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商圈变脸进行时背景——作为上海最为老牌的商圈之一,徐家汇,继前两年的大规模商业设施调整后,在2012年中又将面临新一轮品牌升级。
据悉,随着美罗城港汇广场顶层的帐篷剧院的开幕迎客,港汇广场也已更名为“港汇恒”,并伴以一系列的形象升级,引入了更多的奢侈品牌。
商业地产专家认为,徐家汇在经过此轮整体升级后,有望成为上海继南京西路商圈之后的第二个顶级商圈,并将再一次搅动沪上商圈竞争的一泓“秋水”。
变脸一——徐家汇已太小,变大势在必行在沪上,徐家汇商圈的崛起,创造了光辉的历史轨迹。
这里曾诞生了上海滩上的第一家高档百货、第一个云集各类IT数码产品的“数字商圈”、第一个融汇轨交商业的“立体商圈”、第一个形成“圈”概念的商圈。
除了上述这些第一以外,徐家汇商圈更是以几大百货商厦的“错位经营”而蜚声沪上——“尊贵高档在港汇,上海六百最实惠,大众消费在汇联,娱乐休闲在美罗,时尚生活在汇金,彬彬有礼在东方,流行前沿太平洋,欢乐消费徐家汇”这已成为徐家汇科学定位的最佳诠释。
所以,如果要把上海的商圈分个等级,最高的一个等级必少不了徐家汇。
更为重要的是,徐家汇也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构造,即“五大中心”、“六业总汇”,即精品销售中心、旅游购物中心、金融信息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商业流通业、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餐饮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旅游休闲业。
然而,随着上海商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商业版图的变迁,如今的徐家汇也或多或少地也显露出一些“廉颇老亦”之感,不仅受到了来自南京西路“梅泰桓”、淮海路东路、外滩沿线等次第崛起的“时尚地标”的挑战,同时还遭遇了南方商圈、莘庄、中山公园等新崛起的轨道交通枢纽商圈的分流,甚至连五角场商圈这个昔日的“小老弟”都打出了“赶超徐家汇”的口号如果把这些新兴商圈的崛起看作是来势汹汹的“内患”,那么,2008年底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再加上近两年网上购物的强势性大爆发,让以百货业为主的徐家汇商圈更是经受着“外忧”的严酷考验。
据说,2009年因为徐家汇百货业的不景气,让整个徐汇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幅滑坡,甚到拖累到徐汇区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双双进入一个负增长的地步。
危则思变!但是,如何谋变呢?“空间上的饱和,是眼下徐家汇商圈发展的最大障碍。
”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研究中心余明阳教授一针见血地说道,“徐家汇商圈还是传统商业区的格局,一圈面积约0.5平方公里,以百货商场为主,休闲区域不多,周边的商务楼比例也少于南京西路、淮海路,徐家汇商圈若要提升能级,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拓展空间是个大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则是交通容量——轨道交通太挤,停车又太难!相信这让每一个到过徐家汇的消费者都深为烦恼,最为明显的一个事例就是,2010年世博期间,相比于南京东路、豫园等商圈,徐家汇在吸引外地游客方面明显处于落后的位置。
因此,变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徐家汇商圈的容量,只有打通这个制约徐家汇的最大瓶径,才能让其在全市商业中继续“领先一步”。
由此,一张新的蓝图正在打开,在这张蓝图上,一个以“世界级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大徐家汇商圈”已清楚展现出来:“大徐家汇商圈”地理外延占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计划将逐步形成几大区域,包括以徐家汇六大商厦及轨交站为核心的百货业和商务办公区域,衡山路休闲娱乐文化区域,天钥桥路特色餐饮和商务办公区域,交大为中心的教育培训区域,宜山路建筑、装潢与家居文化区域,上海体育场为中心的体育运动和群众体育锻炼、休闲活动区域,以及高安路、湖南路、兴国路等地花园洋房构成的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地区总部的落户区域。
