分数为什么就比我的高呢?在这里,李毅就为你展示一下归纳概括中的高分框架,这个是除了阅读和整理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三章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最本质的核心:客观(材料怎么说就怎么写,不能添加自己观点在里面)一、归纳概括题型判断(一)基本题型1、概括主要问题:核心问题+具体表现。
2、概括主要内容:问题、影响、原因、趋势。
(二)衍生题型1、概括争议:争论焦点+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
2、概括原因:思想(主观)、监管(客观)、制度(内因)、利益(外因)。
3、概括影响:上述做法的目的和意义:一是。
二是。
三是。
(三)基本题型变形:公文型概括,宣传纲要二、归纳概括题型应对三、归纳概括题型示例这里有一个思维模式,或称万能思维模式,应用这个模式可以对付所有的申论考试材料总结概括题型,简称四句话:(1)材料反映了……问题。
/反映了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表现:(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注意设问句的使用)(4)党和领导/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四、概括题型需注意的问题:1、把握要点;2、概括精准;3、字数及卷面把握。
【本章小结】——万能小词汇A【主要问题】:给定材料反映了如下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表现在。
;二是。
;表现在。
(根据字数看“表现在”写多少字)。
B【主要内容-常规型】:——分为三段——问题或者现状;我国。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影响;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究其原因。
——对策;针对上述问题的做法是。
C【主要内容-争议型】:给定材料的争议焦点是。
,正方的理由是:。
一是。
二是。
,反方的理由是:一是。
,二是。
注意:概括问题的,“给定材料”里说。
和结合“给定材料”的作答方法是不同的,“给定材料”里说。
是从全文找答案(答案多出自本段以及上下两段,也就是只看五段),结合“给定材料”是从规定材料里找答案。
真题演练:概括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字以内框架结构:大帽子(一般2行)+小帽子(6行,根据材料而定,3—6点)作答范例:经过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逐步受到威胁,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产业结构单一;(后面做具体的说明)二、生态破坏严重;。
高分万能小词汇:【总一】不难看出给定资料深动/形象的描述出。
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具体而言表现为“三个不到位”【分二】第一,。
工作不到位第二,。
工作不到位第三,。
工作不到位这样是不是更对仗,更有亮点呢???这种类型的题目应该是最难写,也是最容易失分的题目,很多考生在面临这种题目的时候,往往感到束手无策?但是李毅认为这种最难得分的观点题,经过详细的分类!完全是可以实现秒杀的。
第四章综合分析题小贴士:1、综合分析中最难的是解释型综合分析和评论型综合分析。
2、综合分析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合材料去作答,材料中没有的就不要答。
3、综合分析对策的特点就是“假、大、空”,不要太关注对策。
4、综合分析一般是递进式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添加李毅微信liyiqzzn,获取最新的公考咨询。
一、综合分析题型判断仔细审题:分析透彻、理解、认识、观点明确。
综合分析的分值是最大的。
二、综合分析题型应对读材料:将分析对象换原材料。
梳理:综合分析的本质就是归纳概括,是归纳概括题的变形,归纳概括的本质“客观”,综合分析的本质“逻辑”,一般的逻辑是递进式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三、综合分析题型示例(一)分析概念类:概念就是内涵和外延1、概念类:死海、地荒、存量土地:做法:看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将文字还原材料,然后在材料中找表现形式。
2、内涵和外延:内涵就是本质特征,外延就是表现形式。
3、家电下乡(国家政策:只在吉林出现过一次):目的和意义,国家对他的规定和内容。
(二)分析关系类分析关系类在申论前三道题中出的不是很多,出的最多的是作文。
主体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建议分三段来答,作答方法如下:1、A与B内涵及总的关系(是什么)2、A与B关系分析:A是B的什么,为什么;B是A的什么,为什么。
(A和B之间的关系)3、作出结论(做出结论或对策)万能小词汇:分别解释“A”和“B”;A和B,是对立统一的,既有区别和矛盾,又有一致性。
分析两者关系:因此:(三)分析启示类——每年都会出启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1,给定材料全部都是成功的。
做法成功的抄写下来。
2,给定材料全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