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务二普通水准测量工作页

任务二普通水准测量工作页

任务二普通水准测量1、通过互联网查询或其他方法收集水准测量方法及其记录计算的相关信息。

2、根据收集的信息,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出合理的测量方案——施测方案、计算方案。

3、每人完成一次水准测量的现场实测任务;4、每人完成一次记录。

5、能完成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步骤6、能进行水准测量的成果校核7、能进行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8、能根据测量任务合理设置测站和转点;9、能根据测量任务选择正确的测量路线;10、能根据任务要求,多途径收集水准测量方法及其记录计算的相关信息;11、能正确操作水准仪;12、能正确扶尺;13、按分组情况,分别派代表展示测量方案、测量成果,说明本次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作分析总结。

14、能对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30学时校园内地面上A、B两点,先已知A点的高程H,根据现场实际选择一种A合适的水准路线形式,按普通水准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测量指定地面点高程,并完成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正确操作水准仪及水准尺等工具,与同组工作人并推算B点的员密切配合,通过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出A、B两点间的高差hAB,高程H。

如下图:B在接受工作任务后,应首先了解测量场地的环境、测量仪器、和工具的管理要求;指导教师向每个实训小组提供“校园水准点分布图”一份,并为各小组指定待测水准点的实地位置;各实训小组自行拟订水准路线,指导教师参与讨论;按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及精度要求施测并进行计算校核,如闭合差超限,需重测;学习活动1 设计测量方案(4学时)学习活动2 外业施测(22学时)学习活动3 内业计算(4学时)学习活动1 设计测量方案能说出水准路线的形式、分类。

能计算高差闭合差。

能计算容许闭合差。

会根据不同的水准路线的形式进行计算校核。

能根据任务实际确定实际测量方案能根据测量任务选择正确的测量路线;建议学时;6学时仪器:DS3水准仪工具:三脚架、水准尺计算机资料:关于水准测量的资料教学多媒体展示板1、收集测区内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本次操作练习的测区是学校校园,校园内一般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已知高程点,可以从老师处查阅水准点(已知点)分布图。

2、确定待测水准点的位置。

普通水准测量所测定的水准点往往与具体任务密切相关,因此,待测水准点的位置及埋设形式要根据具体任务合理选择。

本次练习将由教师指定待测点。

在明确待测点位置的基础上,结合已知高程点的分布位置和数量确定采用何种水准路线形式,进一步选择水准仪由起点连续测量至终点的实地路线。

3、查阅质料完成下列问题:(1)水准路线规定了水准仪由起点连续测量到终点所经过的测量路线,并且形成了对水准测量成果进行校核的条件。

单一水准路线有、、三种水准路线形式的主要区别是它们所形成的校核条件不同。

实施水准测量的首要问题是选择一种合适的水准路线形式,到底采用何种水准路线形式为宜,应根据已知高程点(高级水准点)及待测水准点的分布位置及数量而定。

(2)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支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4、高差闭合差是对水准测量成果进行校核的评价指标,其限差是根据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计算高差闭合差允许值。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规定,五等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为:5、在水准测量中,测定待测点高程有哪两种基本方法?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6、DS3水准仪的技术操作分为哪几步?7、什么是水准测量中的高差闭合差?试写出各种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8、拟订水准路线级专业课题完成情况年月日序号项目姓名设计测量方案总评1 2 3 4 5 6学习活动2 外业施测每人完成一次水准测量的现场实测任务;每人完成一次记录。

能正确选择测站能正确选择转点能完成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步骤能正确操作水准仪;能正确扶尺;能根据测量任务合理设置测站和转点;建议学时;22学时仪器:DS3水准仪工具:三脚架、水准尺计算机资料:关于水准测量的资料教学多媒体展示板1.你实地勘察了水准点的分布位置吗?2.你对水准路线的选择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吗?3.你所在的小组经过讨论确定了水准路线布设方案吗?4、测站选择注意事项?5、转点选择注意事项?6、扶尺注意事项?7、施测前先完成下列自测题:判断题(1)如果测站高差为正值,则后视立尺点位置低于前视立尺点位置。

( )(2)水准测量时,无论水准尺前倾还是后仰,水准仪读数总是比正确读数偏大。

( )(3)前、后视距(水准尺与水准仪之间的距离)愈短,愈有利于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

( )(4)水准仪后视观测完毕转向前视时,如果圆水准气泡偏离零点,应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后继续观测。

( )(5)高差闭合差愈小,测量精度愈高。

( )(6)普通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允许值的计算式统一规定为:,^一±40偷±12石。

