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批判PPT课件
5
➢ 1954年,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李希凡、 蓝翎在《文史哲》上发表批评文章
➢ 毛泽东给以支持
• 毛致信政治局《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 称是三十多年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
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
2021/3/12
6
(三)批判从两个方面展开: (1)批判俞平伯的红学观点:
①俞平伯断定《红楼梦》是记录自 己经历的情场角逐的才子佳人小说, 这对概括书的思想意义是不全面的。
2021/3/12
12
(四)真正目的:打击胡适在国 内学术界的影响。
➢ 很快转向批胡适 ➢ 破旧立新的需要
2021/3/12
13
(五)消极影响 1、把学术问题扩大到政治领域。 2、促进了敌我对立的“战争思维”
的形成。
2021/3/12
14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3/12
15
二、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建国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文艺 运动
2021/3/12
1
(一)俞平伯简介
➢ (一九零零—一九九 零)
➢ 现代诗人、散文作家、 古典文学研究家
2021/3/12
2
新红学的代表人物 红学研究
➢ 旧红学: “五四”以前的红学;以点评为主。 自清代乾隆年间《红楼梦》产生以来到 1919年“五四”以前这100多年间,称为 “旧红学”。
2021/3/12
7
俞: 《红楼梦》是自传,破闷,消愁之
作,曹雪芹即宝玉,不是封建反抗者。 《红》是作者感叹身世之作,是情
场忏悔之作,是为十二金钗作本传。
批判者:宝玉是叛逆者,不回头精神, 贾府是地主阶级的概括。
2021/3/12
8
பைடு நூலகம்
②宣传了佛家的色 空观念。
俞:“空”是幻灭 人生是演戏,
不是现实的封建悲 剧的反映。
2021/3/12
9
③在人物塑造上,主张“钗黛合 一”,没有褒贬倾向。
俞:作者对《红》里的人物无所谓肯定 和否定,特别是黛玉和宝钗,应该说 是“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居其妙, 莫能相下。”
作者理想中的女性是“钗黛合一; 《红楼梦》是“悲金(宝钗)悼玉 (黛玉)”之作
批判者:有倾向,宝黛悲剧反封建礼教
2021/3/12
3
➢ 新红学:
1921年,胡适发表了“红楼梦考 证”,把《红楼梦》研究建筑在弄清作 者家世生平以及版本的发展的科学基础 上
结论说是写作者曹雪芹的家史,后 来人称其后的研究就叫“新红学”。
2021/3/12
4
(二)批判的过程:
➢ 导火线: 1952年俞平伯
《红楼梦研究》出版。
2021/3/12
2021/3/12
10
④以考证代替了社会意义。
➢ 新红学与旧红学的本质区别在考证,是 真正的科学方法,处处讲究证据,值得 肯定。
2021/3/12
11
(2)批判《文艺报》压制小字辈。
➢ 《文艺报》被指定转载 ➢ 冯雪峰加按语:“作者的意见显然还
不够周密和不够成熟的地方”
➢ “开始研究古典文学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