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云南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范小学部分云南省教育厅印发二○一○年三月编制说明一、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加快我省中小学理科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云南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范》。

二、本标准与规范适用于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设置了两种配备标准(必备标准和高标准)。

必备标准为我省中小学校必须达到的基本装备水平,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高标准配备方案,所有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提高装备的规格和档次。

三、本标准与规范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使用四个部分,并将实验室装备分为必配和选配两个部分。

必配部分是每所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各项装备;选配部分是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选择配备的各项装备,此类装备项目已注明“选配”或在有关栏已注明“()”。

四、技术依据1、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2、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

3、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16号)。

4、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教基二〔2009〕11号)。

五、本标准与规范充分考虑了新技术的发展和云南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结合我省实际作了部分调整。

我厅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适时对《云南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范》加以完善和补充。

六、参加编写人员本标准由杨云主持、李润执笔,杨福德、张印孙、杨平、段建平、陈跃、陈江平、邓宁等同志参加编写,在此,对各州、市教育局和教学仪器站及相关人员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云南省普通小学实验室装备与管理规范一、实验室建设(一)实验室设置要求(二)实验室数量要求(包括探究室)说明:“轨”指同一年级平行班数量。

3~4轨参照4轨,5~6轨参照6轨,7~8轨参照8轨,8轨以上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

新建实验室及新建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学校办学规模,根据学校发展和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并留有余地。

(三)实验室通用要求1.使用面积:基本要求为≥80㎡/间,规划建议≥90㎡/间;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建议≥96㎡/间;保管室基本要求为≥23㎡/间,规划建议≥43㎡/间。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

实验室(楼)要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 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500 Lx,实验台面与书写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室内无可见眩光,安装窗帘。

4.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5分贝。

5.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时应采用器械降温。

6.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

7.水源:设置给排水系统。

教师演示台设防锈水嘴,防堵、防臭水池;学生用水嘴、水池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设在学生实验桌旁,一种设置在教室周边。

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

冬季室温低于00C的地区,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8.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盗等设施设备。

9.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

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10.环保: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选用材料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11.环境:环境布置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营造探知科学的氛围,做到生动活泼。

(四)实验室专用要求1. 实验室功能要求说明:1.实验室配备多媒体设备不少于1套。

科学探究实验室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的,科学实验室可选配。

2.未设置科学探究室的学校,可在科学实验室中开辟科学探究区,并配备有关仪器、器材、工具。

说明:仪器准备室宜与实验室相邻,使用面积应满足仪器存放要求,并留有一定空间为教师作实验准备之用。

5.标本室配置要求说明:标本室与仪器室相邻设置。

6.科学园配置要求(1)科学园应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

(2)面积: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确定。

可设计在校内或校外的教育基地内。

(3)园内可分植物区、常见小动物饲养区、实验区,也可有机结合。

(4)园内设施包括供水、排水、用电系统,玻璃温室、荫凉棚、花架、水池、水箱、铁笼、无土栽培室、组织培养室、工具房等。

还应有安全、保护设施。

7.小气象站配置要求说明:小气象站可设在校园空地或科学园内。

二、科学实验室仪器配备小学科学教学仪器参照《云南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配备,也可根据所选教材要求适当调整。

对易出故障的演示仪器应增加一套备用,学生分组实验仪器也应多配两组,以备及时补充。

配备标准分二个类别:1.高标准:演示实验根据学校规模,每四轨配备一套;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满足二人一组,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必备标准:演示实验根据学校规模,每四轨配备一套;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满足二至四人一组, 提倡二人一组,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科学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师兼每周任课不超过8节视为专职,每周任课8节以上视为兼职。

实验教师应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学科所有实验,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进行实验研究;参加本学科的教研活动,制订每学期实验计划,每学期将学生实验的安排公布上墙,并由学生监督。

实验教师应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并通过县区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四、实验教学管理1.学校应有一名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分管实验室,有一名教务处主任主管实验室,学校要保持实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在业务提高、职称待遇、劳保、工作条件等方面全面给予关心。