总之,这样的一个徐家汇已经不在嫌小了,一个多圈共存、多元、立体的“大徐家汇商圈”正在呼之欲出。
变脸二——错位竞争成过去,品牌提升正当时变革,也来自于居安思危!具体来说,“居安“就是针对是徐家汇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商业定位——徐家汇商圈走出了错位竞争的成功模式,让各商厦从共同繁荣的角度把蛋糕做大。
既有满足工薪族的汇联、六百,也有针对年轻白领的美罗城、太平洋、汇金百货,同时也有着眼于高端消费群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等。
在形象方面:时尚汇金、流行太平洋、休闲美罗、实惠六百、礼品东方也成为人们各取所需的依据。
错位经营,这既增加整个商圈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又形成了商圈的特色。
“思危”的意思就是指不能光吃“老本”,据2010年一份对徐家汇商圈的调查显示,眼下商圈内7大主力商家的商品品牌共有1676个,而其中重复品牌达281个,这说明虽然徐家汇各商场的错位定位很成功,但还是存在向同质化发展的倾向。
“如果逛了一圈徐家汇后,发现这个商场有这个品牌,那个商场也有这个品牌,打折、促销都差不多,顾客显然是要疲掉的。
”一位业内专家对于徐家汇商圈现在的重复品牌现象不无忧心地说到。
“所以,在品牌能级也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徐家汇商城总经理徐春华说“具体来说,就是抓位机遇,规划各个鲜明的主题特色,引进顶级品牌及特色品牌”。
于是,近两年以来,徐家汇的美罗城启动了开业以来最大规模的升级行动,在品牌能级提升上规划日系时尚潮流馆,打造特色美食广场;汇联商厦对沿街小吃摊进行改造;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每年结合商品结构调整和经营的需要,采取了优胜劣汰的手段,积极引入国际国内的品牌,以优化购物环境;东方商厦、汇金百货等也正在进行品牌资源调查和调整提升,它们将在保持各自主题特色的同时,提升品牌能级和影响力,并且避免同质化。
其中,最为显眼的当属徐家汇的地标建筑——港汇广场。
为了呼应徐家汇商圈的整体业态调整、品牌升级行动,2011年3月,港汇正式易名为港汇恒隆广场,以进一步凸现出“恒隆”这一奢侈品商场品牌的魅力。
眼下港汇恒隆广场已汇聚了一大批国际一线品牌,比如2011年伊始,Dior、Givenchy等一线化妆品的入驻,随后,DUNHILL、Cholé、Vivienne Westwood、Loewe、ESCADE等国际奢侈品牌陆续在一楼开幕。
近期,港汇恒隆广场又迎来新的一员大将——国际一线品牌GUCCI 也在2012年3月正式入驻。
用不多长的时间,只要再一次提起上海的徐家汇,您的脑海定然不会再出现,“这家也有,那家也有”的品牌重复,以及“买就送、买就减”的传统品牌竞争模式,一个拥有不同特色主题、业态丰富、世界级名品荟萃区届时就将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变脸三——超越商业,打造商旅文结合台湾知名戏剧导演赖声川曾经在世博徐汇论坛上特别指出,一个商圈里面如果没有艺术、文化、旅游,甚至娱乐,这个商圈将是非常逊色的。
因为,从现在的商圈发展趋势来看,新的生态样式已经出来了,比如像上海的8号桥、田子坊、新天地,都是超越了传统购物的概念,变成了一个休闲天地、旅游景点以及文化产业的聚集区。
另外还有新型的社区商圈,像大宁国际商圈、曲阳商圈,都超于传统商圈的概念,变成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场所因此,商业搭台,文化唱戏,这样的文商结合既可提升商圈文化含量,又可增加人文景点,无疑将增强吸引力,与商圈的商业、商务发展形成互补效应,这才是现代商圈最科学的发展之道。
“上海目前大多数商圈的商业形态,可以说大多数仍是传统模式,我认为徐家汇应该有魄力打造有东方特色的商业文化,这将不仅仅依靠传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打通,而是更多依靠对徐家汇文化、旅游底蕴的发掘。
