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八年级地理-河流.

最新版八年级地理-河流.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 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近20%, 居我国各河之首。 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 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上仅次于亚马孙河、 刚果河,居第三位。 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 三分之一;在世界上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 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所以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 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④根治黄河: 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我国人民就一直在摸索 治理黄河的方法和途径,积累了丰富的治黄经验。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 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黄的关 键在于治沙。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因此,加 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目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是: ①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同时结合 ②打坝淤地、 ③修筑梯田等工程,以减少入河的泥沙。 ④在组织管理方面,把黄土高原的治理“分割” 到一家一户。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与治理小结: 成因: 自然-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坡度大; 人为(超过自然)-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制度(轮荒耕 作制度)、开矿。 措施:
①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同时结合 ②打坝淤地、 ③修筑梯田等工程,以减少入河的泥沙。 ④小流域治理。 ⑤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

①黄河概述: 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 给黄河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黄河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曲折东流,注入渤海。
渤海
黄河源头
黄河入海口卫星图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 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
7、黄金水道
长江三峡
“千里长江,险 在荆江”。荆江 河段特别曲,水 流不畅,泥沙大 量沉积,使河床 高出两岸平地, 有长江的“地上 河”之称。 新中国成立 后,首先修建了 荆江分洪工程, 接着又完成了几处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对 防洪、航运起到了良好作用。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内蒙古河口 以北为上游,河口至河南孟津之间为中游,旧孟津以下为下 游。 河口
桃花峪
中游主要流经哪两个省区?下游主要流经哪两个省区?

Hale Waihona Puke 黄河的贡献: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 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 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 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然而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前, 黄河上还未出现一座水坝,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 海。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 行梯级开发,并已陆续建成了刘家峡、三门峡、 龙羊峡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为黄河 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能和 灌溉之利。


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 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 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 成为“地上河”。据观测,黄河下游河床现 在仍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 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 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 有决口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 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历 史上,黄河就曾多次迁徙改道,给两岸人民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见下图)。



黄河断流 黄河断流始于1972年,20世纪90年代趋于频 繁,断流时间与距离不断延长,黄河下游有变成 间歇性河流的危险。 从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但 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 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系统之间矛盾的反映。 黄河断流使沿岸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 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 益尖锐,对沿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 生重大影响。 黄河断流的原因? 课本87页

黄河的忧患: “地上河”示意图
•上图是开封市附近的黄河河床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 出,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了7米。事实上,黄下游 的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的河段高出 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形成的原因。 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 流也较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 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 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世界含沙量最大,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 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古人称黄河是 “一石(担)水,六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 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 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 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 耕地被冲走575千克肥料。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 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 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水土保持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黄河的 多沙面貌。 ⑤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 要手段。已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除发电、灌 溉外,在防洪、减淤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 现在,已建设了一座重要防洪工程——河南小浪 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与三门峡水利 枢纽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 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 提高到千年一遇。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长江概述: 1、发源地、注入海洋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 拉丹东西南侧,向东流经11个省、自治区, 最后注入东海。
2、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示意图
长江干流流经十一个省级行政区
青 海
安 江 苏
西藏自治区





重庆

上海
西
湖 南 云 南
3、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
4、主要支流
长江干流与众多支流组成一个庞大的水系,流域广阔。
上海 岷 江 重庆 洞庭湖 宜宾 湘 江 武汉
宜昌
湖口
鄱阳湖
长江主要支流示意图
5、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海


6、开发水利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 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 全国的一半。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果 河、亚马孙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