2. 实验教学计划落实、运作正常,能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配备完善的学校,实验开出率必须达到100%。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应有实验教学内容,明确校长、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实验教师职责,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评估。

3.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在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可以结合本校特点,开设有特色的校本实验课程及探究课题。

4.分管教学的校长每学期至少听4节实验课,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安排并保证日常实验经费。

5.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资料,实验室订阅相关报刊杂志,并可向教师、学生开放查阅。

6.健全考核评估机制,有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估检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7.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实验教学。

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上开设实验室网页,通过网络传输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8.积极组织开展师生自制教学具活动,培养师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实验室管理(一)实验室组织管理1.学校实验室管理形式。

鉴于学校规模、实验室规模和实验教师数量差异较大,本着有利于统一管理协调,又有利于与教学活动结合的原则,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

如实验室规模大的学校可单设实验室主任(或科学管馆长);规模不大的学校也由教研组管理,教务主任统一协调;也可直接由教务处管理协调,实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不得削弱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2.学校应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

基本要求有:岗位责任制、教学仪器管理制度(包括赔偿、维修、账务、使用、报废、盘点制度)、实验室规则、保管室(准备室)规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教学检查评估办法等。

3.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的学校实验室,要求实行计算机管理,其它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提倡计算机管理。

(二)实验教学计划管理1.学校应于每学期初或上学期末,由教研组或科任教师提交实验教学计划表,由教务处审订后交实验室,实验室接到计划后汇总平衡,作出学期实验室安排计划(参见表1)。

表1 ——学年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学科——班级——教务处主任:任课教师:年月日2.鉴于实验教学学期安排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变更,教师在每个实验开课前三天应填写实验教学通知单,以利于实验教师作好准备,配合科任教师搞好实验教学(参见表2)。

3.学校教研组和教务处应于学期末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记录填写学期实验教学统计表(参见表3)。

表3 小学实验教学开出情况统计表学年班(校)学科(三)实验室内部管理1.实验教师主要岗位职责(1)执行学校实验教学计划,配合科任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2)熟悉各种教学仪器(药品)的规格、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分组实验的内容和方法,协助科任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3)负责教学仪器(药品)及相关设备的账、卡、表、册的建立健全工作和有关统计工作,定期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4)合理存放教学仪器,保持教学仪器整洁,维护好实验室内部环境,努力掌握教学仪器保养维修技能,提高教学仪器完好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5)按照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通知单,准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器材;实验完毕整理、回收各种实验用品。

(6)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则和急救措施,做好实验室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健康和人身安全。

(7)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研究,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8)按照仪器配备类别和配备要求提出仪器配备计划,购置欠缺的仪器设备。

(9)因地制宜,自制教具和学具。

2.教学仪器账务管理(1)教学仪器验收单:是教学仪器进入实验室的重要凭证,无论是调入或购买的教学仪器,都要做好数量、质量的验收工作(参见表4)。

表4 教学仪器验收单到货日期验收日期年月日验收人验收单一式两联,一联交学校,一联留实验室,作为登记入账的凭证。

(2)教学仪器总账实验室管理的教学仪器总账,主要是分学科登记教学仪器的编号、名称、累计数,以便掌握实验室各类仪器的总量(参见表5)。

表5 教学仪器总账学科第页(3)教学仪器明细账(保管账)教学仪器明细账(保管账)是总账的分账,每件教学仪器、每种药品填写一页,主要登记教学仪器、药品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类别,购入或损밗日期、数量、单价瀁总值的增减及存放柜号等(参见表6)。

表6 教学仪器分类明细货科目:䀠编号:`名称:柜号:类别:规格:单位:产地:" 第页3.教学仪器药品存放和使用管理(1)标签及仪器说明书教学仪器设备应按编号分类入柜,并贴“教学仪器柜目存放标签”,药品要贴标签,并作防腐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