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坐井观天》读后感作文

《坐井观天》读后感作文

《坐井观天》读后感作文
《坐井观天》读后感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韩昌黎如是说。

其意或谓:天者,浩荡无垠,渺小的是你自己---坐在井底的人。

坐井观天的
主语是井底之蛙,语出《庄子.秋水》中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的对话,
所别的是两位老先生讨论的是海不是天。

推原作者的本意,不在于一
种小大之辨,倒是说有闻道与否之别。

但最后,蛙先生还是自己找不
自在,文如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也就是说,蛙先生开
始对自己知足保和的人生观产生怀疑,以后它老人家就不能心安理得
的与小蝌蚪、小螃蟹比阔。

就像公务员看到大老板的收入后,就不能
安心的与农民工比阔。

同样的故事《秋水》在开头就讲了一遍,东海
的鳖变身海神若,坎井里的青蛙先生由河伯来客串。

这两位好歹也是
神灵,出场的派头是少不了,说河伯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
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话海若则“不见水端”,总之很
厉害就是了。

两人的七问七答更是机锋藏暗,章庄学之旨归。

但我关
心的是齐物如庄子,尚生出区别之心。

坐井观天真不值得提倡吗?
但如生于是井,长于是井,也没有水平跳出去的人应该怎么看天?坐井观天,天自然是小的,是否为了迎合那些大观达人就说天是大的呢?我有如是两问。

读后感
人无从选择自己出生,生于斯,行于斯,丝丝羁绊,转成相熟。

高明也好,卑下也罢,也就是这样了。

河伯能见到海若是因为黄河有
入海口,如果他是塔里木河的神,他只能看到平沙漫漫黄入天,或者
还有一川碎石之类的。

没奈何的干涸于戈壁之中,有夸父逐日而身死
仗遗的悲哀。

对于多数人,一生困于八苦,没有窥见高天的机会。


不知四时更替,朱明承夜,天还有不同的面貌,更枉论借着星空去浮
现什么道德律。

高天之下,万物并作,但月儿弯弯照九州,还是几家
欢喜几家愁。

对于井中人,天诚然是小的。

有个人很穷,他搬家“借
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于是他眼中的天就是“出门即有碍,谁言
天地宽”。

自不过然,毫无矫饰。

矮人看戏,人云亦云,也是一种慵懒。

独坐井中,仰视青天,本
来只有尺寸之地,却硬要去想象一种无边无际。

见识分明未到那个层次,却要装作什么都懂。

就和《浮士德.夜》中同一种苦恼,仅仅浮士
德毕竟是位智者,知己无知,所以也就能从无知中解脱。

以前,见到
几位喜欢玩弄新名词的主。

在使用那些生僻的东西的时候仅仅一种误用。

每个词都有其所指与能指,但不代表乱指一气也行。

词背后有其
谱系,沿着河道能够寻得它源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种求
学态度,也是一种心性纯明。

井中之天,很小,那就直说吧。

读书笔

造化如果遗我于一隅,我就享受这个缕春光;如果置我于通衢,
那就振翼翱翔。

外物不可必,人事当尽,天命是听。

但是,人是要有
一种写心照神的勇气。

坐井观天也没什么可耻的,不必整天编织那些
自己都骗不了的神话来骗自己。

明镜止水,行于其所当行,止于其所
不可不止。

不是一谭死水,仅仅一种卷舒自若。

坐井观天,言天小者,本自肺腑,无可厚非。

独坐井中者,当有此种勇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