( )选择题(1)水准测量立尺时,司尺员应( )。

A.单手扶尺站在水准尺侧面B.双手扶尺站在水准尺侧面(2)双手扶尺站在水准尺后面D.单手扶尺站在水准尺后面(3)水准测量时,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

A.方向B.高程C.距离(4)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之为该点的( )。

A.绝对高程B.相对高程C.假定高程(5)水准仪后视观测完毕转向前视时,如果水准管气泡影像左右错开,这时应( )。

A.重新安置仪器B.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影像符合后继续观测C.校正仪器8、施测前熟记观测注意事项:造成水准测量中精度达不到要求而返工的原因,是由于对测量工作不熟悉和不够细心。

为此,要求测量人员除了要应认真负责以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观测(1)观测前,应对仪器进行认真的检验和校正。

(2)仪器放到三脚架上后,应立即把连接螺旋旋紧,以免仪器从脚架上摔下来,并做到人员不离开仪器。

(3)仪器应安置在土质坚硬的地方,并应将三脚架踏实,防止仪器下沉。

(4)水准仪至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应尽量相等。

(5)每次读数前,应严格消除视差,水准管气泡要严格居中,读数时要仔细、迅速、果断,大数(m、dm、am)不要读错,毫米数要估读正确。

(6)晴天阳光下,应撑伞保护仪器。

(7)迁站时,将三脚架合拢,用一只手抱住脚架,另一只手托住仪器,稳步前进,远距离迁站时,仪器应装箱,扣上箱盖,防止仪器受到意外损坏。

2.记录(1)记录员在听到观测员读数后,要正确记人相应的栏目中,并要边记录边回报数字,得到观测员的默许,方可确定,记录资料不得转抄。

字体要清晰、端正,如果记录有误,不准用橡皮擦拭,应在错误数据上划斜线后在其上方重新记录。

(3)每站高差应当场计算,检核合格后,方可通知观测员迁站。

3.立尺(1)立尺员必须将尺立在土质坚硬处,用尺垫必须将尺垫踏实。

(2)水准尺必须立直,当尺上读数在1.5m以上时,应采用“摇尺法”读数。

(3)水准仪迁站时,作为前视点的立尺员,在活动尺子时,要切记不能改变转点的位置。

9、由水准路线起点连续测量至终点并现场记录BMA H ABH Bh AB大地水准面ZD11h1后视点前视点进行方向2具体观测步骤如下:(1)如上所示,置水准仪于距已知后视高程点A一定距离的I处,并选择好前视转点ZDl,将水准尺置于A点和ZDI点上。

(2)将水准仪粗平后,先瞄准后视尺,消除视差。

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值a。

,并记人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下表。

(3)平转望远镜照准前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值bl,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

至此便完成了普通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任务。

(4)将仪器搬迁到第Ⅱ站,把第1站的后视尺移到第Ⅱ站的转点ZD2上,把原第1站前视变成第Ⅱ站的后视。

(5)按(2)、(3)步骤测出第Ⅱ站的后、前视读数值a2、b2,并记入五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

(6)重复上述步骤测至终点B为止。

级 专业课题完成情况年 月 日学习活动3 内业计算能计算各站后视读数之和:∑a能计算各站前视读数之和:∑b能计算分别计算高差:∑h=∑a-∑b会校核判断测量是否合格建议学时;4学时仪器:DS3水准仪工具:三脚架、水准尺计算机资料:关于水准测量的资料教学多媒体展示板1、根据测量数据,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上完成如下内业计算(1)各站后视读数之和:∑a(2)各站前视读数之和:∑b(3)分别计算往、返测高差:∑h=∑a-∑b(4)算出高差闭合差。

如果fh≤Fh ,说明观测符合要求,假定起点高程为50.00m)。

否则要进行重测。

2、完成水准测量记录表:日期年月日仪器型号DS3仪器编号S3-32班级组别观测者:记录者:点号水准尺读数(m)高差h(m)高程H(m)备注后视(a)前视(b)+-50.000(已知)∑3、手簿记录应为现场原始记录,不得涂改、擦拭和转抄。

如发生读错、记错现象,除米、分米位可在错误数字上方及时更正外,一般应下移一行重测重记。

作废数据部分应从左上方到右下方用直尺划一条斜线划掉,并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

4、手簿中“高程”一栏不必计算转点高程,如要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水准点高程也可暂不计算。

5、高差闭合^计算值填写在手簿记录结束行对应的备注栏内。

6、小组讨论并相互检查计算结果。

级 专业课题完成情况年 月 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