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福清
福清简介
福清简称“融”,雅称玉融,名取 自「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来 会于治所」一语中的 「永福」(今 福建省永泰县)、「清源」(今福 建省莆田市)二词。地处福建省海 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和省会中心 城市福州南翼,是一座古老而又年 轻的城市,是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 点县市,全国村镇建设试点县市, 是全国著名侨乡,历史悠久,素有 “文献名邦”之称誉,汉族外,也 有不少回族、蒙古族、畲族。
期担任内阁首辅,五朝元老,东林党领袖。
返回目录
福清夜景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灵石山风景
返回目录
大化山风景区
福清市大化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福清市镜洋镇,与 闽侯县交界的地区,属戴云山脉的支脉,规划面 积约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 险而鲜为人知,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 这里峰峦叠翠,万顷林涛,保存了不少珍惜树种, 如红豆杉、银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随处可见, 密林深处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 堪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返回目录
福清特产—九月乌龙眼
• 龙眼俗称“桂圆”, 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 特产,历史上南方 “桂圆”北“人参” 之称。龙眼果实富含 营养,自古受人们喜 爱,更视为珍贵补品, 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
返回目录
历史名人
•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出生于福州,祖籍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 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 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 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 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 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 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福 建福州府福清县人,出生于福清县化南里后叶村(现港头镇后叶村)。 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 明朝书法家及政治人物,历任国子监司业、右谕德兼侍讲、左春坊左 庶子,皇长子侍班官,辅导太子朱常洛读书,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长
返回目录
黄檗山万福寺
万福寺位于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联华村内的黄檗山 主峰绛节岭之麓。黄檗山古时以盛产黄檗木而得 名。山方圆30里,峰峦层叠,怪石林立,以五岭、 七石、十五峰构成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黄檗山 万福寺不仅是中国禅宗一大道场,也是日本黄檗 宗祖庭。隐元东渡日本后在京都宇治建寺,也是 以故乡万福寺的建筑作为模式,亦名为黄檗山万 福寺。1979年起,日本佛教界人士多次组团,专 程到福清万福寺谒祖拜塔。1983年日中友好临黄 协会组团来寺时,还树立了“日本黄檗山万福寺 开山隐元禅师东渡振锡之圣地”的石碑以示纪念。
我的家乡
——福清
By:113班22号 叶婷
目录
• • • • • • • • • • • 福清简介 福清名片 福清人文底蕴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之石竹山 石竹风景 名胜古迹—大姆山草场 名胜古迹—瑞云塔 名胜古迹—弥勒岩 名胜古迹—目屿岛 名胜古迹—黄阁重纶石坊 • 名胜古迹—黄檗山万福寺 • 名胜古迹—灵石山国家森 林公园 • 灵石山风景 • 名胜古迹—大化山风景区 • 福清小吃—海蛎饼 • 福清小吃—番薯丸 • 福清小吃—光饼 • 福清特产—九月乌龙眼 • 历史名人 • 福清夜景
返回目录
福清人文底蕴
• 福清自古就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 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祖籍地,涌现 出翁承赞、郑侠、叶向高等一大批杰出历史人物。 域内人文自然景观众多,拥有国家4A级旅游风景 区“中华梦乡”石竹山、全国最大的瑞岩山弥勒 石佛造像、日本三大佛教流派之一黄檗宗的祖庭 万福寺、南少林寺遗址、灵石国家森林公园等诸 多名胜古迹。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储备 较为充足,全市现有2所大专院校、8所中等职业 技术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中专毕业生1万多名。
返回目录
福清小吃—海蛎饼
• 这海蛎饼大小有如碗口,是 用面粉、地瓜粉、豆粉及其 他秘方调配而成。内有青蒜 苗、胡萝卜丝等。勺一舀, 随手压上七八只海蛎,入热 油炸至焦脆,出锅沥油加厦 门甜不辣。只先闻味已是谗 涎满满,待到入口酥脆其外, 绵软其中,更有鲜甜的海蛎 汤汁包在其中。三两口吞下, 回味浓香甘甜,不燥不湿, 不粘不硬,想不吃第二个是 不可能的事。
返回目录
瑞云塔
该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 年(公元1606年),竣于万 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 费时10年。当时由叶向高之 子、符丞叶成学与知县凌汉 聊募捐鸠工,名匠李邦达负 责设计施工。传说卜基之日, 五色云自太保山来覆其上, 烂漫辉映,故塔成后名为瑞 云塔。
返回目录
目屿岛
