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名词解释
1、我国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国家07年才加)。
2、安全是在不发生导致死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态。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人不受到伤害、财物不受到损失、生产秩序稳定持续进行的正常情况。
3、事故一:是指人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伤害和影响活动进行的一切事件,称为事故。
事故可以理解为人们行为失败的结果。
4、事故隐患:就是与安全法规,安全制度,安全规程,安全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违背抵触的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
5、安全行为:是指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保护自己保护设备工具等物资的一切动作。
6、压力容器:一般指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完成反应、传热分离和储存等生产工艺过程,并能承受压力的容器。
7、安全附件:是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防止因超温、超压等原因造成事故的装置。
8、三大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减压阀。
钳工安全装置
1.使用大扳手不准用力过猛,以防打滑伤人,扳大螺栓时,
不准反扣使用。
2.使用大锤,手锤时,应检查锤头是否牢固,不准戴手套,
正前方严禁站人,并检查左右与后方是否有人或其它防碍物。
3.严禁使用无木把的刮刀,挫刀,以防伤人。
4.两人之间以上同时进行一项工作时,必须由一人法令,动
作必须统一。
5.使用切割机向下用力不能过猛,应慢慢向下均匀用力,正
前方不能站人。
6.进入槽罐检查时必须使用12伏安全照明灯,检查通风是
否良好,与使用单位联系切断所有进料管,必要时加设高板,如果进行焊接作好监护与绝缘保护。
7.使用虎钳夹物,严禁用力过猛,不准用手锤或其他重物敲
打钳柄,使用千斤顶不得斜放歪顶。
安全培训
1.氧气、已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当焊工手或手套、工具上
沾有油污时,应先擦洗干净,再接触气瓶。
氧气瓶、乙炔瓶禁止滚动、搬运。
2.氧气、乙炔瓶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明火及热源、其安
全距离应在10米以上,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在5米以上。
3.禁止在输电线路下放置气瓶、乙炔瓶。
4.严禁将正在燃烧的焊割具随意放置。
5.割焊盛过有毒、易燃、易爆和油的容器时,必须排除完有
害气体,清洗干净确认,后方可进行割焊。
6.回火安全阀应经常检查以防失灵,工作中应注意。
1)焊、割嘴温度不得过高。
2)焊割嘴不得有熔渣堵塞。
3)不得使用压力过低的氧气。
4)严禁重物压力输送管上。
5)太旧变硬的输送管不能使用,否则会造成回火。
电焊机
1.电焊机的金属外壳应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2.一次线应使用橡套线,长度不得超过2米,二次线应避免
接头,确须接头时,接头处不得裸露且不超过两处。
3.在高处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或搭设安
全网。
4.焊接带有压力的容器时,必须将压力泄掉,将容器上所有
的孔打开进行通风,
5.在吊运过程中,被吊物的高度要高于地面设备或其它物体
的半米以上,吊物下面不得站人。
机械设备安全
1.机械设备的传动带、砂轮、电联轴节、转轴、皮带轮和齿
轮等危险部位必须安装防护装置,并不准任意拆除。
2.设备运行时禁止沿设备上下,在危及人身安全的范围内,
任何人不得停留或通过,禁止隔着设备转动部位传递工具或物品,禁止用手攀、脚蹬开动设备飞轮、皮带等处。
3.2米以上作业必须穿戴安全带,一级高处作业2-5米时,
二级高处作业5-15米时,三级高处作业15-30米时,特级高处作业在30米以上时。
4.设备检修前必须与岗位人员共同确认电水、汽料、风等是
否切断,后进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