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体现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出的时代文化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作品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论断。
教学难点: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教学思路:
从题目着手,抓住美术、人类文化、造型、载体这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学习,采用质疑、分析、讨论的学习方式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什么是人类文化?
1、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答案
2、与学生讨论得出答案的途径:与人交流、利用网络、借助工具书
3、得出结论:
给文化下个准确的定义是很难的,但学者专家还是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有人认为文化包括人在生活中学习得到的知识、信仰、法律、风俗习惯等等。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
它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等有关成份。
由此可见:文化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凡是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其中。
4、举例阐述:
老师的衣着发型就是人类文化的反映。
原始人、唐朝人、清代人都不能以我这样的仪表出现,当然,我也不能以他们的发型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5、结论:
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各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美术是怎样承载人类文化的?
(复习:美术包含哪些领域:绘画、雕塑、建筑、服装、工艺、现代艺术等)师:我们今天可以得知很多古人生产生活、科技文化、衣食住行、社会体制等多方面的信息,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
生:(拟答)书
师:文字是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手段,但与美术的传递方式相比则有着重要缺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文字传递人类文化有何先天不足?
生:思考作答——文字传达具有模糊性,而美术传达具有直观性。
教师举例:(多媒体课件)
1、神舟六号发射过程的纯文字介绍和图文并茂的介绍作比较。
2、赵州桥(桥梁建筑)的纯文字介绍和图文并茂的介绍做比较。
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文字记载的优秀文化因为缺乏实物验证而留下遗憾。
4、文字出现以前的原始岩画为我们打开了原始人生产生活的状况的大门。
5、《清明上河图》使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北宋都城开封的城市文明。
教师总结:(多媒体课件)
由于美术在传递文化方面具有直观性优点,因此在各类知识的文字介绍过程中,都会用到美术手段加以辅助。
例如:语数外政史地音体美各学科,如果我们看不懂这些图形,就很难理解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如果我们不利用图形传递自己的想法,别人就很难很快的领会你的意图。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社会中“学会看图”“学会画图”已经是我们学习知识、与人交流的重要途径。
三、课堂小结:美术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美术借助造型承载人类文化。
特定时代具有特定的文化,他们会以特定的造型反映到美术作品中,我们只能在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创新开拓,为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提供强大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