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某镇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某镇水务管理站1.1.3 项目负责人:1.1.4 联系方式:1.1.5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镇水务站是**镇辖区的水行政主管单位,属**区水务局的派出机构,单位性质为行政事业单位。
主要职能是防汛抗旱、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安全饮水、水资源保护等。
1.2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镇位于**市西北边陲,镇域国土面积160.87平方公里,现辖9村1居委会,距**市区46公里。
**镇地理位置上紧邻漳河镇,长期以来镇区饮水都是取自漳河水库,然而至今为止,**镇都尚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规模化自来水厂,仅有一自来水转供站,供水模式为购买宝源广得资源自来水转供给**集镇机关单位及居民,实行计量收费。
广得资源自来水厂始建于1980年3月,建设之初,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部工业用水和少量生活用水,当时还没有**镇的建制,不涉及居民用水。
所以,自来水厂供水规模较小,工艺简单,没有水质处理环节。
据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报告显示,该水质不能满足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要求,严重威胁着**镇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且随着镇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镇区人口也逐年快速增长,该供水站的规模早已无法满足**镇的用水需求。
因此,对水站的水处理工艺和生产规模的建设改造是顺应**镇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必要措施。
1.3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容项目主要对水厂设备设施进行改扩建,新建水处理构筑物3848m ³,配套服务设施547㎡,改造DN160供水管网5000m,购置配套设备共计43台套。
1.4 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2013年3月~2014年2月。
1.5 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06.5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302.88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为84.09万元,安装工程费用为6.7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8.71万元,预备费用24.12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申请中央财政投资300.00万元,地方配套206.53万元。
1.6 本报告研究围及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承办单位对项目建设的规划及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就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容、设计要求、公用辅助设施、项目实施进度及管理、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结论和建议,作为建设单位在项目决策、审批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依据。
1.7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市总体规划(2012-2030)》;《某区**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生活用水水源水质标准》(GJ3020-93);《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T/T206-200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1.8 研究结论项目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场地优势。
该项目的建设,能有效解决**镇目前水厂供水水质不达标及供水规模不足的问题。
通过社会、经济、自然、地理环境、建设条件、自来水供应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分析,从而肯定了项目在建设规模、建设容等各方面都是可行的。
随着**镇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饮用水安全的高度重视,**镇自来水供应问题已经成了一个迫切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项目的建设能够解决**镇现有自来水转供站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的现状,是一个为了让**镇镇区居民能吃上“放心水”的惠民工程。
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 饮用水新国标开始全部指标强制实施饮用水新国标GB5749-2006于2012年7月1日起全部指标强制实施。
建国以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先后修订了5次,1985年颁布实施的上版标准(GB5749-85)共35项指标,其中有机项目只有4项,这符合当时水污染主要是无机污染的现实。
然而,随着自然环境和污染物种类的变迁,2006年12月,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新国标(GB5749-2006),把总指标从35项增加到了106项。
这个具有强制性的标准,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部分指标最迟实施期限为2012年7月1日。
新国标要求自来水企业在生产工艺、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都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必须进行大量的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
因此,在新国标全部指标开始强制实施的大背景下,要保证饮用水达标必须对现有水厂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2.1.2 全球80%的慢性疾病源自长期饮用不洁水在西方诸多发达国家,一直有生饮冷水的习惯。
其最关键处,在于民众对生活饮用水质的100%信任。
中国人一般是对生水煮沸后饮用,这既有长期的生活习惯原因,也由于中国国水质标准要低于发达国家,煮沸可以起到消毒作用。
中国城镇市政供水主要采用的传统净化消毒手段,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只能取出水中的部分有毒有害物质,杀灭部分细菌、病毒,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有害物质,可能隐含期间。
在老国标实施期间,肉眼看不见的有害物质相对少得多。