”一位对徐家汇商圈跟踪研究了多年的业内专家如是说。
事实上,对于徐家汇商圈来说,文化与旅游资源,恰恰正是其最亮的名片。
徐汇区区长陈寅对此说到:“徐家汇在历史上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
东西方经典文化不仅深植在周围的老洋房里,也深植在居民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中。
”而在旅游方面,光启公园、土山湾中国牌,以及远东最大天主教堂之一的徐家汇天主教堂,不仅是徐汇区旅游的亮点,在上海也算是非常拿得出手的景点。
“我们近阶段的工作重点,就是重建融异域风情和古老中华文明于一体的都市广场休闲文化,在徐家汇商圈竭力完善两大功能,即商圈的文化功能和旅游功能,体现新亮点。
”徐家汇商城集团的总经理徐春华如是说。
“总之,徐家汇商圈在未来的定位,一定要超越商业,而是‘商旅文’结合打造文化名片”他接着补充说到。
所以,一场整合徐家汇地区文化和历史建筑资源等,探索“商、旅、文”汇聚发展的行动已经徐徐拉开了。
从完善文化功能来看,在“大徐家汇商圈”的框架下,未来文化功能的载体主要有上海电影博物馆、衡山电影院等。
其中,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制片厂60年来的“大本营”即将变身为上海电影产业大厦及上海电影博物馆。
上海电影博物馆是定位于电影文化博览、电影文化交流、电影创意研发、电影主题广场等以电影为主题的一体化文化景观建筑。
而衡山电影院则将建成国际精品戏剧艺术中心,带动整条衡山路文化功能的提升。
另外,据徐家汇商城的相关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徐家汇商城正与台湾知名戏剧导演赖声川洽谈合作,将导入其表演工作坊文化品牌。
从旅游方面来看,日前,徐汇区有关部门透露,徐家汇地区正在创建全国4A级旅游景区,这也是国内首个以购物为主题申报的4A 级开放式景区,并按照拟定的旅游路线分为三个片区: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的徐家汇源片区,以商务购物资源为主的商圈片区、以生态休闲资源为主的徐家汇公园片区,而以科教文化为主的交大片区和以体育运动为主的体育馆片区也将在下一步的规划中。
总之,“商旅文”相互促进,放大集聚效应,展示徐家汇商圈的新形象,在不久的未来或将就此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变脸四——跨越传统,打造智慧商圈未来的徐家汇商圈究竟会怎么样?除了“扩容”、“品牌”和“商旅文”之外,要读懂明天徐家汇商圈的最后一个关键词则是“智慧”,或者更为简单地称之为“信息化”。
因为,徐汇区政府正在依托徐家汇商圈的实体经济,应用高速互联网、3G、3D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把徐家汇打造成“智慧商圈”,籍此积极谋求新的形象升级。
因为,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都说科技点亮生活,除了各类数码产品带来的革命外,就属信息化最为重要了,对于一个商圈的发展来说同样如此。
举一个例子,“中午吃什么?”想必是不少白领工作日最头疼的问题,公司没食堂,自己带饭太麻烦,天天考虑吃什么简直伤透了脑筋。
不过,最近在徐家汇工作的一些白领却没有这类烦恼,要问为什么,因为她有们各种提醒短信,成了公司里的“午饭”达人。
其中的奥秘就是,她们的提醒短信是运营商发送的餐饮优惠打折信息,它是上海电信提供的“随行通”业务,当消费者只要一踏入徐家汇商圈后,“随行通”平台就能通过移动网络的定位确定消费者的位置,随后便向她们的天翼手机发送了徐家汇商圈内的餐饮优惠打折信息,这就是徐家汇打造“智慧商圈”所带来的“神奇”体验。
从徐家汇商城集团获悉,该集团已与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正式签署了《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商圈》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D 网上商城”、“移动支付”都是协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