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上)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1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物理学把“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3、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A.铜块放热,水吸热 B.铜块吸热,水放热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4、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D.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5、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6、甲柴油机的效率比乙柴油机的效率高,这表明()A.甲的功率比乙的大 B.甲做的功比乙的多C.甲柴油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百分比大 D.甲消耗的柴油比乙的少7、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A. 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B. 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C. 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D. 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8、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2.1×103J/(kg·℃) B.4.2×103J/(kg·℃)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0、如图为宾馆房间取电房卡.将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A.电源B.开关C.电阻D.导线11、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原来相比,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密度和热值不变 B只有密度和比热容不变C 只有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D三个都不变12、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 kg水和1 g水内能相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14、一杯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 ,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15、如图,用手将铁丝反复弯折十余次后,我们会发现,铁丝的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
同时,被手握住的那部分铁丝的温度也升高了,说明铁丝的内能_________,但这两部分内能的改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
16、“西气东输”工程已全线竣工,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这是利用了燃气_______较大的特性,而且使用天然气时对环境无污染。
使用天然气做饭,要想把2kg、20℃的水烧开,水吸收的热为________J。
0.5 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的热量是________J(q天然气=8.2×107J/m3),天然气用掉一部分后,剩余天然气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17、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个冲程组成,在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内能。
一个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600r/min,1s内对外做功次。
18、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由于___________汽车还会向前运动,使得车轮在地面上摩攘,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的痕迹(刹车痕),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19、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3(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这是通过方式图3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图3(乙)是通过 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 (24分) 20、(6分)(1)画出各冲程中活塞、曲轴的位置以及阀门的开闭情况(2)画出实物图的电路图21、(3分)回忆课本上的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上”或“下”)瓶。
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22、(6分)如图所示,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温室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20℃,热奶约90℃,经过一段时间再测量一下容器中的水温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图乙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根据该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热奶和温水终止热传递时的温度约___ ℃(2)热奶温度降低了_______℃,水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 (3)在0-5min 这段时间内温度变化较快的是_____(4)在这一过程中,内能增加的是_______ ,内能减小的是 。
23、(4分)在烈日下,小明和弟弟赤脚跑到水中,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
弟弟问这是为什么? 小明为了让弟弟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带回家和弟弟一起进行了探究:在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上了100g 的水和沙子, 让太阳同时照射, 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探究中收集的数据,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相同的不同物质, 吸收相同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一般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告诉弟弟,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能力的不同, 引入了这个物理量。
你也学习了热学知识, 请你为小明计算出在这段时间内水吸收了的热量是。
24、(5分)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表所示:)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的冷却效果更好;(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4)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王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叫做冷却速度。
(2分)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5、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0.02m3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l07J/m3。
求:(1)水吸收的热量;(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
26. 一辆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是72km/h,所受阻力为1500N,甲地到乙地距离100km,已知该汽车这种情况下每百公里耗油12L(汽油的热值4.2×107J/kg,汽油的密度0.72×103 kg /m3):(1)该车从甲地到乙地牵引力做多少功?(2)汽车的效率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27. 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cm2,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105Pa,飞轮lmin转动1800周,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求:(1)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2)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3)汽油机的功率.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题答题卡20、(6分)24、(5分)(1)(2)(3)(4)。
(2分)四、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5、(6分)26、(6分)27、(6分)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题答题卡×103J;4.2×103J/(kg·℃);改变 15、增大;做功;热传递;16、热值、6.72×105、4.1×107 、不变 17、四做功 518、惯性机械能内 19、做功内能热传递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共24分)20、略21、下在不停地做无规则地运动④22、(1)40 (2)50 20 (3)热奶(4)水热奶23、质量不同比热容 1.26×103J24、⑴相等⑵水⑶慢(4)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四、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5、解:(1)Q水=c水m水△t=6.72×105J(2)Q=vq=1.68×106J(3)效率等于Q吸/Q放=40%26、解:(1)W=FS=fS=1.5×108J(2) η=W/Q=41.3%27、解:(1)F=PS=2700N(2)W=FS=135J(3)P=W总/t=202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