目屿岛,又名野马屿,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的一个滨海 小岛,东望海坛,南眺湄洲,目屿岛山陆地面积3.09平方 公里。因岛形平面为一匹骏马,东部山峰海拔106米,形 成马头高昂破浪游向陆岸,故称野马岛;又因该岛古代曾 为监海哨位,故又称目屿。 目屿岛风光,妙在天然。岛内东、中、西“三山”竞 秀,奇岩怪石层层叠叠、争奇斗胜,或状物拟人,或如禽 似兽,惟妙惟肖。拥有风动石、海狮浴日、石猫窥印、乌 龟迎客等百余景。东山南图库麓为悬崖,陡崖下浩瀚大海, 惊涛骇浪,浪花激溅,极目远眺,无涯无际。在岛内山上 观景是综合性的,不仅看近处岩石,而且放眼大海,阴晴 云雨皆成景。“三山”植被绒绣,苍松挺立。
返回目录
弥勒岩
• 别名瑞岩山,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 距县城约10公里,古称"瑞岩丹洞",是一人 文与自然景观兼胜的风景游览区。弥勒岩 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悬,或离或合,幽姿 万千,令人赞叹不已。
返回目录
黄阁重纶石坊
位于福建省福清城关利桥街,距首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瑞云塔仅100米,建 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该石牌坊 是为彰显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邑人叶向 高两度入阁任首辅的殊荣而建。石牌坊 结构匀称,间隔有致,精雕细镂,巧夺 天工,仿木结构惟妙惟肖,堂皇壮观。 诚为明代石构建筑艺术之珍品,也是福 清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石 牌坊。
返回目录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东张镇三星村西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峭拔的山势, 形成各种自然胜景。著名的有九叠峰、留雪峰、报雨峰、 香炉峰、弹峰、仙人岩、碧仙油、戏龙潭等。其中九叠峰 更是挺拔峻峭,宛如一柄利剑直刺云端。山上还有一块石 头,传说能鸣,且久晴鸣必雨,久雨鸣必晴。在通向灵石 寺的林荫石道旁,有一块岩石,上刻“香石”二字。石的 体积大如一间普通的房子,以手摸石,则香留手上,以鼻 闻之,则清香扑鼻。虽历尽沧桑,而清香如故,“灵石山” 也因此而得名。山上建一亭子,宋朱熹游此时,为这书匾 曰:“苍霞亭”。
返回目录
历史沿革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自“山自永福 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中取山水各一字, 定名福清 建国后 1949年8月16日解放。历属福建省第四行 政督察区(1949年9月)、闽侯专区(1950 年)、晋江专区(1956年)、闽侯专区 (1959年)、莆田地区(1971年)、福州市 (1983年7月)。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福清 县,设立福清市(县级)。1991年5月5日正 式挂牌。 2005年底,撤销音西、阳下、宏路、融 城等3个镇、1个街道,析出海口镇8个村委会, 整合设立玉屏、龙山、龙江、音西、宏路、石 竹、阳下7个街道办事处。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石竹风景
返回目录
大姆山草场
大姆山地处福建省福清市南岭镇,与长乐毗 邻,主峰海拔633米。大姆山绵延八百亩的天然 高山草场,为福州辖区最大、最美的草原。山顶 满是大片的草原连绵几个山头,由于临பைடு நூலகம்海滨, 山上水汽较多,、沿途建有多处水库,站在山顶 能看到滨海一带的海岸线。草原辽阔,景色迷人。 瑞岩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境内的瑞岩山,山中 怪岩奇洞,胜景甚多,著名的有佛窟岩、天章岩、 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37奇景。
石竹山
石竹山原名石所山,《徐霞客游记》中写到“春游石所,秋游鲤湖”。 山多幽岩怪石,又盛产筱竹,雨后苍翠欲滴,为山中之胜,故又名“石竹 山”。古人誉为“兹山奇绝,雅胜鼓山”。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石孝廉映斗“改旧路穿石洞榕门而上, 路断处为桥以渡,愈增幽胜,又建半山亭以便憩息。”叶向高陪友董应举 游石竹山后,曾赋诗一首以纪其胜。 石竹山位于石竹畔,海拔 534 米 ,距融城约 10 公里。从山脚到寺院, 须攀登石阶 1436 级,蜿蜒陡峭,长达 1069 米。山上怪石峥嵘,岩壑奇 绝。有一线天、二塔(舍利塔、火化塔)、三岩(普陀岩、虎迹岩、石竹 岩)、四泉(濯缨泉、仙泉、无尽泉、洗耳泉)、五仙(仙桥、仙井、仙 床、仙坪、仙棋盘)、六洞(猴油、通天油、青龙油、牛脚洞 、紫云油、 桃园洞)、七峰(天子峰、玉女峰、状元峰、探花峰、象王峰、紫帽峰、 狮子峰)、十二石(鸳鸯石、纱帽石、出米石、龟蛇石、朝斗石、鹤影石、 双鲤石、伏虎石、宝所石、仙桃石、醉石、猪石)等胜景 。
返回目录
福清小吃—番薯丸
• 外层皮是用福清 蕃薯(地瓜)做的, 里面的馅是紫菜、 猪肉、海蛎,加 上精心配制的调 料,味道非常鲜 美,而且又有丰 富的营养,老少 皆宜,当正餐、 点心都可以。
返回目录
福清光饼
• 福清光饼选料精良,制作 方法特殊,看着金黄悦目, 闻着喷香诱人,吃着酥脆 适口,远非四川麻饼、北 方烧饼可比。光饼以精面 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适当 的食盐和碱,加水揉成面 团,捏成饼状,拍上芝麻, 中间打孔,稍醒发后,放 人事先烤红的特制的饼炉 内,再用当年新采的松针 点燃烘烤到酥脆再铲下。
返回目录
福清名片
• • • • • • • • • • • • 全国著名侨乡 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市 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 全国投资环境百强县市 全国村镇建设试点县市 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县市 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县市第二 全国绿化百佳县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中国闽剧艺术之乡 • • • • 中国田径之乡 省级园林城市 省级绿化城市 县域经济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 第17强 • 全国首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 验区全国教育“双高普九”工 作先进县市 • “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 (市、区)”十强第8位。 • “中国战略性新产业最具竞争 力县(市、区)20强,列第17 位。