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七年纪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部分中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第二课时,着重介绍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本课是在第一课时学习了“气温的变化”后的自然延伸和发展,本节与第三节《降水和降水分布》是并列关系,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为下一节学习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提供必备了的知识,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地理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因此教材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利用地图分析、归纳内在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这一优势。
二、说教学对象
通过近两个月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
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好奇、好动、好表现是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在前阶段学习过纬度、海陆分布等知识,上一节刚学过的气温变化知识,是学习本节气温分布知识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加上他们的抽象能力还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学生想观察,敢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应用气温分布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分布的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
鉴于本节知识的重要性,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基本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读图法。
六、说学法
教学过程不仅是如何“教”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学”的过程。
初一的学生要放手让他们完全自学是不可能的,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因此我充分利用学案的导学功能,把引导学生如何学贯穿始终。
在学案中我主要渗透了“读图法”和“分组合作法”两种学法,这样设计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有利于顺利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七、说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