但现在再按这一标准执行,则显得有些滞后。
由于受生活和工业废水污染,中国不少地方的水源水中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大幅增加,即所谓“微污染水源水”,而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仅能去除20~35%的有机物,对氨氮等物的去除效果十分有限。
另外,我国自来水普遍采用氯化消毒,研究表明:经过氯化消毒的水中,三氯、四氯甲烷等致癌有害物质,已经超过300种。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饮用生活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饮用水不但要卫生,更要安全;公众对水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1.3 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为提升市政公用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确保供水水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并于2012年5月发布。
《规划》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全国供水设施建设的进展情况,对目前的城镇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十二五”的重点任务和远景目标进行了安排和展望。
“十二五”规划项目总投资4100亿元,其中市场改造投资465亿元;管网改造投资835亿元;新建水厂投资940亿元;新建管网投资1843亿元;水质监测监管能力建设投资15亿元;供水应急能力建设投资2亿元。
其中省计划水厂改造规模379万立方米/日,管网更新改造长度7917公里,新建水厂规模177万立方米/日,新建管网长度12635公里。
2.1.4 **镇供水设施简陋、工艺简单,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镇地理位置上紧邻漳河镇,长期以来镇区饮水都是取自漳河水库,然而至今为止,**镇都尚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规模化自来水厂,仅有一自来水转供站,供水模式为购买宝源广得资源自来水转供给**集镇机关单位及居民,实行计量收费。
广得资源自来水厂始建于1980年3月,建设之初,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部工业用水和少量生活用水,当时还没有**镇的建制,不涉及居民用水。
所以,自来水厂供水规模较小,工艺简单,没有水质处理环节。
据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报告显示,该水质不能满足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要求,严重威胁着**镇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且随着镇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镇区人口也逐年快速增长,该供水站的规模早已无法满足**镇的用水需求。
水厂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适应饮用水新国标的需要饮用水新国标全部指标的强制实施,带来的是饮用水水质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全国多数水厂来说,必须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才能够满足新国标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
我国四千多家城镇水厂中,90%仍然顽固地保留着常规工艺,对水厂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已成为水行业的共识。
**镇实际上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规模化自来水净化供应单位,不成规模的供水量、相对简单的水质处理工艺、简陋的水处理设施、以及老旧的供水管网已经完全无法满足**镇镇区居民对饮用水安全的需要,因此,在新国标全部指标强制实施的背景下,对**镇供水设施的升级改造是完全必要的。
2.2.2 是保障**镇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需要据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报告显示,**镇自来水水质不能满足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要求,严重威胁着**镇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只有完善其水处理工艺,消除和降低供水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提升自来水水质,才能保障**镇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镇水厂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2.2.3 是满足**镇用水需求的需要随着**镇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镇区人口快速增长,工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用水量也随之增加,**镇现有供水能力薄弱,日供水不足1000吨,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镇的经济发展,对供水设施的改扩建不仅为了提高饮用水水质,同时也是为了增加水厂的供水规模,满足**镇用水需求、跟上**镇经济发展步伐的需要。
2.2.4 是顺应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的大潮的需要2012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对全国供水设施的改造目标和指导方针,并对全国各省投资额度提出了详细的规划,这必将掀起全国城镇供水设施的改造大潮,**镇也应跟上全国供水设施改造的建设步伐,响应国家关于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升级的号召和要求。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 区域概况3.1.1区域发展某区得名于隋代所建的东山宝塔,全区国土面积为1645km2,辖一乡六镇两个街办(仙居乡、石桥驿镇、牌楼镇、漳河镇、栗溪镇、**镇、子陵铺镇、龙泉街办、泉口街办),总人口36.38万。
全区按照“经营城郊,兴工强区”、“唱响山歌,兴山富民”、“服务城市,提升三产”的工作思路,突出环境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三大重点,奋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8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8.1亿元,实现利税6.4亿元。
**镇辖9个自然村,1个社区居委会,58个村(居)民小组,3129户,1.2万人,人口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74‰、5.73‰、1.01‰,其中农业户2281户,农业人口7912人,总劳力4755人,务工经商劳力 28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